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回归祖国日益临近。香港的回归,为浙港合作带来新的机遇。浙江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良机,在已有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浙港合作推向新的高度。为喜迎香港回归,本刊特辟《浙港合作》专栏,欢迎大家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1日,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结束香港15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由此,内地和香港特别是穗港关系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世纪之交的转折期中,香港回归及“香港因素”无疑会给广州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带来一些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而针对香港回归后穗港关系的新格局、面临的新形式和新问题,不失时机地推进广州的国际大都市建设,进一步把穗港经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层次,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香港回归六周年之际,温家宝总理赴港主持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令香港电影人特别感到兴奋的是.对电影产业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今后,香港制作的电影可以在内地发行,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可以享受国产片待遇,香港人在内地开设电影院可以控股经营……所有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4.
香港回归之后,内地和香港都将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两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中,如何顺利实现两地金融的衔接是关系到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内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举足轻重的重大战略问题。香港回归之后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能否继续维持?《基本法》是其根本保障。《基本法》确立了未来内地和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基本金融关系,那就是:一个国家内,两种货币、两种货币体系、两个货币管理当局之间的关系。去年以来,戴相龙和陈元就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发表了多次讲话,去年9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香港跨越1997的金融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祖国,转眼已十年。十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文化等交流日趋频繁。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香港与祖国西部在投资、商贸交流、合作中,更呈现多品位、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情系西部、投身西部大开发的各类杰出人士。在隆重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日子里,《西部大开发》杂志特别推出这组《香港人在西部》专题报道,以此献给所有在西部的香港同胞!  相似文献   

6.
香港将成为多功能贸易中心香港回归後;香港与内地转运贸易的增长速度将快于转口贸易的增长,香港将有机会发展成为一个传统转口贸易中心和新颖离岸贸易中心相结合的多功能国际贸易中心。香港与内地转运贸易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原需在香港加工和包装的产品,现已能在内地完成,使这类货物抵港後可直接转运出口;二、内地航运业逐步对外开放,愈来愈多的海外船运公司获准在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至日香港回归祖国时,对其行使主权,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其特殊的重要作用。继续保持香港在世界和亚太经济地区的重要经济地位,这既有利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于内地经济的发展。深圳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也是全国较早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较高,高科技产业发展很快。随着香港回归,深圳将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窗口’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保持…  相似文献   

8.
倾听历史前进的脚步声,香港主权回归祖国的日子已日渐临近。为此,厂州应与全国各地一样,为迎接“九七”香港回归,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诚然,穗港相距140公里,不象深圳与香港只一河之隔。然而,穗港两地之间的关系向来都是十分密切的。在地缘上,穗港同属珠江三角洲区域。在人缘上,操粤语的广府人(广州人)是香港人口构成的最主要部分。在文化因缘上,穗港同归中华文化中的岭南文化的系统。如源自广州的粤曲和“大戏”(粤剧),就曾经在香港市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重  相似文献   

9.
据确切消息称,《北京青年报》将于今年11月份在香港挂牌上市。若一切顺利,它便是内地首家在港上市的媒体,也是首家直接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的内地平面媒体。  相似文献   

10.
香港回归祖国,转眼已十年。十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文化等交流日趋频繁,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香港与祖国西部在投资、商贸交流、合作中,更呈现多品位,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情系西部、投身西部大开发的各类杰出人士。在隆重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日子里,《西部大开发》杂志特别推出这组《香港人在西部》专题报道,以此献给所有在西部的香港同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彻底结束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这将进一步促进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经济一体化,加强中国与亚太地区及世界各国的联系;同时,香港回归也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认为以“香港回归”为契机,“九七”前后两岸经贸关系借助多方面的促动因素必将呈现出新的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12.
“说50年不变就是不变” 促使翔千作出决定的,是与邓小平的一次会面. 自1980年起,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不少香港人对此忧心忡忡.平时,他们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多是中国内地的负面报道,很害怕内地的制度会被原封不动地搬到香港.于是,香港人干脆“用脚投票”.一时间,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驻港领事馆里,挤满了要求移民的香港人.香港的楼价、股价应声而跌,且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3.
李晓丹 《理论观察》2010,(6):183-184
1引言作为科技新闻传播的传统媒介,报纸媒体常常采用深度报道的模式进行科技新闻的传播。自从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知名报纸媒体都开辟了相关版面进行科技新闻的深度报道,例如《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年末,国家商务部与香港特区政府在港签订了新版CEPA协议,宣布2015年3月起广东与香港将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这是内地第一次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形式签署的新版CEPA,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有重要突破。新协议受到了香港工商界的欢迎。CEPA签订十年推进缓慢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已达到空前水平。其中,2004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的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  相似文献   

15.
为“九七”回归铺路厂商统一商品名称据外刊报道,由于香港与内地关系日益密切,不少生产消费品的跨国企业纷纷收回在港沿用多年的代理权,为扎根香港、进军内地做好准备。还有一些公司趁“九七”前大量新移民来港之际,把产品的中文名称从内地“移民”香港,以免新到香港...  相似文献   

16.
<正> 在香港回归六周年之际,《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在香港签署,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这不仅将给香港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强大动力,同时对内地(包括南京)加强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并借助CEPA拓展更广泛的国际经贸合作空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一、内地与香港CEPA协议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前些日子,有位香港学者,因"炮轰"几家中国著名的上市公司而名声大噪,进而在内地媒体和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本刊无意卷入这场孰是孰非的口水战,但作为一份与香港和内地企业密切相关的财经媒体,对有关国企改革这样的大事焉能"失声"?因此,我们特邀沪港两地的三位专家学者,从不同  相似文献   

18.
邱勇 《南方经济》2002,(10):78-78
《“九七”后香港经济社会研究》一书是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大科研项目。该书由郑佩玉和李开云两位教授主编 ,由端木正教授 (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作序 ,已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 2 0 0 2年 4月出版。香港回归祖国后 ,中央对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基本国策在香港的伟大实践。该书从香港 1997年 7月 1日回归祖国以后的实际出发 ,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以及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影响 ,深入研究了香港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9.
本刊独家连载《香港商界巨子唐翔千》。作者历经两年,踏访香港、上海、无锡、东莞等多座城市,走访了唐翔千等数十位当事人,以最详尽、最鲜活、最真实的史料和细节,还原了这位爱国实业家的传奇人生,再现了香港经济腾飞以及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50年不变就是不变"促使翔千作出决定的,是与邓小平的一次会面。自1980年起,香港回归祖国进入倒计时,不少香港人对此忧心忡忡。平时,他们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多是中国内地的负面报道,很害怕内地的制度会被  相似文献   

20.
8月28日,是粤语“发两发”的谐音,本来这是个很讨港人口采的吉祥日子,但在今年8月28日,香港却爆发了一场自开埠以来最惊心动魄的股市大战,其激烈程度,被媒体称为“不亚于海湾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