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中的属性错位矛盾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中普遍存在古城保护、旅游开发和城市发展的矛盾,本文从历史文化名城的共有属性--功能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的角度解析矛盾的表现形式,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以协调三方矛盾,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融合发展,涉及到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形式和城市建设主题、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等方面。以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为例,分析了旅游与城镇融合的特点及问题,并提出融合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蚌埠市"双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跟进,为蚌埠市开发旅游资源乃至进一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以保护、译解、诠释、联合为宏观思路,借鉴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双墩"旅游资源开发如何打造蚌埠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课题提出了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4.
朱锋 《商业科技》2010,(34):77-78
蚌埠市"双墩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跟进,为蚌埠市开发旅游资源乃至进一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创造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以保护、译解、诠释、联合为宏观思路,借鉴了旅游资源开发与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双墩"旅游资源开发如何打造蚌埠历史文化名城这一课题提出了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5.
文化体验旅游是体验经济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应用和拓展。现以山西省大同市为案例地,基于弘扬古都文化的开发理念和分市场、分阶段开发方式,初步策划历史文化游、民俗风情游、佛道朝圣之旅等文化体验旅游项目,并提出文化体验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漳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街区的旅游发展是全面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解决历史街区保护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漳州旧城历史街区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和风貌观赏价值.但在旅游开发中存在旅游形象模糊、商业开发力度不够、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实行功能分区,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复兴商业活动等旅游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欣 《江苏商论》2008,(5):77-79
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快乐的体验,提供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徐州两汉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为例,针对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存在开发肤浅、体验类型单一的现状,提出了体验化开发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议历史文化旅游的体验参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历史文化旅游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参与体验性不强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考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者消费需求和结构的变化,结合体验参与式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关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经济;曲阜市旅游业发展概况和开发的分析以及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7):259-260
截止2015年6月,国务院分四批一共公布了125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证明中国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依据之一,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铭记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具有很高的品位度和知名度,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类旅游资源,存在较高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大理是中国第一批开发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为一体,且资源类别齐全、集中的旅游地。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其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对名城保护不合理的开发和建设性极容易破坏会古城的特色和整体风貌的丧失,不仅仅会导致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大理古城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定性定量评价,试图探讨并概括大理古城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势和前景,引导人们的文明欣赏景观,同时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和爱护大理古城内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郭伟  潘芳  刘惠 《商业研究》2006,(22):192-194
古村落是一种人类居住空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璀璨地域文化的印记和历史的微缩景观,作为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笔亟待保护的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发展旅游业不仅要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还要充分考虑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如何使古村落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保护而达到多赢,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露营游还处于发展零散,不成规模的态势,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旅游消费者的文化取向特征同欧美地区不同。通过使用文化维度理论的六个维度对我国旅游消费者进行分析,可以预见。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中有一些因素可以加以利用,而有一些因素需要运营商注意引导。在现阶段体验经济背景下,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塑造露营旅游企业品牌,可以较好地引导消费者行为。  相似文献   

13.
Quanzhou, also called Licheng and Citong Cheng,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China.It is an important seaport located in southeast Fujian province and is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enter of theprovince The climate is warm and humid, comfortable for year-round travel, making Quanzhou a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  相似文献   

14.
毕燕  袁东超 《商业研究》2011,(8):122-125
由于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区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变为有效的竞争能力是应该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广西14个地级市为样本,通过建立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模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进行评价,旨在探讨优化广西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免费开放背景下南京中山陵景区旅游业转型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而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其转型升级也势在必行。南京市中山陵景区在免费开放背景下,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应从加快旅游资源整合,突出餐饮的文化特色,打造特色旅游纪念品,策划举办节庆活动,保护好景区环境和文物,创造发展条件,尽快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新跨越,从而促进中山陵景区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加快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保护政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资金投入体系的建设;突出特色,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良好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7.
杨芝 《商业研究》2001,(8):156-158
十堰市旅游资源是湖北省内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交通的不发达,开放程度不够,导致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存在一定问题,使旅游业发展缓馒.因此,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开发现状,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主要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十堰市社会、经济和 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背景的南京乡村旅游养老产业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的不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城市与乡村在旅游活动要素与旅游经济要素方面具有较强关联性与互补性,应该进行城乡旅游统筹发展。本文结合南京市的具体特点,阐述了南京养老问题的迫切性,分析了乡村旅游度假式养老在满足老年人心理、生理需求以及加强乡村建设、城乡交流与有利于社会保障统筹等方面具有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建设养老小区、混和公寓、养老院、乡村宅院租售等灵活多样的乡村旅游养老业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构建了旅游业发展影响工业化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58个旅游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从总体、专业化、规模和区域等多维度,分析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三种分类检验,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都具有负向效应。当前,中国旅游城市存在一定的“旅游诅咒”效应,阻滞了其工业化深化;分专业化研究可知,旅游业发展对工业化的负向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高专业化、低专业化和半专业化城市;分规模研究发现,中型旅游城市的最显著,小型旅游城市次之,而大型旅游城市最不显著;分区域研究表明,中西部旅游城市的较突出,而东部旅游城市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为各个旅游城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和规避“旅游诅咒”效应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工业化”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城市旅游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奠定了我国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别的城市,其发展引起理论研究者高度重视。近十年来关于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空间、环城游憩带,以及旅游城市特征、形象和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都有发展和创新。未来,该项研究应注重理论体系建设,开拓研究方法,并明确界定"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