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高外贸依存度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外贸依存度也显著提高,这对我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外贸和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疆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新疆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等变量之间协整关系分析 ,指出了外贸依存度是新疆经济增长的因 ,对外贸易对新疆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而新疆对中亚五国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则不是新疆经济增长的因 ,要将新疆建成我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 ,必须防止通道经济和贸易空洞化 ,必须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思维范式,将财政分权这一重要制度变量视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核算方程。通过对比是否将财政分权度引入经济增长核算模型,研究改革开放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相比于其他动力因素如资本、劳动等财政分权的贡献度。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远远超过其他各要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中国1991-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和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省际TFP增长率的提高,并有效抑制了资本的“粗放式”积累,这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出于自身财政压力和政治晋升压力等原因,地方政府会直接或间接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这会固化中国目前依靠资本投入和积累速度提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金融发展和财政压力的地区差异,也会造成落后地区以更为“粗放”的方式实现增长。这会加剧落后地区金融风险的积累,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协调中国的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改革,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沈丹萍  李蓓  邵继勇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21-23
近年来,随着苏南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苏南地区的外贸总额和外贸依存度都增长较为迅速,2004年苏南5市的外贸依存度达到了134.54%,大大超过全国同期的水平.这一现象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论.很多学者开始对这种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导向的"新苏南模式"产生了质疑,认为苏南地区外贸依存度已经过高,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就苏南外贸依存度是否过高发表了观点,认为苏南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快速提高存在着许多客观因素,不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同时也客观的指出了苏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47-50,58
文章依据1984-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以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为度量指标对山东省的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算,并基于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检验对山东省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对外开放度提高很快,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沿海省份;长期而言,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与外资依存度不存在协整关系;短期来看,经济增长与外贸依存度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出口。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已由理论概念转变成现实行动,国家财政分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文献与经验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证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呈现边际递减;存在一个最优财政分权点(或者至少存在一个可判断的最优财政分权区间),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在控制影响经济增长的其它变量后,得到68.58%是我国的最优财政分权点,这一结论也得到了现实的印证。希望这一结论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追求财政分权与集权的制度博弈中,给政府决策财政分权尺度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税制改革以后,税收体系被划分为中央与地方两大部分,正式建立起以分税制为中心的财政分权体制。各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还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间接影响,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我国2005年至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估计和检验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财政分权不仅促进本地经济增长,还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的角度来探讨深圳经济增长的原因。对外开放度用外资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之和来度量,外资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分别用外资总额和外贸总额与经济总量的比例表示,通过对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与深圳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得出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且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改革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吴岩 《改革与战略》2011,27(8):27-29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伴随劳动份额快速下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文章从财政分权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在财政分权的激励和约束之下,地方政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晋升的目标,弱化对劳动者的保护,以便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文章通过建立2000—2009年全国范围内和区域范围内的省级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劳动者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区域差异,并提出改进目前以GDP作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机制、从制度上提高劳动收入占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安全非常重要。外贸依存度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偏高的外贸依存度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威胁与风险。由于我国偏高的外贸依存度对本国经济发展带来风险,是造成经济安全隐患的原因。因此应积极推进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构建我国适度的外贸依存度,以保障我国经济积极、稳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理解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环境治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于我国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用我国285个地级市2008-2015年的数据建立财政分权、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模型,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和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处理内生性。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引起地方竞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导致环境治理不足而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财政分权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外贸依存度提高,意味着经济增长更依赖于国际市场,易受到全球经济风波的冲击。以韩国为例,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计算韩国的总体外贸依存度、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电子及光学设备部门的外贸依存度,结果显示,外贸依存度高,并不意味着韩国经济就易受到了外部的负面冲击。究其原因在于,韩国经济具有消费需求驱动的特征,并且在微观上产品创新以及品牌化策略富有成效。这些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进出口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上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攀升的外贸依存度,而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则会使国家经济运行处于较高的风险之中。这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对过高外贸依存度负面影响的担忧,而本次的金融危机更是加深了这一担忧,于是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成为当前的热点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利用上海近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计量回归测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因素,以探讨在资源禀赋的约束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我国贸易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5.
梁媛 《特区经济》2006,(6):34-35
理解财政分权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颇为重要。本文采用1953~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作为度量财政分权的指标,用实证研究的办法考察财政分权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与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的回归结果显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的并不是财政分权的绝对水平,而是财政分权程度的变动。本文依据这一结果分析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许留芳 《特区经济》2011,(9):232-233
外贸依存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加深,外贸依存度变化背后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中国推行的财政分权体制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并且各地方政府均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为首要责任。作为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有其特殊性。因此,研究中国财政分权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财政分权理论及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希望可以对中国财政分权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温娇秀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60-63
在Bazm(1990)、Davoodi和Zou(1998)模型的基础上,文章构造了一个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并利用相关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分税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增长跨区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出显著的跨区差异,并且财政分权总体上扩大了地区差距。笔者认为,分税制改革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差异所导致的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是造成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效应跨区差异与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70%。较2003年60%的外贸依存度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5.98%,进口依存度为34.04%,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一时间,国内各界对于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持续升高关注甚深,外贸依存度也成为探讨我国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一大焦点。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贸》2013,(4):42-43
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外贸增速明显下滑,同比仅增长6.2%。我国医药外贸对全国医药产业的贡献率为19.8%,创2008年以来新低;医药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16.5%,进口对外依存度11.6%;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为0.176。中国医药外贸在外需不振、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对手货币贬值严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虽然增速明显放缓,但仍实现了809.58亿美元的进出口实绩,同比增长10.47%,增速比整体外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