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本文在构建两个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假说的基础上,利用TARCH模型和篮子货币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得出了人民币汇率交易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偏低和人民币汇率依旧是钉住美元进行调节的两个结论。据此,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向应该是减少对外汇市场交易的干预和参照篮子货币调节汇率。  相似文献   

2.
刘文翠  汪爱琴 《新疆财经》2008,(1):10-12,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已使我国现实经济运行出现了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率较高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应不佳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均与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相关。因此,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3.
邓翠萍  林倒 《发展》2007,(1):120-121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施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据此形成更富弹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笔者结合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对本次汇率制度改革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4.
《新财经》2010,(7):8-8
央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新汇改将延续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即以开市场调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升值压力下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特殊制度安排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方面强调分析框架的微观基础,通过供求曲线的分析着重指出非均衡成为人民币汇率机制运行的常态,另一方面指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应纳入整个宏观政策整体安排的视野进行分析。面对升值压力,在实际的策略实施中,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建议不宜采纳,改革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逐渐扩大汇率变化的区间等建议似乎更为可行。短期内也没有开放资本项目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美国以贸易平衡与就业问题为借口,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削弱中国经济以减缓或消除人民币对美元构成的威胁,维护美元霸权。因此,人民币应加速国际化。只有人民币国际化才能有效保障经济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经济的核心利益;只有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才能形成三足鼎立的稳定结构——这十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治理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陈鉴鸿  禹泓 《特区经济》2005,(9):145-146
在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人们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十分关心。一种思路认为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短期内适合我国国情,应当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管理浮动本身应在汇率形成机制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从长期看则应向人民币汇率单独浮动的方向发展;另一种思路则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以单向的汇率目标区为改革取向,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构想是:根据人民币的实际情况设立目标区,在确定中心汇率时,盯住包括美元、日元、欧元等与我国国际收支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货币,根据人民币波动的实际情况和国内经济情况,设置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货币理论从根本上看清楚货币国际化的本质,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选择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下,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环境的影响,走不完全国际化道路,即让人民币在国际事务中充分发挥计价和结算职能。短期内,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手段,保持汇率稳定。锚定石油或黄金等商品期货,实行人民币与石油或者黄金等商品期货以及其他国际货币双挂钩机制。长期内,人民币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变革,以非主权国际中心货币"世元"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身份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张戈 《中国经贸》2014,(19):145-145
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含义和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等递进的几个阶段。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充当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 国际结算货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全面推进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完全可兑换,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推进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外汇储备的扩大、币值的稳定、金融市场的完善等许多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存在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本管制、美元惯性等诸多不利的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由于货币政策具有溢出效应,同时考虑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人民币国际化对传导机制的影响表现在:由传统的信贷传导机制逐步转换为汇率传导机制,同时传导途径将进一步灵活化。由于存在货币替代,货币需求函数将变复杂且货币流量将更难以监控。在政策传导工具方面,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效果将被削弱,而公开市场业务效果将增强。为了应对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当从加强对人民币的监督、完善利率与汇率机制、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合理搭配政策等方面采取对策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开始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行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单纯的货币兑换和流通条件的改变,而是一项涉及经济金融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匹配都有可能引致巨大的经济金融风险,特别是其中潜在的大规模的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风险,更易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逆转,必须加以重点关注并积极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文章分析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引发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的形成路径,提出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防范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相关历史与国际经验角度,探讨了货币国际化与大国功能性金融中心发展的内在关联,重点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间互促发展可能具有的渠道和途径,并根据当前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人民币金融循环相对缺失这一重要特征,研究了上海构建人民币金融循环枢纽以有效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主要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然后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的现状,认为人民币在汇率制度改革后仍然存在一定的升值压力,并从经济基本面、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和外部因素等四方面对分析升值压力成因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得出人民币升值压力分近期升值压力和长期升值趋势的结论;进而提出纾缓人民币近期升值压力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优势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蓓蓓 《特区经济》2011,(12):72-74
不久前的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储备单一的缺陷,全球各经济体普遍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质疑。随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被提上全球金融日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普遍受到各方重视,全球各经济体都在思考人民币未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国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也需应对来自各方的负面观点和自身缺陷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美元作为主权货币国际化,在适应并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内在矛盾成为世界经济失衡、汇率大幅波动以及流动性泛滥的重要因素。解决美国主权货币国际化助推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和巨额债务问题,需要美国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还需要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改革,从美元主导的单一货币模式转变为多元模式。美元、欧元以及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人民币共同构成代表和主导北美、欧洲、亚洲等三大经济圈、覆盖全球经济体的国际货币体系。研究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内在矛盾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发展路线的历史逻辑,对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理论和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若干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省 《特区经济》2012,(4):77-79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即针对有关试图通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来解决中国货币政策的困境、减轻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等观点,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因、收益与风险以及制约因素与对策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正确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及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中美汇率之争的三个核心问题是:第一,中国应该采用何种汇率制度?在这一问题上,美国政府提出了"浮动汇率制最优论"的伪命题,这一观点显然违背了经济学的常识。第二,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中国贸易顺差是起因于低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还是起因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如果是前者,那么美国没有理由要求人民币升值。第三,人民币升值会如何影响中美经济?本论文强调其长期影响要明显大于短期影响。就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过度升值会缩短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依靠引进外资成功实现了资本转移型经济崛起。尽管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崛起要求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但是,就短期而言,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必要条件的资本项目开放,有可能通过对汇率的影响,削弱中国经济崛起的潜力,从而削弱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鉴于这一可能性,中国不得不推后资本项目的开放时间,这一选择必然会延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上矛盾构成了中国在经济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面临的两难选择。以上矛盾也反映在人民银行的人民币国际化政策上。一方面,鉴于经济崛起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人民银行正在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但是,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和顺利推进资本转移型经济崛起,人民银行又不得不严格限制资本项下的人民币交易。这一政策表明,中国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渐进式、局部国际化战略,这一战略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