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琦 《新远见》2010,(9):105-113
碳关税是欧美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意味着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形式的出现。本文认为碳关税贸易壁垒具有经济惩罚性、征税标准的不公平性、制约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在国际贸易中碳关税的征收与WTO贸易规则的矛盾性和一致性也反映了在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博弈中难以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但这并不能回避征收碳关税将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琳 《东方企业文化》2011,(16):103-104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提出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将碳贸易限制措施扩大为碳关税壁垒。碳关税的征收必然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美欧在加紧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试图通过"碳关税"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施加强大的减排压力来降低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构筑世界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新壁垒。我国作为目前碳排放量较高的国家之一,为了应对这一贸易新动向,除了要积极研究应对策略,降低我国企业的碳排放水平之外,也可以考虑合理采用"碳关税"手段,在WTO框架之内维护我国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和新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碳关税"成为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文章在分析"碳关税"壁垒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透视发达国家设置"碳关税"壁垒的真实动机以及今后"碳关税"的开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对"碳关税"壁垒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碳关税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将是未来发达国家建立另类霸权,在经济上进一步围堵中国的新趋势。因此,中国政府和产业界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碳关税冲击。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始终伴随着各类贸易壁垒的出现,碳关税作为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形式,成为当前各国能耗产品出口的一大阻碍。本文探讨了碳关税的实质,阐述了征收碳关税的不合理之处,并为我国应对碳关税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其中,边境税调整是这类措施中最受争议的一种类型。虽然GATT/WTO具体条款对判断进口产品实施边境税调整是否符合GATT/WTO规则尚存有疑问,但是,适用边境税调整必须符合GATT/WTO的基本原则,并且从以往争端解决案例中可知企图适用GATT第20条及其例外条款论证其合法性的过程将会十分艰难。最后,针对发达国家的碳关税威胁,提出了我国应对边境税调整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碳关税”壁垒的立体透视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和新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碳关税成为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文章在分析碳关税壁垒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透视发达国家设置碳关税壁垒的真实动机以及今后碳关税的开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对碳关税壁垒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低碳约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在各国传递,类似"碳标签"、"碳关税"等制度都将可能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因此,低碳将成为衡量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编制了综合行业能源消费表,采用投入产出法,比较了各主要贸易国的碳生产率水平,测算了我国出口行业碳生产率水平及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碳生产率与出口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最后,就低碳约束下提高出口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汤碧 《宏观经济管理》2012,(10):53-54,60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提出了"碳减排"、"碳关税"、"碳足迹"、"碳标签"等一系列低碳经济贸易规则。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低碳技术国际合作,是我国实现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是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迫切需要。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和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制定碳标准,征收碳关税,一方面起到了监督减排责任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成为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类新型贸易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来更多是以低碳壁垒等技术性壁垒出现。由碳关税和低碳壁垒衍生的税收成本和技术标准的提高,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品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为应对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向低碳化演变及发达国家设置低碳贸易壁垒对出口造成的严峻挑战,中国必须实施贸易低碳化战略,加快转型步伐。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碳关税已经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碳关税对我国石化企业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石化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低碳经济下我国石化企业应对碳关税贸易壁垒的具体策略,以此来提高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石化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推动和引导"一带一路"国家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进程中,需要审视目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化减排更可行、更有效、更合理的新机制,然后通过"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机制将这些新机制推向"一带一路"国家,形成"一带一路"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统一行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目前主要存在公平性缺陷、有效性缺陷、交易制度固有缺陷、碳排放权交易收益的私营化缺陷以及碳市场建设的后发缺陷。文章提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化减排更可行、更有效、更合理的新机制应当是在借鉴发达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完善我国现有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同时,在深入研究如何弥补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两者的不足或发挥两者的长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价格为基础的碳税和以数量为基础的排放权交易同时实施的复合机制。在这种复合机制下,推出碳税边境调整措施。碳税边境调整是解决因碳减排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和碳泄漏的最好办法。碳税边境调整还具有一种杠杆功能,能促使其他国家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中国应该牵头组织带路国家首脑进行定期会晤,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机制,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减排复合新机制推广到"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中数量限制的取消和关税的降低,作为国际贸易领域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不断成为关注的焦点,许多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将知识产权用作保护其本国市场的屏障和侵占他国市场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壁垒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知识产权壁垒的概念和特征,并介绍了应对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壁垒的对策和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5.
碳关税的提出将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对我国国内企业的生存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对其合法性分析,对我国国际贸易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环境、 实施绿色经济,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推行低碳经济.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碳关税和碳足迹逐步成为当前经济的一大国际贸易新壁垒.因此,如何应对这一国际贸易新壁垒,业已成为我国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安丹 《中外企业家》2013,(8S):35-35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催生的低碳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由此衍生的新兴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悄然兴起。笔者主要从碳关税、碳足迹标签、低碳技术标准三个方面对低碳贸易壁垒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3,(5):22-25
碳关税被作为一种新的碳排放限制措施提出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碳关税的背后隐藏着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意图,有可能被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使用。本文从高碳排放企业微观层面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碳关税的影响。就积极影响而言,碳关税促使高碳排放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就消极影响而言,碳关税使高碳排放企业出现贸易环境恶化,出口规模缩小;使高碳排放企业产品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降低;使高碳排放企业吸引外资的能力下降。高碳企业若想在碳关税开征情况下存活,就应加强与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加强技术研发,减少碳排放;采取多种策略避开碳关税;抓住契机,搞好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9.
在2010年1月15-17日召开的欧盟2010年气候政策听证会上,碳关税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所谓碳关税,是指发达国家提出的对高耗能进口产品征收的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其实,欧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讨论研究碳关税。在欧盟委员会内部,  相似文献   

20.
采用GTAP 8.0模拟欧盟、美国、日本分别和同时征收碳关税时对世界经济和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关税将对世界经济均衡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国、金砖和东盟国家;碳关税将改变世界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格局,发达国家受益、发展中国家受损;碳关税将使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小幅下降,但对改善世界农产品贸易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