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重要趋势,并由此引起新的一轮经济竞争,对世界经济势力的重新组合和集团规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工业经济将面临新的挑战。分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研究探索面向未来的应变对策,促进我国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十分迫切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当今世界是经济国际化的世界,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需要进行越来越密切的交流和合作。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作为商战先锋的商标,也正日趋国际化,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商标,作为沟通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已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人  相似文献   

4.
方绍明 《财贸研究》1998,9(6):21-23
<正> 战后以来国际经济关系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集团经济和集团性质的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一样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可分割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重要趋势。在区域化经济进行最早的欧洲,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系和融合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它已把合作从经济贸易领域进一步扩大到货币和政治领域,制定了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实现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目标,一体化成为开发本国人力、资金和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美洲,一体化也初具规模,象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不得不借助于集团或合作来加强本国的地  相似文献   

5.
<正> 自1949年1月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经互会出现以来,区域性经济集团已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欧共体——这个代表当今世界最高层次的经济集团,在60年代就已成为国际竞争中重要的“一极”,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打破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垄断,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改变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从属地位,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以多种形式参与了区域经济合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辽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域发展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当今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正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美好前景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辽宁作为该区域内的经济大省,能否抓住机遇,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实现振兴和发展,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出正确的区域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7.
沈伯明 《国际经贸探索》1995,11(4):71-74,88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在继续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从次区域、民间发展成为全区域和官方的经济合作。文章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将会在斗争中缓慢发展,但不可能成为第二个EEC。我国应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以促进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正> 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尤其是发展多边贸易和加强与西欧的经济贸易合作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过程中日趋重要。欧洲共同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不仅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密切,而且也十分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经  相似文献   

9.
<正>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在世界各国经贸联系愈来愈紧密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产生、发展的原因往往也被视作世界经济一体化产生、发展的理由。实际上,这种解释只能说明部分问题。各国之间能否走向经济一体化,不仅取决于现时的经济上的的互补性和经济利益,而且,也是各国政策策略选择的结果。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即各国政策选择如果不在合作中实现较大收益,就会在冲突中遭受更大损失,这已成为决定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另一方面的因由。本文试图用对策论来分析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首要途径。从地缘关系和经济成本考虑,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合作时,周边国家是其优先考虑的对象。根据各国国情,双边、三边或多边合作的方式、方法及模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时域分析方法得到了测速误差与测控系统中各振荡器短稳的关系式,分析与工程实践的结果说明,测速误差不仅与频标源的短稳有关,而且与系统中各相干本振的附加相位噪声有关,在工程研制中,必须合理地分配各振荡器的短稳指标并减小其短稳损失,才能获得高的测速精度。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子侦察中,需要判断截获的雷达信号的调制方式和调制参数。利用Kay瞬时测频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可检测LFM、FSK和PSK信号。对相位编码信号,利用单脉冲多重相关积累算法从信号中提取相位跳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位编码序列恢复方法。该处理方法在信噪比较高时,计算速度优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等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显示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SAW线性调频信号的相位噪声对雷达发射机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全相参雷达频率源的中频相干振荡源及时钟频率之间的最佳频率关系。用两种补充证实了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采用双载频差侧音的基理并提出了一种用变频法来相干解调双载频差侧音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天领域多路相参转发应答机的小型化、通用化需求,提出了一种集成设计方法。根据软件无线电思想,在本振合并、频率修正的基础上,采用数字中频拓展、通道共用的方法,扩展了数字处理电路的覆盖频段,用数字电路取代了传统中频通道中通过低次倍频本振实现的上、下变频,从而统一了晶振、本振,简化了频率流程。方法得到了相应产品的试验验证,首次实现仅用一个本振、一次变频,完成C频段以上多路相参转发的功能,且便于芯片集成和通道拓展,可作为类似收发信机的通用架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某直播卫星实际信号的特点,分析了该直播卫星信号作为外辐射源的最大探测距离以及距离走动、频率扩散对目标探测的影响。通过实际信号的原理验证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该目标探测手段的可行性。提出了利用该直播卫星多路转发器信号实现相参积累的方法,并介绍了相参积累的原理。最后,利用对模糊函数的输出进行二维插值的方法,推导并仿真了相参积累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直播卫星信号作为外辐射源的7路转发器信号实现相参积累,检测信噪比可以提高8 dB。  相似文献   

17.
A number of advocates for TQM contend that firms who embrace TQM will automatically and naturally act in ethically sound ways (Roth, 1993; Pace, 1999; Steeples, 1994). This claim is a strong one. This paper assesses its truth. We consider the many ways in which quality initiatives, if undertaken in good faith, can foster sound ethics. We explore the various ways in which TQM presupposes, and thus cannot engender, ethical behavior. And, finally, we identify some of the ethical blind spots in quality initiatives and TQM. We propose that if TQM is undertaken by thoughtful people who take steps to correct its ethical blind spots and who understand the need for an ethical underpinning, then TQM and ethics will prove mutually reinforcing.  相似文献   

18.
当前无人机测控数据链系统多为点对点视距传输,当遇到需要扩展通信距离或存在障碍物遮挡时往往限制了链路的正常工作。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无人机中继测控链路的微波前端设计方案。其空空链路与空地链路采用频率倒置的频分双工体制,有效避免了前向链路与返向链路的收发干扰,并实现了机载设备的硬件统型;通过软件注入便可完成对终端模式的在线切换,提升了系统应用的灵活性与鲁棒性,为保证复杂环境下无人机测控链路的实时传输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局部相参性的产生机理,推导出量度局部相参的数学表达工,探讨了影响部相参性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影响局部相参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处相位和频率记忆环,改善局部相参性的技术途径,可使局部相参雷达具有准相参数的性能。可明显地提高局部相参雷达的动显能力。  相似文献   

20.
The desire to enhance the gains from the internal market programme has led the European Union (EU)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coherent set of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 transport and energy sectors. What steps must be taken to realise such trans-European networks? How can the massive financing problems be overc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