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金久仁 《中国就业》2007,(10):23-26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大扩招,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由原来的国家包分配逐渐走向市场、自主择业;另一方面,由高校扩招而带来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由2001年的103.4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34.5%,2006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近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其就业过程是国家和社会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毕业生必须共同面对的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进入2006年以来,我们不断看到“就业形势及其严峻”、“大学生预期薪酬降至1000”等相关新闻见诸报端。中科院专家此前表示,2006年中国就业压力达到峰值,据人事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15,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长,愈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和413万,分别是2001年的近3倍、近4倍,2006比较之2005年又增加了22%。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处于一种“漂浮”的状态。据人事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长了22.2%.毕业生供需比例从2005年的1:0.93下降到2006年的1:0.83。  相似文献   

5.
马灿 《中国就业》2007,(4):18-21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就业支持措施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招生量逐年增加,据有关统计显示,2000年至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和413万,1数字逐年攀升,然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发展趋势却是逐年下降的:2001年6月毕业生仅初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底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只能达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为73%、2005年只有72.6%(图一)。  相似文献   

6.
《中外企业文化》2006,(9):58-59
2006年夏天,又有413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而去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中,还有很多人没有找到工作。“2006年全国近百所高校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截至5月底,大学毕业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签约的占49.81%;尚没有找到工作的为27.25%;6成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将月工资定位在2000元以下,甚至有1.58%的毕业生愿意以“零”工资就业。2006年,两个词汇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一个是“跑场”,专指手持简历,在招聘会挤来挤去的情形;一个是“考霸”,专指那些虽然屡次失败,但依然屡次报考公务员的考生。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的职位有10282个,而报名人…  相似文献   

7.
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338万人,比今年净增50多万人。尽管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持续增加,但企业招聘出现了“放量”行情,相信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植、各省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的推动下,2005年大学生就业状况将会上涨。  相似文献   

8.
从市场需求看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145.11万人,比2001年净增27.26万人,增幅达23.1%,就业压力初现;2003年高校毕业生为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2004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281万人,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338万人,比2004年增57万人,2006年达413万,比2005年又增了78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我国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20%,2020年要达到40%.预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00万左右.随着今后几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的持续上升,毕业生就业困难也将日益增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仍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认为扩招导致大学生失业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大批的青少年如果不进大学学习,他们也需要就业.  相似文献   

9.
2003年,我国扩招后的第一届212万高等学校学生毕业,从此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攀升,就业难度也逐年加大。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也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0.
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记录地达到了559万人,较上年增加64万。据统计.截至去年9月.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有超过140万人未能如期就业。往年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将加入今年的就业大军.与559万新毕业生“抢饭碗”。而在安徽省。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9.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1.2万人。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413万,就业率是多少,待业人数又是多少,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关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近年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其就业过程是国家和社会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当前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毕业生必须共同面对的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指导就业工作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2005届毕业生遇上了高校扩招后又—个就业高峰年。根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资料,2005年将在我省安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数,预计达25.50万人,其中省内院校17.5万人(其中,研究生1万人,本科生6.12万人,专科生10.33万人),省外院校8万人。而这些数据,还不包括2004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庞大的专科生队伍的就业成为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调查显示,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厅发〔2006〕17号),掀起了整个劳动保障系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潮。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就业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大学毕业生纷纷使出看家本领,从最初的文凭较量,发展到了“价格战”。2003年,辽宁某高校一些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率先主动提出了“零工资就业”,拉开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价格战”的帷幕。此后,在北京、上海、青岛、杭州等东部沿海大城市相继出现“零工资就业”现象,特别是今年愈演愈烈。根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0.8%的被调查者处于“零工资就业”的状态,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柯健 《中国就业》2006,(3):24-27
目前,我国面临劳动力市场的严重压力,随着扩招后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非常尖锐。2005年大专院校毕业生比2004年增加了20%,其中相当多人加入到待业人员的行列。前景似乎并不光明,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迭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他们面临的将是竞争更加激烈的劳动力市场:270万职业学校毕业生和210万高中毕业生也要进入劳动力市场。另外。还有很多转业和复员军人、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2004,(3):20-21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我国普通高校1999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扩招,入学人数由上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增幅达46%。到2003年7月,这批大学生毕业,其就业率在70%左右,尚有67万人没能就业,2000年入学的280万大学生也走进了就业市场,加上近年来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将有4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给就业市场带来前所  相似文献   

18.
马会娟 《现代企业》2020,(2):144-145
据统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2018年57.3万人,2019年将突破61万人。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多重压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日益突出。2019年教育部最新公布河南省民办本专科大学39所,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民办高校特殊的办学性质和经费来源决定其在转型发展中,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在高等教育中拥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杨秋娟 《价值工程》2012,31(25):262-263
高等院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创新高。但是,近几年,高校扩招背后隐藏的大学生不能当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而其中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衡所引起的结构性失业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衡的表现,分析了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柯健 《中国就业》2006,(9):28-30
一、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 2003年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开始大规模扩招,持续扩招使研究生队伍不断扩大。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仅为7.2万人,而2004年光硕士研究生就招收27万多人。据教育部公布,截至2005年,我国研究生扩招递增的速度平均每年超过了26.9%。与此同时,2005年研究生毕业人数也超过20万,创历史最高点。研究生扩招缓解了本科生就业压力,也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今年7月扩招后的首批研究生将毕业,与本科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因为近两年不少高校研究生就业率明显下降,与本科生就业率不相上下。甚至已低于本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