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除西藏之外面积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一半。不言而喻,只有藏区发展了,青海才能真正发展;只有藏区实现小康,青海才能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从分析青海藏区特色产业发展条件入手,梳理了近年来青海藏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成功案例,最后提出了青海藏区特色产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是青海藏区发展中比较重要的意识形态因素之一,和谐新青海建设不能脱离宗教在藏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展。当前仍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着佛教与藏区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性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藏传佛教为社会主义社会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藏传佛教在青海藏区的地位和作用,对藏传佛教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性发展进行了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曲径 《中国西部》2002,(2):14-15
石渠,位于我国西部四川境内最西北端,隶属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北起巴颜喀拉山南麓,南抵沙鲁星山脉的莫拉山段,西北部与青海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距成都1070公里,总面积25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石渠有着康巴藏区最宽阔的草原——扎溪卡大草原,这里水草丰美、风光漪丽、人文荟萃、野生动  相似文献   

4.
实施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代表了扶贫开发未来的发展方向,引领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的创新.本文旨在重点研究青海藏区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以全面推进青海藏区减贫治理体系的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绽小林 《特区经济》2010,(8):206-208
西部大开发是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西部落后面貌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深化,青海藏区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十分落后,牧民贫困面较大。本文从西部大开发的视角探讨了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的优势、问题、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传播的互动效用下,青海藏区农牧业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农牧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管理理念,沿着正确的文化传播方向促进藏区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在社区参与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基础上,以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为案例,结合社区现状,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社区参与实现途径、实践困境与必要性,研究政府、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及外来投资商等相关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构建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强调以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社区利益,对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平 《西部大开发》2010,(6):9-9,19
青海藏区是西藏以外全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地区间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农牧业生产仍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社会事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人才匮乏和教育落后制约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建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强化生态保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促进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促进青海藏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实现该地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牧民需求的视角,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民生类、生产类、公共安全类和环境保护类等四个方面对青海藏区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藏区基本公共服务现状总体不容乐观,现有基本公共服务依然不能满足农牧民发展的需要。目前,亟待解决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民生类基本公共服务,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医疗、教育和就业。  相似文献   

10.
经济建设     
<正>青海:藏区开始实施养殖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为加强藏区防灾减灾工作,改变农牧民因灾返贫现状,目前,养殖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已开始在青海藏区实施。据悉,2010年,青海省各级财政安排藏区牦牛和藏系羊保险费补贴2700多万元,保险总金额达到3.5亿元,将极大地提高农牧民参保积极性。青海省财政厅要求各级涉农部门、保险承办机构深入村社广泛宣传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动员农牧民积极投保,切实将这项支持藏区发展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建设     
《中国西部》2010,(12):14-15
<正>青海:藏区开始实施养殖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为加强藏区防灾减灾工作,改变农牧民因灾返贫现状,目前,养殖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已开始在青海藏区实施。据悉,2010年,青海省各级财政安排藏区牦牛和藏系羊保险费补贴2700多万元,保险总金额达到3.5亿元,将极大地提高农牧民参保积极性。青海省财政厅要求各级涉农部门、保险承办机构深入村社广泛宣传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政策,动员农牧民积极投保,切实将这项支持藏区发展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藏区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党和政府决定在藏区暂不进行土地改革.50年代中后期,青海部分藏区在没有民主改革前提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产生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到60年代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才得以解决.本文研究了青海藏区土地改革补课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以避免今后的民族工作中再犯同样错误.  相似文献   

13.
一、海南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观状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是通往西藏和青南的交通要冲,因地处青海湖南岸而得名。总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18%,平均海拔3200米,年平均气温0.5℃-7-3℃,年降水量252—425毫米。于1953年建镇,辖共和、贵德、贵南、兴海、同德5县,36个乡镇,415个行政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以政策价值文化输入传播为主导,从关注解决扶贫资源配置、扶贫主体行动、精准扶贫效果三个维度,透视精准扶贫清单信息数字化传播的治理效应这一关键节点,是青海藏区稳定发展中搞好精准扶贫问题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甘南藏族自治州在甘肃的西南角,西接青海,南通四川,总面积约3.81万平方公里,约占甘肃总面积的8.5%。藏族占甘南总人口的46%,相当于西藏藏族的1/10,辖夏河、迭部、碌曲、玛曲、舟曲、临潭,卓尼七县,海拔在3000米上下,气候寒冷,草原辽阔,天然草场占总面积的50%以上,是甘肃的主要牧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南畜牧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由传统  相似文献   

16.
Briefing     
<正>青海玉树将打造环藏区旅游航线为方便入藏游客,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青海玉树将于三年内打造连通西藏拉萨、四川康定、云南香格里拉等地的藏区旅游航线。据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立志介绍,覆盖黄河源、澜沧江源、可可西里等玉树藏族自治州各主要景点的低空航线目前也在积极筹建。低空航线开通后,以往需要3至6小时的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2011,(18):11-12
日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518名学生顺利踏上了开往山东的列车,他们将在那里免费接受为期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这标志着青海藏区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正式启动。今年年内,青海将组织1500名藏区学生到山东、天津、北京等地学习。  相似文献   

18.
《青海经济研究》2009,(3):80-80
为解决我省藏区游牧民定居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牧民定居座谈会精神,我省组织编制了《青海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规划》和《青海省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2009年实施方案》,联合省农牧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上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4月14日至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一行8人赴青就我省牧民定居状况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文化理论,正确认识青海藏区农牧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搞好农牧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雄距亚洲大陆.总面积290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境内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包括西藏、青海及川、滇、甘三省的广大藏族地区。青藏高原幅员辽阔,但绝大多数土地处在干旱地带,山地、沙漠、戈壁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均气温在0度以下。由于受历史和自然的影响,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地区间的协调.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