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日前,荔浦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先后为修仁镇建陵片区建设的50亩稻渔综合种殖示范点、新坪镇凤岗村片区建设的50.6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发放禾花鲤鱼苗750kg,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升级。修仁镇建陵片区的稻渔综合种殖示范点以"合作社+基地+村集体经济"的模式,鱼苗投放后由广西荔浦祥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修仁镇建陵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经营管理,将推动村集体经济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正>进入四月,广西荔浦县马岭镇福德村花卉苗木地里,来往穿梭的农用车满载苗木进出,搬运苗木,装货,发货,一派忙碌生机勃勃景象。近年来,荔浦市农户积极种植花卉苗木,全市花卉苗木发展到10万亩,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的农民达8万人,有花卉苗木专业村屯近200个,年产花卉苗木12亿株,年产值达10亿元。荔浦已成为广  相似文献   

3.
黎振勇 《农家之友》2009,(12):28-29
“黄寨大棚棚埃棚,三联马蹄片连片,杜莫春菜菜叠菜。板纳橘子红,广福蘑菇白,鱼缮果苗绿。”这是流传在荔浦农民中的一段顺口溜,说的是荔浦县荔城镇黄寨、青山镇双堆等村“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近年来,荔浦紧紧围绕“一个村举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时下,正值春耕种植季节。广西砂糖桔的丰收季节刚过去,新一轮种植则刚刚开始。由于砂糖桔价格逐年上涨,砂糖桔种植农户赚了个盆满钵满。在桂林市砂糖桔种植大县荔浦,一些砂糖桔种植农户年收入10多万元还自称是"贫困户",年收入超50万元的也越来越多。据桂林市水果办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荔浦县砂糖桔种植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荔浦县的农村电商发展红红火火,各行各业涌现了一大批电商精英。在他们的努力下,荔浦县的工业品和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为荔浦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渐渐使荔浦这张名片广为人知。荔浦县新坪镇瑶山村的80后夫妻梁玉连和韦玉宣就是其中的两位。他们放弃在县城舒适的电脑销售工作,毅然回家开网店卖起了家乡的农产品,谱写了一段新时代下农村青年的创业人生,也为家乡经济的发展出了一把力。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产业提升,群众基础文化水平也得到迅速提升。在广西荔浦,逢年过节,乡村舞台上都会演出精彩的乡土文化节目,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吸引了游客前来感受精彩的乡土文化,为人们打开了认识荔浦乡村文化的一扇窗口,看到荔浦近年来乡村振兴发展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2002年11月,首届东南亚(南宁)农业博览会在南宁市广西农业科技市场隆重召开。来自越南、新加坡等国内外贵宾,携带自己的农业新科技成果,把科技市场大楼上下七百多个展位挤得满满腾腾。在二楼楼梯口的一个展位上,客人展出一种棱状如鸡的黄色果实。这果实名叫栀子。种植它的主人是个中等个头的中年男子。他便是荔浦县修仁镇福  相似文献   

8.
<正>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分田到户以来,广西部分农村个体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层出不穷,村民腰包都鼓了起来。然而,与其相对应的村集体经济却停滞不前,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现象在我市农村普遍存在,村集体经济成了这些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块短板。日前,记者分别走访了荔浦市、资源县和全州县的三个行政村,看到了这三个村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荔浦八怪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提到的荔浦芋头,曾使广西荔浦县远近扬名。而近日记者前往采访,当地干部群众谈起“荔浦八怪”,又使人耳目一新。第一怪:“农民养猪不在本地卖”。荔浦是养猪大县,可奇怪的是,尽管农民养猪多,但当地人却很难吃到猪肉,只好从外地调进。细打听,原因很简单:荔浦农民养的猪是“瘦肉型”良种,自然就成了不少城市特别是港澳一带的抢手货,年销往外地生猪达100多万头,仅此一项,就占全县农民年平均纯收入的1/3以上。第二怪:“本地旅馆外地人来盖”。桂林素有“山清水秀,洞美石奇”之称,四景之中,荔浦有三个字沾边,旅游资…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13,(11):25-26
活跃在桂林市荔浦县13个乡镇的8000余名农村经纪人中,“亮哥”胡日威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他是广西区人大代表,也是荔浦亮靓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但让大家记住他的名字的是,他让荔浦的夏橙首次闯入了东盟市场。 从果农转身为农村经纪人 平日里,大伙都喜欢称胡日威为“亮哥”,他创建的合作社也取名为“亮靓”,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产品种植、收购、包装、销售的合作社。但真正让胡日威的名声“亮”起来的是,他首吃螃蟹,让荔浦夏橙成功撞开东盟市场的大门。  相似文献   

11.
<正>A荔浦:公司化管理的22口之家有钱一起用,有难一起帮……在广西荔浦县新坪镇汉田村委青龙屯,有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全家有6兄弟,共22口人。兄弟们均已成家,但他们都未分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成为真正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大锅饭"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年龄最大的叫廖培伦,今年77岁,其老伴多年前已过世。廖老共有6个儿子,全家22口人。除老五在部队外,其他5兄弟都在家务农。来到这个大家庭,一进门,最吸人眼球的莫过于一个直径约50厘米,  相似文献   

12.
正种水果的都知道,近年来,广西荔浦县靠着种植砂糖橘让广大农户走上致富路,也催生了不少百万甚至千万农民富翁。不过,该县茶城乡坪社村的果农唐晓丽却不走"寻常路",她不种砂糖橘,种起了新品种——丰蜜橙,也获得了百万效益。40多岁的唐晓丽是从外地嫁到茶城的媳妇,2010年,她无意中从媒体上得知丰蜜橙这一新果品有着甜度高、丰产稳产、成熟早及管理粗放等特点,并打听了解到周围还没人种植,觉得可以先抢占市场。当时荔浦的砂糖橘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荔浦砂糖桔"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也是继"荔浦芋"之后,荔浦县获得的第二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也是桂林市的第九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相似文献   

14.
正提起沙糖桔,人们可能会先想到荔浦,因为这里是目前广西种植沙糖桔面积最大的县,更因为这里曾创造了让全国柑桔产业惊叹的"荔浦现象"和影响全国沙糖桔价格的"荔浦价格"。而近年,在位于广西的最西端,又一个沙糖桔强县正在崛起,这个沙糖桔种植的后起之秀,就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  相似文献   

15.
2月2日,严寒逼人、冰冷入骨。“荔浦县新坪镇八鲁村金坡屯金坡岭上有3户村民被冰雪围困在海拔1300多米高的山顶上,大米、棉被、生活用水等生活用品告急,居住的木房子在持续冰冻的恶列条件下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当天上午8时,荔浦消防大队荔浦中队值班室接到政府办的求助电话。  相似文献   

16.
正历经20多年发展,桂林砂糖橘种植面积从无到有,飙升至120万亩,售价也一路上扬;今年春节前后,售价首次遭遇大幅下跌。2月末,从永福苏桥镇驱车前往临近的乡镇罗锦、堡里,一路上四处可以看到漫山遍野覆盖着白色塑料膜的砂糖橘树,绿树白膜间,一颗颗桔红色的果子看起来惹人喜爱。不光是在永福,这样的景象在荔浦的修仁镇、青山镇、杜莫镇等地也随处可见。据统计,2017年,桂林砂糖橘的实际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正>桂林爱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荔浦市金鸡坪工业园区,2008年由荔浦市委、政府招商引资登记注册,目前是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控股企业、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广西扶贫龙头企业。公司2010年开工建设《荔浦芋及马蹄产业化项目》,2011年至2014年,先后建成了全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荔浦县大力推进文化惠农工作,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努力使公共文化覆盖农村、服务农民。一场场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演出,田边地头传出的一阵阵笑声和掌声,彰显了荔浦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桂林市荔浦县新坪镇乡村羊肠小道上,时常可看到一位古稀的瘦小老头踏着一辆自行车,栽着两筐书刊来到田边地头或村口屯尾,人们从老远的地方就一齐奔到他跟前,兴奋地喊:“流动书屋又来了!”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最励志的一句话莫过于: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对于想闯出一番事业的人而言,梦想就如每天升起的朝阳,吸引人无法停止追逐的脚步,她就是广西新型职业农民、昭平县木格金水湾豆制品加工厂厂长何松巧。最让人敬佩的是,她用自己的梦想装饰了乡亲们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改变了一个村的命运。外来媳妇用腐竹变"富足"1971年,何松巧出生于桂林市荔浦县双江镇永坪村。"我的童年不是爬树、摸鱼,就是在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