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随着今年大闸蟹上市,日前笔者获悉,为了保护太湖水质,江苏省太湖苏州市行政区域内水域4.5万亩围网将于今年12月底前基本拆除,明年6月底前全面拆除。这也意味着,今年将是太湖围网养蟹的最后一年。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秘书长孙强告诉笔者,拆除围网,意味着大闸蟹今后采用"生态育肥"的形式。对于钟情于太湖大闸蟹的食客,或面临数量下降的问题,"不过这并不足以波动全  相似文献   

2.
秋季和初冬,是成鱼生长育肥的季节,不失时机地抓好成鱼的催膘育肥,是提高成鱼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秋季后,天气日趋凉爽,水温也逐渐降低,鱼类的生长速度逐渐变慢,虽然此时水体的致病细菌减少,鱼类发病少,但还是鱼类生长和育肥的黄金季节。因此,抓好秋季池塘管理工作,对确保全年养鱼丰收具有"决战"性意义。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合理投喂,保鱼育肥越冬秋季仍是鱼类生长旺季,也是饵料投喂最多的一个时节,占全年投饵量的  相似文献   

4.
<正>秋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这时,鱼类已经开始大量育肥积累脂肪,为保膘过冬或来年的生长或繁殖做准备了。此时水产养殖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水质管理:经过春夏季节的投饵、施肥和鱼类生长,池塘中载鱼量增加水体空间已经较小,大量水体残饵、排泄物等各种有机物的堆积与浓度也已经很大,它会消耗大量氧气,又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氨氮  相似文献   

5.
<正>鱼种秋季培育,除坚持正常培育外,重点是追膘保膘,使鱼种长的膘肥体壮,提高越冬成活率。现介绍有关技术,供养殖者参考。一、调好水质,改善环境,促进鱼种生长。到达秋季后,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四年的发展,铜仁市目前大闸蟹养殖已经发展到6000亩,初具规模。这为促进铜仁市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养殖水平参差不齐,其效益未能充分体现,甚至已经对铜仁市大闸蟹的产业发展形成制约。笔者通过对大闸蟹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分别对大闸蟹苗种来源、种质稳定、饲料质量等养殖方式进行了总结,并对大闸蟹在铜仁市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创建适宜养殖大闸蟹的生活环境,打造适合铜仁市的大闸蟹养殖模式,促进铜仁市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巴城镇位于阳澄湖东岸,水网交错,水质清纯,适宜淡水养殖大闸蟹.全镇现拥有阳澄湖大闸蟹养殖面积3.6万亩,年产优质大闸蟹约2500吨,全镇从事大闸蟹养殖的人员超过1万人.2009年,全镇大闸蟹养殖、经销产值规模达到25亿元,蟹经济已成为巴城农民致富的主打经济.  相似文献   

8.
胡大胜 《致富之友》2001,(11):38-38
进入秋季后,天气转凉,水温渐渐下降,鱼类的生长速度逐渐变慢,但此时水体的致病细菌减少,鱼类发病少,因此,秋后是鱼类生长和育肥的黄金季节。(1)秋季气候温和,是鱼类育肥的好时期,此时,需要大量投饲施肥,以保证不同食性鱼类的摄食需要。饲料投喂量原则上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决定,即鱼类吃多少就喂多少,保证量足,同时坚持定时、定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秋季后,天气转凉,水温渐渐下降,鱼类的生长速度逐渐变慢,虽然此时水体的致病细菌减少,鱼类发病少,但还是鱼类生长和育肥的黄金季节。因此,各养殖户要重点抓好以下四点管理措施:一、科学投饵施肥,保鱼育肥越冬。  相似文献   

10.
《上海农村经济》2010,(7):44-44
巴城镇位于阳澄湖东岸,水网交错,水质清纯,适宜淡水养殖大闸蟹。全镇现拥有阳澄湖大闸蟹养殖面积3.6万亩,年产优质大闸蟹约2500吨,全镇从事大闸蟹养殖的人员超过1万人。2009年,全镇大闸蟹养殖、经销产值规模达到25亿元,蟹经济已成为巴城农民致富的主打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鱼种秋季进箱越冬,由于经过池塘育肥后,体质一般较壮,加之气温适宜,容易适应网箱环境。同时,秋季大水面沉箱越冬,不仅越冬鱼  相似文献   

12.
<正> 鱼种的规格与膘体肥瘦,直接关系其越冬成活率。秋季是鱼种培育的关键时期,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1、改善水体环境,促进鱼种生长 进入秋季,随着鱼种的生长,摄食量增大,水中饵料生物减少,池中有害物质积累、增多,水质老化,溶氧降低,对鱼种的生长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一些个体较小的鱼种,由于竞食能力差,生长受到抑制。所以,需要调节水质。方法一是更换池水,先将池水排出1/3—1/2,然后再加注新水;二是看水施肥,增加水中饵料生物量。初秋时节,气、水温都较高,追施肥料  相似文献   

13.
<正> 鱼种是渔业生产高产高效的关键。鱼种的规格大小与膘体肥瘦,直接关系其越冬成活率。秋季是鱼种培育的关键时期,必须切实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改善水体环境,促进鱼种生长。进入秋季,随着鱼种的生长、摄食量增大,水中饵料生物减少,池中有害物质积累增多,水质老化,溶氧降低,对鱼种的生长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一些个体较小的鱼种。由于竞食能力差,生长受到抑制,所以需要调节水质,改善池塘水体环境。其基本方法,一是更换池水,先将池中老水排出1/3—1/2,然后再加注新水。二是看水施肥,增加池中饵料生物。初秋时节,气、水温都较高,追施肥料以  相似文献   

14.
正水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鱼类等水生动物成活和生长。进入金秋季节,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摄食旺、生长快,鱼类的代谢产物在水体中也越来越多,池塘的生物耗氧量大增,水体中的氨氮等有毒物质随之增加,水质较难控制,对鱼的生长影响较大。常言道"要养好一池鱼,首先要养好一池水",因此抓好秋季水质管理显得极为重要,应突出一个"勤"字。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虽然价格昂贵,但是沪上阳澄湖大闸蟹一直畅销。据当地有关协会的统计.阳澄湖大闸蟹售价一路看涨。几年来,由于水质富营养化、工业排污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阳澄湖当地政府大面积缩减养殖水面.养殖区从鼎盛时的10万亩锐减到3.2万亩。照此说来.今年的蟹价应该直线上升,但实际却大相径庭。难道只是经济环境不好造成了大闸蟹的降价吗?原因并非如此简单。阳澄湖区域分属于多个地市.当地成立了多个行业协会.农户式散乱的操作让这个产业的恶性竞争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的秋季已经过去,这段时间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但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导致鱼病偏多,安全隐患较大,所以一定要加强这段时间鱼病的预防和治疗。一、秋季鱼病偏多的原因1.养殖密度大。鱼类经过春、夏季节的生长,进入秋季个体渐渐长大,自然出现养殖密度大的问题。随着养殖密度上升,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水质会出现不稳定或变坏的可能,导致鱼病增多。在持续高温的秋季,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池底总处于缺氧状态,易导致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水质调控困难,极易暴发各种鱼病。  相似文献   

17.
<正> 秋季育肥鱼种,不但利于安全越冬,而且为来年鱼的生长打下基础,秋季育肥鱼种应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调整饲料结构。为使鱼种长得肥壮,秋季应在饲料中加能量高的饲料如玉米粉、豆饼甘薯粉等。适当降低能量低的饲料,如米糠、麸皮。具体参考饲料配比方为:豆饼35%、菜籽饼25%、玉米粉30%、麸皮10%,饲料最好加工成颗粒再投喂。如没有条件将饲料制成颗粒,可先把玉米粉和麸皮一起发酵后,再与豆饼等拌成团状投喂。  相似文献   

18.
<正>黄龙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北部东段,黄龙县发展大闸蟹养殖从2014年开始试点养殖,当年取得成功,养殖效益高,激发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到2016年全县发展至355亩养殖面积。现将黄龙县大闸蟹养殖的主要技术规范总结如下:一、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1.池塘条件。选择养殖池塘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旺季,同时,又是给鱼类催肥追膘的大好时机,必须认真搞好管理工作。 一要培肥水质:秋季气温一般在25℃左右,适宜鱼类生长,这时施肥可适量增多,一般每周施氮肥2公斤/亩,或者施发酵粪肥  相似文献   

20.
<正> 鱼种是渔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为使鱼种长得膘肥体壮,安全度过漫长的寒冬,必须强化鱼种的秋季培育。经我地渔场和养鱼专业户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秋季如何强化培育鱼种,得出以下几点诀窍。一、改善鱼种环境。原培育鱼种的池塘,经过几个月的饲养,其水质逐渐老化,溶氧降低,饵料生物减少,导致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增多,对鱼种生长不利,特别是个体小的鱼种摄食能力差,生长受到抑制。因此,应设法改善鱼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