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霞  傅超 《北方经济》2015,(5):52-54
内蒙古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经过长期经济建设,使资源优势顺利转换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初步形成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代表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初步形成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六大优势产业结构,特别是实现了煤炭开发、电力生产、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体的能源经济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和战略接续基地。内蒙古经济迅速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度依赖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上的,不仅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传统的产业面临着市场环境、资源环境、政策环境等多种约束。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面临一定的冲击,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科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对内蒙古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筑优势产业链,推进内蒙古牧业旗市新型工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有33个牧业旗市,是全区畜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成立以后,党委和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牧业旗市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以科技促发展,内蒙古牧业旗市的经济更是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在振兴经济发展中,先后制定和执行了“林牧为主、多种经营”“资源转换战略”“念草牧经,兴畜牧业”、五大战略和工业化发展等战略,为推动牧业旗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煤炭、银储量中国第一,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同时还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资源……从白云鄂博矿区地质报告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提交的第一份地质报告开始,内蒙古地下宝藏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特别是近年来,内蒙古地质找矿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周刊》2006,(50):22-22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伊春因为森林过度采伐,出现了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林区的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四大矛盾比较突出。伊春的困境,在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伊春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试点,肩负着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建立和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单平 《北方经济》1994,(5):31-34
内蒙古向市场经济转换的宏观战略选择单平(内蒙古计委经济研究所)从改革的进程和趋势看,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将是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发展市场经济,将为内蒙古的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提供极好的环境。因此,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内蒙古如何正视挑战...  相似文献   

6.
浅析内蒙古风能资源的优势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具有风能资源的地理和气候优势,重点发展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风力发电,加强对风力发电机的自主研发,采取经济激励政策来开发风能资源是解决能源供应紧缺的必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正刚 《发展》2011,(6):72-73
内蒙古自治区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内蒙古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依据物流的灰色理论,对内蒙古现代物流发展的传统影响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指出,目前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对内蒙古物流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逐渐减小,而煤炭等资源类产业逐渐成为内蒙古物流业的主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化肥厂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加快自治区农牧业发展、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和实施资源转换战略而兴建的一座大型现代化企业,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自治区“八五”时期必保的重点建设工程。从筹建到正式竣工投产,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  相似文献   

9.
《重庆经济》2006,(11):35-39
内蒙古作为西部的资源大省市区,近年来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为了加强重庆市与内蒙古在资源型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其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组织部分区市县发改委和企业领导赴内蒙古考察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海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已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在总结了青海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以及主要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内蒙古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杭栓柱,乔传夫,李岚峰整个80年代,随着改革和发展双重模式转换的推进,全国以需求结构的变化引导和以轻加工工业的快速增长打头,形成了经济增长的主旋律,促使国民经济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与全国经济的整体走势相偏离,内蒙古的...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现状及国外经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原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对牲畜的放牧获得畜产品的传统产业。也是内蒙古最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更是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天然草原不仅是内蒙古牧区的最大自然资源和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及生活资料,更是维持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中分布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天然草地资源的盛衰状况不仅决定着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同样也决定着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左峰 《北方经济》1996,(3):31-32
全面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内蒙古乡镇企业发展左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六届二次全委会提出的关于我区"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五大战略,即资源转换战略、开放带动战略、科技兴区战略、人才开发战略、名牌推进战略,既是我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和统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宽广辽阔的草原、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著称于国内外。草原民俗是内蒙古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多年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一直是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草原民俗旅游产品更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旅游业的支柱产品,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不仅要应对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其内部严重的恶性竞争,草原民俗旅游发展举步维艰。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内部竞争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需要采用创新机制。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召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与旅游价值,它作为一种兼容并包的旅游资源,自身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草原文化,区域少数民族文化,以及神秘的宗教文化,带着这些文化的光环,它又以建筑物的形式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在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它具有着其他内蒙古旅游资源难以比拟的厚重感和开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极高的美学价值,为了对它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了"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是晚前寒武纪地层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地质发育特征鲜明,具有国际对比意义。文章说明了地质公园的相关概述以及系统的介绍神农架的地质资源和旅游资源,分析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神农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对神农架地质公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姜月忠 《北方经济》2006,(12):18-19
一、根据内蒙古区情特点,实施多极化发展思路 内蒙占经济社会多极化发展之路的选择必须依据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基本区情和战略而定。总体思路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据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内蒙古发展的区情实际,充分发挥自治区地缘、资源、产业、文化等优势,走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开放式多极化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虽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旅游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本文从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内蒙古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设计了内蒙古旅游新形象,提出了一些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及其对策,以增加内蒙古的整体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一、内蒙古牧业旗市经济发展的现状 内蒙古有33个牧业旗市,是全区畜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成立以后,党委和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牧业旗市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以科技促发展,内蒙古牧业旗市的经济更是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在振兴经济发展中,先后制定和执行了"林牧为主、多种经营""资源转换战略""念草牧经,兴畜牧业"、五大战略和工业化发展等战略,为推动牧业旗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比例的煤矸石,其长期大量堆积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煤矸石产生和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煤矸石综合利用思路和建议,期望为鄂尔多斯市煤矸石的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多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