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欺诈损害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保险市场秩序.保险欺诈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成因主要是相关法律的缺陷为保险欺诈留下空间.防范保险欺诈的根本措施是完善法律、加强执法力度以及保险业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保险标的识别对认定保险合同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是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特殊保险合同而言的,此奈件包括:约定的保险金给付条件具有多重性;保险事故发生后,受损害的多个客体具有不同质性并有内在因果关联;保险人只对多个损害的其中之一进行保险赔偿等。保险标的识别标准包括:保险标的受到损害;投保人投保的目的;损害赔付条件或方式的特殊性。识别保险标的要正确认识保险标的与保险责任范围以及保险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董彪 《全国商情》2009,(6):113-114,112
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功能上而言,保险利益能够起到防止保险沦为赌博工具、防范诱发道德危机的作用.我国<保险法>第12条规定了保险利益原则,学者则将保险利益理解为保险合同的生效要件或有效要件.但是,该规定及学说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没有区分保险利益在不同类型的保险合同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二是没有实质性地区分保险合同生效与有效、合同生效前后有效要件的不同.要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必须在理论上重新检讨并对<保险法>的相关条文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保险业也日趋蓬勃,从而使保险的概念深入人心。但事物的发展总蕴含着诸多的矛盾。这些都在保险事务中逐渐地显露出来,也给保险双方带来了许多不便和纠纷。本就保险合同何时成本、何生效以及在订立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从法律的角度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5.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的核心要素,决定保险合同的主体资格,影响保险合同的内容与效力。时下,未婚同居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同居双方在保险方面是否具有法律关系,具有怎样的法律关系?本文通过一起典型案例,对保险利益原则的应用进行阐释和分析,并提出理性投保和妥善处理此类案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市场也日益扩张。伴随着保险的普及,保险合同纠纷也大量发生,已然引发了公众对保险行业的普遍信任危机,从而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因保险合同解除引发的纠纷占据大部。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功能在于以强制结束保险合同效力的手段对保险当事人的利益进行补救,从而实现对保险交易公平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重复保险制度在保险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是保险法的关键内容之一。但我国保险立法对于重复保险的规范较为简略,对重复保险合同的效力也规定得较为模糊。在对重复保险制度的意义以及重复保险合同相关学说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引入善恶意区分规则,对不同重复保险合同的法律效力进行辨析;并借鉴国外可行的重复保险立法经验,将重复保险责任分摊方式从比例赔偿改为连带赔偿;多管齐下,防范恶意重复保险,以完善我国重复保险合同效力的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业会计问题也日益突出,保险公司的业务表现为根据保险单(保险合同)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保险公司即负有在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责任,在向保单持有人支付赔偿或给付以前,应计提保险责任准备金,我国目前对保险责任准备金计量问题的研究中,主要从保险精算的角度来探讨不同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而没有从会计的角度来研究其计量属性,保险合同属于金融工具,而金融工具最 相关的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的,因此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量属性也是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9.
保险价值是保险合同中必须包括的事项,规定保险价值主要是作为判断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是否足额保险,最终确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赔偿多少的问题,但在具体保险实务中,也存在对保险价值约定不合理的问题,必须加以澄清,否则将出现保险理论和实务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保险消费者利益保护是现代保险立法的核心。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以及保险市场诚信缺失等问题的存在,我国保险消费者利益不断遭受侵害。因此,应通过保险业的诚信建设、法律制度的完善、监管制度的加强以及惩处力度的加大来有效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