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当前农户贷款发放和管理过程中,农户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下降。贷款农户占农村农户总数的比例偏低、农信礼信贷人员人均贷款数额大、农户贷款上浮利率过高等问题的存在,弱化了信贷支农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对服务“三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主观原因,也有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农信神信贷人员数量少且素质偏低等客观原因,笔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改进农户贷款的发放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发放信用贷款是其性质所决定的,是服务“三农”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在实际中,有些信贷资产质量偏低、经营效益较差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发放支农贷款中,为了单纯地追求贷款的安全性,防止新贷款损失和不良贷款的增加,其主管部门片面地追求贷款100%回收率,不发放信用贷款,只发放联保贷款和抵押、担保贷款。  相似文献   

3.
严冰 《西安金融》2001,(6):43-44
为进一步改进信贷支农工作,最近,我们对西安市所辖六县及闫良区农村信用社的农户贷款发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在了解农村信用社为改进支农所做的大量工作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市农信社的支农工作与广大农民和各级党政的期望还有差距,一是农户贷款投放比例总体偏低,难以满足农户需求,在所走访的信用社中,使用小额农户贷款的农户平均只占农户总数的10%左右,二是各县区、各信用社之间农户贷款投放量严重不平衡,郊县十个联社中,农户贷款占比超过60%的有5个,低于20%的有3个,比例最高的为90.32%,最低的仅为3.78%。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差异,城郊三区联社农户贷款占比较低有其合理性,但平均仅7.5%的比例显然太低;即使同为农业比重较大的县域联社,最高与最低也有4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总体看,农户贷款难仍然是当前农村金融工作中突出的矛盾之一,农户贷款管理工作亟等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农民群众贷款找担保、找抵押难,急需的资金得不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信贷人员由于不了解农户的信用程度,担心贷款放出去会出现风险,客观存在着借贷惧贷现象.为此,武陟县开展了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有效解决了"两难"问题,实现了农户增收、农信社增效、农民信用观念提升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变量和数据的选择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2005年至2008年对广东省英德市、中山市和河南省驻马店市3个地区的农户的抽样调查。其中英德市是以白沙镇和英红镇的四到五个村为主要调查对象,中山市主要以小橄镇为主要调查对象,驻马店市主要以上蔡县的西洪乡3个农村为主要调查对象。一共发放883份有效问卷,有信用社贷款的农户一共有141户,占调查总数的比例为15·97%;其中广东省英德市的调查对象共282份,其中农信社贷款农户58户,所占比例为20·56%;中山市的调查对象302份,其中农信社贷款农户64户,所占比例为21·19%;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调查对象299份,其中农信社贷款农户19户,所占比例为6·35%。从贷款方式来看,小额贷款128户,而抵押贷款4户,保证贷款9户。在由信用社贷款的141户农户中  相似文献   

6.
<正>一、变量和数据的选择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2005年至2008年对广东省英德市、中山市和河南省驻马店市3个地区的农户的抽样调查。其中英德市是以白沙镇和英红镇的四到五个村为主要调查对象,中山市主要以小橄镇为主要调查对象,驻马店市主要以上蔡县的西洪乡3个农村为主要调查对象。一共发放883份有效问卷,有信用社贷款的农户一共有141户,占调查总数的比例为15·97%;其中广东省英德市的调查对象共282份,其中农信社贷款农户58户,所占比例为20·56%;中山市的调查对象302份,其中农信社贷款农户64户,所占比例为21·19%;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调查对象299份,其中农信社贷款农户19户,所占比例为6·35%。从贷款方式来看,小额贷款128户,而抵押贷款4户,保证贷款9户。在由信用社贷款的141户农户中  相似文献   

7.
"小额信贷"功劳可陈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是闻名全国的贫困地区.该市小额信贷缘于上世纪80年代以政府主导下的扶贫小额到户贷款.1999年,在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大力支持下的农信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该市全面推广,短短五年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已发展到7.02亿元,占全市农户贷款余额的59%,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37.8%和全市农业贷款余额的46.9%.目前定西市的133家农村信用社全部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为全市32.2万户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核发贷款证24.4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7%,占有贷款需求农户总数的88%.全市共有18.9万户农户获得了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农户总数的82.2%.  相似文献   

8.
农业银行房县支行自1998年6月接办扶贫专项贷款以来,对于小额信贷扶贫贷款采取了"双重立据,双重保险"的管理办法,即由乡镇产业办公室和农户分别立据,并由其双方保证偿还贷款。这一办法起初采取的是农行把贷款发放给各乡镇产业办公室,然后由各乡镇产业办公室发放到户;后来,房县农行发现个别乡镇贷款后有挪用现象后,又采取贷款发放给各乡镇产业办公室,资金先存人其帐户,暂不让其使用,由信贷人员随同乡镇产业办公室在贷款额度内分别到农户去立据,农户借据立好后拿手信贷二科审  相似文献   

9.
一盼农户小额信贷在发放的对象上能够一视同仁.作为一种解决农民贷款难的信贷政策,在执行中不应该有厚此薄彼的现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信贷人员把农户小额信贷当成关系贷款、人情贷款,在信用户的评定上很随意,在贷款条件、金额大小上,优亲厚友.因此,农民群众希望农户小额信贷发放能够坚持原则,统一标准,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户都能得到农户小额贷款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任志龙  张军 《河北金融》2012,(6):53-54,67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承担着支农服务主力军的重任,在部分农村地区也是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唯一渠道。据统计,农信社发放的涉农贷款占全国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三分之一以上,发放的农户贷款占全国的78%。但是,农信社长期受到"合作制"体制缺陷所造成的一系列障碍,已经不适应农信社未来的发展需求,必须努力消化长期累积的历史包袱,尽快实现"农信社向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 梧州辖区农信社自开办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以来,截止2003年3月底,已有近90%的县(市)联社、44%的农信社开办了此项业务.累计已向1188个联保小组发放7034万元联保贷款,累计支持农户5900多户.联保贷款累放额及支持的农户数逐年增加.2003年3月末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4550万元,占同期农户贷款余额的5.36%,分别比2001年和2002年末上升2.48个百分点和0.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联保贷款业务在梧州辖区呈逐步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农信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三农"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农民贷款意愿不强,制约了信贷支农的发展. 从我国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农业是弱质产业,同工商业相比,农业除了有市场风险外,还要经常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加上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农民对支农贷款认识不深,使用不够积极,因此信贷支农虽一直被寄予厚望,但从目前情况看,支农贷款的发放情况并不理想,农村经济仍显欲振乏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13.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资金不足而对农信社发放的贷款,也是国家扶持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金融政策.近年来,农信社产权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专项中央银行票据陆续兑付.然而在这个时期,曾经定位于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发展的支农再贷款业务却不断萎缩,贷款规模大幅下降.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支农再贷款制度进行思考,使其继续发挥支持"三农"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平果、田林和凌云5个县(区)的8个乡(镇)383户农户信贷满足率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了基层农信社难贷款和农户贷款难的成因,提出了改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南方金融》2001,(6):12-13
2000年初以来,柳江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县联社")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了"农户小额农业信用贷款管理办法".通过学习、宣传、组织实施,至2000年12月底,全县已发放农村小额农户信用贷款10397户,占总贷款户的24.5%;贷款金额3641万元,占农业贷款总额的49.3%,比去年多投放1320户,增加了462万元.由于推行了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拓宽了信贷领域,极大地方便了农户,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龙胜县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情况,笔者走访了12个基层信用社及部分农户. 一、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现状及分析 至7月末龙胜县农信社农业贷款占比60%,但真正用于农业种养方面的仅占比为34%左右.为什么支农贷款投放少,分析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好农村资金来源问题,促使"三农"融资向优化发展,目前由于农业保险体系、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建设体系不健全,再加上农业分散经营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农民可变现抵押的资产有限,使农信社在拓展农户贷款上困难重重,造成"难贷款"问题,另一方面农民对贷款"望穿秋水",有着巨大的信贷需求,苦于达不到农信社规定的贷款要求,出现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加大支农信贷投入,解决农业信贷服务范围广、贷款数额小且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状况,解决农民因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将乐县从1999年起率先在万全乡进行试点、并在全县逐步推广了“农户联保贷款”模式。到2000年8月止,全县成立了3000多个联保小组,1.5万多户农民参加联保贷款,占全辖农户的45%,与140多个行政村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种烟户、食用菌栽培户建立了信贷关系。2000年1—8月,全县累计发放农户联保贷款1565万元,占农户贷款累放额的98.06%,占全县信用社贷款累放额的29.83%,深受农民的欢迎。  一、…  相似文献   

19.
农信社零售信贷产品主要包括:农户信用评定贷款、乡村2+1贷款、个体工商户联户联保贷款、住房消费贷款、个人生产一抵通贷款、个人消费一抵通贷款、城区居民一户多保贷款和个人存单质押贷款等。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农信社普遍加大了风险系数较低的零售信贷产品的营销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一些农村信用社普遍推行“贷款三包”做法,即要求信贷人员对本人发放的贷款实行包放、包收、包赔。这对农信社加强信贷管理,防范和降低贷款风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