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异质性要素是企业制度演化的动力因素。异质性要素随技术和市场变迁而历时性转换。由于历史文化环境不同引起各国异质性要素转换差异,使企业制度演化呈现地域性差异,导致企业制度演化的多重均衡。  相似文献   

2.
产业系统的演化与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类似,均是系统组成单元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不断的动态变化,朝着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发展。从生态演替的角度看,产业系统的演化动因主要源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文章借鉴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剖析了民间工艺品产业系统的演化路径并结合案例进行佐证,在此基础上,基于内因及外因两个视角,探索了促进我国民间工艺品产业良性演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山西省右玉县生态系统演化过程,认为该系统可以分为系统形成期、系统发展期、系统优化期,系统经历了从无序到低级有序,再从低级有序到有序,最后走向高级有序,生态系统功能逐渐完善。探讨系统演化机制,认为演化的实质是系统负熵的输入,系统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演化的动力,系统在外部各要素非线性作用下,建立正反馈机制,最终促使新的有序结构逐渐生成,右玉县最终由"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  相似文献   

4.
以“金融+科技+场景”为导向的供应链金融转型推动了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的创新。从生态租金视角研究了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创新,根据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商业模式创新逻辑,将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生态租金区分为4类:通过异质性资源和能力获取李嘉图租金;通过动态创新能力获取熊彼特租金;通过关系资产获取关系租金;通过市场势力获取张伯伦租金。在分析不同类型生态租金形成机理和路径的基础上,结合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揭示共生系统不同租金的演化规律及其特征。最后,基于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典型案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演化过程中生态租金理论演绎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博弈论研究视角,将担保圈风险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担保圈从形成、扩张到破裂的演化过程中银企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从信号传递博弈视角,分析银行和企业在互保贷款过程中的博弈对担保圈形成的影响,通过逻辑斯谛模型和演化博弈论,探讨处于同一担保圈内企业间的成长演化引起担保圈风险加剧的机理,并进一步分析银行在担保圈出现风险时的抽贷行为给担保圈危机造成的影响,尝试为我国中小企业走出互保联保贷款机制的困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隐喻的方法,类比自然生态系统阐述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同时认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适应性,可以使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下,重点探讨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及从主体到系统整体的创新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演化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演化过程,在研究中,注重变革、学习、创造,寻求是什么破坏了均衡而使经济发生了变化,并最终导致企业变革.从演化经济学给我们的启示,来看中国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应选择的路径.一是要重视惯例的影响,在竞争过程中搜寻新的知识和新的企业能力的发展;二是要重视创新系统的学习过程,重视知识新奇性和创造性的作用;三是注重制度安排,企业发展依赖制度和环境,重视制度对技术变迁和创新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樱 《科技和产业》2012,12(3):102-105
阐明科学和技术的本质,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本文根据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对其进行梳理,在演化论的视域下,对科学技术本质进行了重新解读。根据马克思"解放观"的思想,对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对各种演化态引入的具体的科学和技术以及人类是如何利用科技把"非常态"引入到"常态"的。通过这些思考更加明确了科学技术是人类争取自由、获得解放的重要工具,认为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各种演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即把"非常态"引入到"常态"环境的中介和手段。通过对自然演化状态中的每一个状态加以分析,肯定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出发,具体探讨了科学技术在自然演化态向人类生存环境引入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从各种演化态中解放的具体形式,进一步丰富了人工过程论的科学技术观,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本质及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基于金融创新中介作用的视角,研究了董事会异质性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年龄和教育背景异质性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会异质性与金融创新显著正相关,金融创新在董事会年龄和教育背景异质性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丰富了董事会异质性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经验研究成果,为商业银行通过优化董事会成员配置提高金融创新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方法,理论界一直处于不断探求的过程中.学者们逐步意识到寻求一种更能准确反映虚拟经济特征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深入探索愈来愈重要.近年来复杂性科学迅速崛起,其研究问题的视角对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复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理论与实证双方面分析得出,虚拟经济波动呈现复杂性系统的主要特征;并借助复杂性系统的演化路径,探索出虚拟经济波动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1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一个动态反应过程,其异质性特征影响企业的治理行为,产生收益与成本。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基于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非常普及,通过影响和塑造公司治理行为选择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本文以股权结构异质性为主线,对股权结构类型、非控制性大股东、股东合谋和终极股权四个维度,结合中国情境下的股权结构异质性的应用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与述评,以期为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下发挥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弘  陈姝 《南方经济》2017,36(9):37-57
社会身份和偏见在合作的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标签机制的空间囚徒困境博弈,以探讨身份、偏见和合作的关系问题。通过引入基于身份相似性的选择性交互,我们发现,假如个体拥有适度的偏见,高水平的合作就能够得到支持。无论是过低还是过高的偏见程度都不利于合作的演化,这意味着适度的偏见能为社会中的个体带来利益。由我们的分析可知,高水平的合作来源于群体异质性和群体之间的明确边界。借由群体异质性和群体边界,种群可以在背叛者侵入某个群体时将之淘汰,防止其进一步腐蚀整个种群。通过引入异质的偏见属性,我们还发现,适度水平的偏见可以在演化过程中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因此,文章既可以回答偏见的社会功能问题,又可以解释偏见从何而来的问题,为我们理解合作演化和人类的身份现象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邓剑兰 《科技和产业》2019,19(11):144-150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梳理和述评,对异质信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证影响进行了具体阐释,在区分外部投资者之间以及内外部人之间这两种不同异质信念的基础上,分别重点解析了外部投资者异质信念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内外部人之间异质信念如何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理论机理和实证异同。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理性框架下,还是在非理性框架下,由于信息或个体的异质性,异质信念可能普遍并持续存在,而结合具体的市场环境、投资者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进行更为深入的异质信念研究探讨将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制度的战略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号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9):145-148
基于制度的战略观是近年来战略理论的新进展,文章对基于制度的战略观研究进行了述评。介绍了基于制度的战略观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并对其主要内容和战略机制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基于制度的战略观的贡献和不足,并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To investigate whether industrial robots have improv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integrated the adoption of robot technology and pollution abatement into Melitz's heterogeneous firm model. This showed that using robots in production can lower firms' pollution intensity by increasing their abatement investments, and this reduction effect is greater for higher polluting firms and those subject to weaker loca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These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were then confirmed through a series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based on Bartik instrument regressions, with multiple robustness checks as well as heterogeneity and mechanism analyses. This paper adds to the literature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 It shows that in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policymakers to shift from pollution control to technical support for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firms.  相似文献   

16.
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Economic Grow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w is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related to the endogenous diversity of knowledge? We formulate and study a microeconomic model of knowledge creation, through the interactions among a group of heterogeneou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workers, embedded in a growth model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search work force in terms of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in addition to its size, matters in determining the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 Moreover,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work force is endogenous. Income to these workers accrues as patent income, whereas transmission of newly created knowledge to all such workers occurs due to public transmission of patent information. Whether or not the system reaches the most productive state depend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public knowledg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Long run economic growth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both the effectiveness of pairwise R&D worker interaction an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knowledge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组织群聚是产业组织演化的一个宏观空间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群聚性的网络动态过程。建立在不同的理论流派基础上对此作出了不同侧面的解释。但基于复杂系统网络演化理论基础上的解释尚很少。本文首先对产业组织群聚的不同经济流派做出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演化的复杂性和无标度性。论证具有无标度特性的网络所内含的群聚性(Clustering)可以用来解释产业组织群聚特征,从而可扩展已有的产业组织群聚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域建筑业发展差异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2005年~200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建筑业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省域建筑业之间的强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国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必须强调地域空间因素的重要性,这样既有助于明确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同时也为国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企业"异质性"的根源为主线,认为企业异质性的根源存在一个由物质资本资源到人力资本资源,再到组织资本资源的演进过程。那么相应地,由于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企业"异质性",论述企业"异质性"根源的过程,就同时也是描述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认为企业能力理论与企业知识理论是在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阶段,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是与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并行的两个理论。  相似文献   

20.
顾永昆  葛鹏 《南方经济》2018,37(7):125-142
文章运用政企联盟重建这一理论对政企双方行为进行分析,完整的解释了我国官员变更对企业投资影响所呈现出的区域、层级及所有制特征,利用2003-2012年沪深两市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官员变更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呈现区域性、层级性特征。省委书记变更省委书记变更不会对全省的企业投资产生显著影响,但导致省会城市的企业投资明显减少,对省会城市影响高于非省会城市影响;市委书记变更对市区企业投资影响显著高于对县区企业影响。(2)省委书记与国有企业建立的紧密联盟会突破本地性特征,延伸到外地,而省委书记与民营企业建立的默契联盟则具有明显的本地性。文章研究丰富了官员变更对企业投资影响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