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上海国资》2005,(10):14-15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穷人大多数在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相似文献   

2.
目前欧元区多个成员国都仰赖欧洲央行,想利用央行充裕的资金来化解政府的赤字与债务危机,但其先天的致命弱点在于:在欧盟之中,富国(如德国、法国)和相对较“穷”的国家捆绑在一起,就好似穷人与富人搭伙过日子,这样“吃大锅饭”是难以持久的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国经济快讯》2009,(13):11-11
“只有鱼才成群结队,经济学家应该特立独行。” ——经济学家茅于轼详解“帮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称帮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因为明着帮富人说话要挨骂,而替富人办事很多,因为肯定会有好处;而帮穷人说话很多,因为太容易了,但帮穷人做事的很少,因为太麻烦了。  相似文献   

4.
声音     
“只有鱼才成群结队,经济学家应该特立独行。” ——经济学家茅于轼详解“帮富人说话,替穷人办事”,称帮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因为明着帮富人说话要挨骂,而替富人办事很多,因为肯定会有好处;而帮穷人说话很多,因为太容易了,但帮穷人做事的很少,因为太麻烦了。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讲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经济学如此,企业经营也是这样。当你真正意识到穷人市场的重要性,并下大力气去研究“穷人经济”时,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6,(5):60-61
语不惊人誓不休 任志强,中国房地产界里的大佬级人物,以“我行我素”的风格和时常“大放厥词”的行为“名扬天下”。如今,在上海国际地产大会媒体见面会上,当主持人问到“在未来几年内最不希望看到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什么事情”时,一名观众表示“最不希望看到中国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而任志强则明确表示:“过去中国都是‘穷人区’,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就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也要让一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在场另外几位房地产大腕很支持任志强的观点。和记黄埔地产公司董事、总经理佘耀庭也认为“富人区”不可避免,“就像曼哈顿有著名的富人区,也有哈林区那样的‘穷人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冯仑则表示,曾经有房地产商尝试过富人和穷人“混搭”的模式。“但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7.
赵燕 《黑河学刊》2010,(3):119-121
从教育公平的视域看待穷人教育问题。从教育公平的基本涵义入手,分析教育公平的理论,最终强调穷人教育在制度上要建立一个“亲近穷人的教育制度”。用教育的公平性来化解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关注穷人的教育问题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志刚 《产权导刊》2011,(10):79-80
提起古代平头百姓的住房,多数人会如此联想:有能力你就盖房,没有能力,就算挖窑洞,钻地穴,搭草棚,和政府没关系!皇帝老儿军国大事、三宫六院都操心不过来,怎么会操心穷人的住房呢?其实,如此想象不无道理,起码“秦汉魏晋南北朝”,要论政府去解决穷人住房问题,史料确实难找,但自唐代以来,还真有些为“穷人住房问题”动“真格”的!  相似文献   

9.
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周来 《科学决策》2005,(12):32-34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0.
<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富人来到三位垒墙的穷人面前,分别问他们正在干什么。第一位穷人说:"我正在垒墙。"第二位穷人说:"我正在当一名工程师,为人们设计豪宅。"第三位穷人说:"我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华丽的房子。"数年后,第一位穷人仍在垒墙,第二位穷人成了一名工程师,第三位穷人成了一名老板。于是,有人在第三位穷人死后写下了一句墓志铭——美好的思维塑造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穷富的标准     
商品房市场是“富人”的市场,对低收入家庭的“穷人”而言,能花自己的钱买房的部是“富人”。在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中,最低价位的汽车也同样只是给富人的消费品.普通大众和低收入家庭中的“穷人”是无能力消费的.甚至高级的化妆品与高级的名牌衣物同样都是面对“富人”市场的。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01,(10):36-37,41
世界银行1995年的一份报告将人力资本视为一国财富的构成要素,并认为对人力资本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经济起飞的“引擎”和发展的基石,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具备知识的经济增长得最快”,而“穷国和富国以及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穷国和穷人获得的资本较少,而且也在于他们获得的知识较少。”知识的积累与传播主要依赖教育。本栏目在新学年开学之际,就教育的话题组织了四篇稿件,从教育储蓄、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高等院校助学贷款等不同角度,探究贫困与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本因。虽管窥之中难见全豹,但也可一叶知秋,抛砖引玉,让我们共同关心教育,关心我们的未来。请看“会诊”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两套房子     
费潇 《浙江经济》2010,(16):7-7
让更多的穷人走出“蚁穴”,让“空巢”逐渐减少,让人有梦想,让社会满注活力  相似文献   

14.
“小额信贷之父”、孟加拉国的经济学教授尤努斯创造“穷人银行”的故事,因其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而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相关理论,通过研究收入差距的临界点,分析了云南省的收入差距临界点所处的位置。说明了云南省收入差距临界点的影响因素,并且判断云南省收入差距的承受能力。通过分析,认为云南省收入差距处于控制临界点和最佳临界点之间,而在云南省居收入差距中由于低收入人群占了人口的较大部分,“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两极分化恶化,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和社会保障覆盖面低,于是云南省社会经济运行状况总体上具有较差的收入差距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各大论坛上,“working poor”一词开始流行。“working poor”在英文中是个专有名词,被翻译成“穷忙族”或“在职穷人”,是指拼命工作却得不到回报、看不到太多希望的人。  相似文献   

17.
制度层面的不合理是导致一个社会贫富阶层固化的直接原因。有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送给他一头牛,可谁知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穷日子比以前还过的艰难。于是穷人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先杀一只吃了救急,指望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但日子依然周转不过来,于是又卖羊买鸡,终于杀得只剩最后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破灭。  相似文献   

18.
重视农民信息需求 加速农村信息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志效 《发展》2009,(6):37-38
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因被温总理多次提到而引人关注。其主要观点是,穷人穷在劳动力素质的落后,根源是信息的闭塞和教育程度的低下。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存在信息差距和数字鸿沟。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当先行。  相似文献   

19.
任悦 《新财经》2006,(12):94-94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66岁的孟加拉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消息一出,引起了国内金融界的高度兴趣。尤努斯的贡献是创办了具有孟加拉特色的“乡村银行”。其实,把他的银行叫“穷人银行”更为恰当。穆罕默德·尤努斯创造的为“穷人放贷”的模式,在改变了本国穷困人群生存状态的  相似文献   

20.
力瑾 《新财经》2008,(5):120-120
从茅于轼“我要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引发争议起,事实上一场轰轰烈烈的“重新认识富人”运动已经开始,有人将之称为“一种思想解放”,我看这样说为时还早,似乎过于乐观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