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审计案例研究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审计案例的研究成了近一两年来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审计案例研究的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审计案例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案例一词来源于英语“case”,其意为具体事例,它来源于现实中的第一手材料,真实、有环境、有情节。而审计案例是指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案例选编人员根据案情及教学等方面的需要对其进行筛选、改编和包装,使之典型化,并能从中体现出审计理论与方法等的具体审计实例。它可以是审计个案案例,亦可以是审计综合案例。关于审计案例的研究历来都是世界各国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最为重视…  相似文献   

2.
朱露平 《审计观察》2003,(11):30-33
审计资源是审计工作发展的重要要素,是审计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审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依据资源、对象资源等。新中国审计工作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发展快车道,然而,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资源科学配置和利用上的问题也暴露出来。近期,“审计茶座”栏目收到许多反映基层审计机关窘境,呼吁盘整审计资源的稿件,这些稿件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本期“审计茶座”关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审计课堂教学,可以说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审计的“实践”活动中,也难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总结了几年来审计教学的实践经验,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寓于案例之中在审计的课堂教学中要以案例分析教学为主,教师首先把审计的理论寓于案例之中,审计的程序、方法等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出来。教师选用或自行设计的教学案例,一般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实用性——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改进审计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审计教学中存在着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对课程兴趣不高、案例教学名不副实等问题.审计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审计课程和教学难度较大。特别是教师缺少审计实务工作经验.难以进行必要的调研与实习。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审计实务工作的认知和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此外,加强案例建设、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将实务界人士请进学校。让学生走出校门.这些都是改善审计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全国审计系统欣起的“从基础知识学起,进行政策法规和审计纪委教育”以及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活动中,我认为,作为一个要发达国际水平的审计人员,不仅要学好《审计干部岗位知识丛书》,而且要认真学习世界著名的审计案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指导审计工作实践。本文仅就学习世界著名审计案例的必要性和对审计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6.
完善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审计学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审计案例的选取与实际脱节。由于我国审计实践发展较缓慢,且保密性较强,审计教师不易获得第一手的审计实践材料,造成教师主观上虽然想采用案例教学,但由于缺乏实际案例资料,只好“闭门造车”,在原会计习题的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7.
肖玮 《工业审计》2004,(3):32-33
审计目的不仅是审计理论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首要组成部分,也是审计实践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然而,迄今为止,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审计目的究竟为“何物”尚无统一认识,多数人将审计目的等同于审计目标;即使有人将审计目  相似文献   

8.
课题化审计是一种以源头治理为目标,集科研与审计实务于一体的工作模式,亦即“审计项目课题化”。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课题化审计进展及其对地方审计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审计学会社团组织在推进课题化审计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发挥地方审计学会社团组织能动作用、实现课题化审计中研究和实务的有机融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审计案例,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方案,按照审计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以国家法规为依据,在对实际发生的审计事项进行调查、取证,做出结论和处理后,以理论为指导,根据写作目的,对具有典型性和倾向性的审计事项的全过程,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提炼,形成系统的审计案例。我国开展审计工作为时尚短,审计案例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对审计案例的认识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探讨,笔者只就如何把握好审计案例编写的特征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审计教学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审计学教材缺乏相应数量的实例 ,增加了审计理论学习的难度。审计教学案例 ,是将审计理论综合运用于审计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 ,能够拉近审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使审计理论的学习与审计实践经验的积累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审计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仅就如何设计审计教学案例和运用作一些探讨。一、审计教学案例设计原则审计教学案例设计应当遵从全面性、典型性、目的性、层次性、实践性、前瞻性和启发性原则。二、审计教学案例的内容应包括三个层次(一 )审计方法层次案例1 检查法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1.
《审计观察》2003,(5):20-23
今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提出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这符合国际审计发展潮流,也是审计主动服务经济建设的体现。湖南省株洲市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一直开展得不错。4月4日,“审计茶座”办到株洲市审计局,邀请株洲市四家企业和市建设局等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谈了他们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涂申清 《财会月刊》2011,(10):46-47
概率比例规模抽样(以下简称“PPS抽样”)方法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此抽样方法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总体中每一余额或交易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账面金额(规模)成比例。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该种方法的原理,具体说明审计实务中该方法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审计宾务中"道德风险"的生成机制及规避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分析了审计实务中“道德风险”的生成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规则,提出我国审计实务中防范审计主体“数字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审计规范是审计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由于对审计规范的学习不系统,理解上存在许多偏差,致使在审计规范的执行中,审计程序不严谨、审计事实不清楚、审计定性不准确、审计作业不规范等问题仍然是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问题。为了使审计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贯彻落实审计规范,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审计工作质量,本栏目从分析审计过程的具体作业方式入手,以审计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部分不规范的审计文书为案例,按照“对症抓药”的方法,进行审计规范实用案例分析,以达到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审计规范的目的。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一些审计规范实用案例分析,希望这种方式能对基层审计人员执行审计规范有所帮助。———编者  相似文献   

15.
《湖北审计》2014,(1):58-58
为落实《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加强教育培训,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式”的要求.近两年,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员办事处采取三项措施大力推进审计案例编写与案例教学工作,加快建立“审计案例数据库”,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本对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科目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应试策略,强调审计考生应树立“实务观”、“全局观”等审计考试理念。  相似文献   

17.
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萍 《会计之友》2007,(11X):85-86
脱离案例来讲授审计学这门课程,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在审计课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案例引导教学法”以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审计机关在统计审计成果、分析审计案例时,都要对审计查出的违纪问题进行分类。下面试对违纪问题进行分类,并说明这些分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将“初步审计策略”易名为“系统导向审计策略”更能体现其方法特征。认为“初步审计策略”是“审计单个认定可选用的方法,而不是整审计的方法”的说法不仅脱离实际,而且也制约了它在实务中的应用,理论上应尽快对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0.
《审计实务》课程中的案例实训教学方法探索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审计实务》课程性质与作用 《审计实务》是一门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于一体的课程,技术性及实践性极强。也是会计、审计及其他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是在《审计学基础》课之后开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对就业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一门必修课。它的后续课程是《审计模拟实训》。因此,《审计实务》在整个审计学科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