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锐 《理财》2012,(12)
“月收入多少,你才不恐慌?”我问同事这个问题,大家的答案不一,工作了4年的同事觉得起码得7000元吧,才可以让他安心还房贷、娶媳妇;工作了近10年的同事觉得,需要月入过万元吧,才可以没有压力地供房子、养孩子;工作了近20年的同事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随后传来了他准备跳槽的消息,我知道他现在月入5000元左右,跳到新单位当副总,收入肯定要比现在高吧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我陪老婆到美国东部游玩,同学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来看我们,那个小不点让我喜欢得不行.我想如果我也能再有个这么大的宝贝该多好呀.我自认为是一个好老公,但是上帝只能让我娶一个老婆.我相信我是个好老爸,但是党的政策只让我给一个人当爹.现在我的儿子上大学了,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无所事事了.  相似文献   

3.
莫先生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家三口。先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现在每月可拿到4500元,另外2000元直接上缴作了各种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年终有15000元的奖金,估计单位状况和自己的工作及收入状况五年之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妻子工资不高,每个月大概在1000元左右。两个人每个月基本生活开销为2500元,而花在孩子身上的钱估计马上要达到1000元/月,因为再过半年,孩子就三岁了,要上托儿所和各种培训班了。  相似文献   

4.
《科学投资》2007,(5):36-38
感谢你们办了这么好的一本杂志,令人受益匪浅。我过去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职务做到公司副总,是公司4个副总之一。因为公司办得还可以,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畅通,由于我在公司当时是分管外联工作,按我们总经理的话说,是用公司的钱去替我自己打点关系。我想事实可能也是这样。通过这样一份工作,这几年确实是认识了不少的人,积累了不少的资源。后来因为与公司里的一位重要人物产生了分岐.他是公司的创业元老,我想这样呆下去没有什么意思,就离开了这家公司。当时有两个想法.一是找个地方去继续打工,二是自己开创一份事业.自己当老板。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以自己的条件.再去打工也就是这样,一年赚个几十万元,被人呼来喝去.没有什么意思。而我自己有许多想法.觉得都是不错的点子。再则.我仔细衡量了一下,觉得凭借自己这么多年积累的资源,自己创业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所以开办了现在的公司,仍旧是在互联网领域,相当于一个互联网的公关和沟通业务吧,应该说跟我自己的志趣和这么多年的人生历练是相符合的。我原来以为凭借自己丰富的资源.办这样一家公司应该是不太费力气的事情.即使赚不到更多的钱,至少也不会有彻底失败的可能。但是现在我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主要是自己原来以为可以用到的资源.而且被别人亲口许诺帮忙的资源.一旦到自己真的开创公司.就变得全然不管用了。该找到的人找不到.或者找到了也是模棱两可.要不然.帮忙是可以.但是开价太高.不像朋友.完全变成了买卖关系。而不想搭理的人,不相干的人.倒是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热情有加.都是不想出力而想分羹的。现在我是头大如斗.度日如年。没有办法.所以还是想向你们求教.这个创业资源究竟是怎么回事?过去积累的创业资源究竟应该怎样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感谢!  相似文献   

5.
理财目标 住房地段相对较偏,而两人的单位都在市中心,夫妻俩正酝酿换套离单位近且面积较大的房子,预计花费100万元左右.孩子一天天长大,夫妻俩希望2~3年内,买一辆较体面的车接送孩子上下学,预计需要18万元.  相似文献   

6.
《理财》2013,(11):7-7
成都一女孩考上本科,父亲不让她读。父亲认为,4年大学要花8万元,打工4年可以挣8万元,这样相差16万元。可以买房付首付了。而读完大学,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找到工作,而找到工作也挣不到很多钱。你觉得读大学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相似文献   

7.
李熊和张华是一对新婚夫妻,去年贷款300万元成立了一家教育培训公司,每月收入11万元。夫妻二人希望将公司打理好后,在2年内要一个孩子,同时希望在孩子上小学前能再购置一套不低于120平方米的房子。(1)如何规划每月的收入和住房还  相似文献   

8.
"在郑州买套房子,娶个郑州老婆",十年前,从农村来到郑州的中专生李勇就暗下这样的决心.梦想如此简单,却又如此难以实现.许多大学生奋斗了数年仍是"蚁族"、仍在"蜗居",中专毕业的他似乎在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9.
浩然入职场4年,4年的工作经历让浩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工作中已经做到游刃有余。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平时工作强度一般,极少加班,每个月能拿4000元左右。浩然目前单身,租房,自己做饭,在中等城市郑州生活,这个工资水平让浩然每月能结余2000元左右。并且不降低生活质量,说起来自己的理财经历,浩然说从不会理财到现在会理财,自己经历的时间要比别人长一些。  相似文献   

10.
王玥 《理财》2004,(11):86-88
前不久,记者在某网站上看到了这么一个贴子,贴主是武汉的一名公务员,可一谈到房价就开始连声叫苦:"2002年武汉城区1400元/平方米可以买不错的房子,2003年上半年1700元左右可以买城市边缘不错的房子,今年上半年近3000元可以买到城市边缘普通的房子.我的工资呢?2002年880多元,2003年950多元,2004年1100多元!去年盛传公务员住房补贴可以到位,像我这样的级别能拿38000多元(一辈子的),而如今也没到位,房价却飞上天了,这补贴发下来又有什么用(一年不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涨了10多万元).一辈子只有租房了……"  相似文献   

11.
理财要趁早     
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留在上学的城市工作,一是对城市有了感情,二是也希望能在大城市有所发展.然而.现在很多城市劳动力过剩,大学生想找到一个自己喜欢义有较高收入的职位已经变得非常难,很多刚毕业的学生族月收入徘徊在2000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理财吗?  相似文献   

12.
《大众理财顾问》2008,(12):25-25
Q: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父母年龄都为45岁,月收入约5000元,生活成本费用在2000元左右,父母都有养老保险,家庭存款1万元。自己即将大学毕业工作,现在如果买基金,定投好还是一次买入好?  相似文献   

13.
陆女士37岁,在北京一家著名的外企工作,有着比较不错的收入,税后年收入20万元。陆女士刚结束了一段失败的婚姻,有一个7岁的女儿,属于典型的"单身妈妈"。家庭破碎后,陆女士时常处于一种焦虑的情绪中。由于工作需要,陆女士需要经常出差甚至出国,一旦离开北京,女儿就会处于无人照看的境地。所以,陆女士的父母不得已从外地来到北京,照顾外孙女的日常起居。即使这样,孩子依然需要母亲的照顾和陪伴,而陆女士又是一位有众多朋友、业余生活丰富的女性,为了在生活、工作和子女方面达到平衡,她感觉自己几乎筋疲力尽了。陆女士和父母、孩子一起居住在一套三房两厅117平方米的房子里。房子是她和前夫在4年前一起购买的,目前每月仍有3000元的商业贷款需要偿还,还需5年还清。另外,陆女士有一辆轿车,每年开支约1.5万元。女儿每月的开销如日常花费和学费约1500元,每月交给父母生活费和伙食费2000元,自己生活上的其他开销约2000元。另外,陆女士每年还会带孩子父母出去旅游一到两次,费用估算为2万元。除了工资收入,前夫每月会给陆女士2000元的子女抚养费。陆女士目前有5万元的1年期定期存款,并购买了10万元1年期记账式国债,算是较为保守的投资。另外,...  相似文献   

14.
鲍时满 《财会学习》2011,(11):76-77
1982年,对于一名农村的高考学子,能够考上、捧上铁饭碗即是追求的梦想,我稀里糊涂地报了个会计专业。因为在农村时,生产队里,就是队长、会计、保管员,三人领导小组,会计大小还是个领导,就这样选择了会计。但进入中专学习时,才明白所学的会计与我在农村时对会计的认识大相径庭,就这样从此走上了会计这条路。  相似文献   

15.
"希望将来的新农村家家户户都住高楼,村子里有公路,有服装店、超市,还有肯德基和麦当劳,家人能够开上汽车……"这是我们去广西的一个农村调研时,村里孩子用画笔描绘的自己心目中的新农村.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孩子的这个梦,就是美国现代化的农村,而事实上这与我所生活过的美国农场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博览》2010,(16):82-83
宋先生34岁,在某股份制公司任职,做中层管理工作,目前年薪35万元左右;妻子尚女士29岁,在一家外企工作,年薪12万元左右。目前,宋先生夫妇住在北京南四环的房子里,此住房为2004年二人刚刚结婚时购买,成本较低,且没有承担贷款,购买时市值80万元的房子如今已经价值300万元左右。家庭月支出主要包括生活支出和养车费用,约为1.2万元。  相似文献   

17.
过完年,孩子出生,这使我和老婆本就不宽裕的经济更加捉襟见肘。两个月后,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质量,老婆不得不停止休假回去工作,她的单位是在邻省,与我相距千里,虽然是两城生活,但宝宝终于可以打进口的预防针、喝进口的奶粉、经常到游泳馆去健健身,甚至能够尝尝热带水果的味道、、6个月过去了,孩子机灵得很,能够寻找从电脑里传出来的父亲的声音,恰如奥巴马给自己女儿的信中所言:“后来。你们俩进入了我的世界,带来的好奇、淘气和微笑充盈着我的内心,  相似文献   

18.
秦先生,35岁,秦太太,32岁,近日喜得二胎,长子5岁.夫妻二人希望两个孩子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秦先生月收入2万元,秦太太月收入1万元.夫妻二人共同购买了一套价值150万元的房子,余90万元贷款未还清,月还款额6560元.秦先生一家月生活支出8000元.目前,家庭银行存款20万元,无其他投资.夫妻二人均有社保,未购买商业保险.  相似文献   

19.
唐黄 《投资与合作》2002,(12):80-81
和每一个工作了几年的人一样,我虽然只工作了几年,已经换了不少的工作,尽管每换了工作后部觉得钱包要比以前鼓了很多,但花钱的速度总是比赚钱的速度快好多。月挣3000元的时候出门坐的是小公共,挣5000元的时候去哪里都是计程车,挣10000元时要供房子的按揭,现在挣到超过10000元的工资了,我又开始计划给自己来个代步工具了。而每个月我在郊游上的开销也是一笔不少的数目。所以在钱上我永远感到捉襟见肘,感觉口袋里的钱的数量和以前一样,每月一到月底就会闹经济危机,永远盼望着发薪的日子。看看现实中,和我类似的人还真不少。都有着不低的收入,却总是觉得钱不够用。不过我的父母亲倒不是对我十分不满意,要知道,更多人的钱是去的无影无踪的。可我也觉得这样不是很好,似乎应该有更合理的安排方法,直到有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我应该学会理财,并且给了我理财的十个忠告。  相似文献   

20.
《理财》2012,(8):68-69
《理财》编辑:我在无意间看到《理财》杂志,觉得对自己感触很大,我对理财方面没什么概念,当然也不会理财。以后会一直支持贵刊,因为我知道只要我认真去看、去实践,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我先把我的情况反馈一下:我们是今年5月刚结婚的新婚小夫妇。两个人的月收入5600元。年底奖金两人加起来大约有3万元。日常生活支出2000元。家里有存款4.5万元。家里还有父母,父母每月合计能领2000多元养老金。有一套房子是在老家市里买的,全付款,差不多年底可以入住。买家电的钱女方父母会给2万元,估计就不需要额外的花费了。结婚时亲戚朋友和父母给了些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