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声音     
《商界名家》2006,(12):7-7
我们只是当丫环的。——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地产节的一个论坛上,当被记者问及“房地产商对社会应承担什么责任”时,地产界名人任志强提出了这一“丫环论”:国有企业家、国有资本、政府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让我们干房地产我就不干房地产。我们只是当丫环的,都是政府说了算。  相似文献   

2.
冯永明 《浙商》2013,(12):24-24
日前,一位身家数亿的浙商向我诉苦:“我们这种人左右为难:不投资么通货膨胀钱不值钱,投资么要亏本。房地产已经有几千平方米了,不能再买房了。干实业不仅劳累,我这点钱也做不了什么。新兴产业一投资就过剩,赚的钱还要吐出来。股票跌跌不休,PE机构自身难保。你说这钱总得有出路,你让我去干什么?”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万达和万科的联手为寂静已久的房地产行业释放了无数的猜想与激情.虽然王健林和郁亮表示:双方的合作不是简单的优势合并,而是探索房地产行业的新合作模式.但还是引起了一些房地产大佬的吐槽,潘石屹在微博中说:“万科会干的万达也会干,万科不会干的万达也不会干,合作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中国人一恨日本帝国主义,二恨开发商。构建合理的规则,有利于改善开发商的形象,有利于扭转他们已经被妖魔化的形象增长的导向,效率的导向,市场化的导向,成了中国房地产发展唯一的方向;民生导向被忽视了,公平导向被忽视了。房地产变成了瓜分全国土地资产和掠夺居民储蓄存款的道具,整个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就是“你发财、我发展,成本社会掏”——房地产商发财,地方政府发展,但成本是社会的制度是显性的文化,文化是隐性的制度,不了解文化实际上压根是不了解制度的。一个社会如果只相信经济理性,那么这个社会将永远找不到北在整个中国经济转轨中,我们原来反对计划,现在我们为什么又反对“市场”?因为市场现在被权力利用了。表面上我们好像是在反对市场,其实我们真正的用意是维护市场;表面上我们好像主张政府干预,其实我们是在维护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浙商》2006,(4):55-55
“总不能一辈子干这个吧!”林加峰这样说,“我在原平的煤矿承包期是8年,如果政策稳定,能干10年也差不多了。儿女以后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不想让他们在这里受苦。”他说自己一年才回老家三四次。  相似文献   

6.
“程病号”     
尹一捷 《创业家》2011,(10):103-103
一、问起程炳皓不工作的时候会干什么,他想也不想,“看看书,看看孩子”。“就这些?”“是啊.还有什么可干的?”  相似文献   

7.
态度     
“在拿破仑说这话的200年之后,人们担心当艾滋病在中国觉醒之时,中国本身将会发抖,整个人类也将会随之发抖。” ——联合国防治艾滋病机构所属的中国网站引用拿破仑名言“当中国睡醒之时,世界将会发抖”来发出警告 “我们不应该把症状与疾病混为一谈。症状,是我们阅读的大量报刊;疾病,将是我们没有能力获得这些报刊所包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新找钱时代     
这年头,不管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是罗锅上山——钱紧。就像《卖拐》里头高秀敏亮着嗓门吆喝的那样:卖了,卖来,拐了,拐了。现在的房地产企业,卖了卖了的声音也此起彼伏,但凡有点实力的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谋求上市。干什么?圈钱。2月15日,华远的老总任志强激动得眼泪哗哗地,甚至在博客里高喊“铁树开花了”,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大≠好     
《中国供销商情》2004,(11):34-34
有人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人们说的更多的是如何“做大”,怎样“成长”。口号也变成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为什么不想想,小有小的好处,“大”的这款就真的适合你吗?  相似文献   

10.
目标——“我们盯的是中小投资者的钱包,但我们要卖的不仅仅是商铺的产权,而且是一种概念,一种生活方式,体验式的卖场。”责任——“把主要风险我自己背上,免得有人说把房子卖完了就不管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危机——“这是一个猴子变人的时代,你要是现在不变,就没机会了。”评价——“我不善于搞经营,在管理上漏洞比较多,花钱大手大脚,但我的业务扩展得很快,我给自己定位为一个开拓型的干部。”  相似文献   

11.
冯仑 《中国工商》2001,(7):124-124
新经济就像墙上的美人,似曾相识,谁都认识,又都说不具体,缺少实感。人们谈论新经济,就像谈论爱情那样,仿佛都是行家里手,结果谁都在说却谁也说不清楚,以致于当我也试着要谈论房地产与新经济时,想起台湾作家的一句调侃:“真爱就是撞上鬼”。鬼是有很多人会说的,谁也没想过,但都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拉过手、摸过脸,所以说人要是真爱上了一个“她”,那可不就是撞上了真鬼。今天我们之于新经济或者房地产之于新经济,大抵也是如此。 依我看,新经济与房地产的关系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或者说四种模式: 其一,内部管理的创新。这主…  相似文献   

12.
梁稳根猜想     
王晓林 《大经贸》2011,(12):96-96
2011年快结束时,力帆的老板尹明善发了一番感慨:“如果我们和国企斗,输的一定是我们,因为国企后面还有国有银行、国资委和政府的强力支持,如果我们硬要跟它斗的话确实是鸡蛋碰石头。”“对民营企业家提出三个劝告:不可让政府不高兴;不可让银行不高兴;不可让国企不高兴。”“民企的出路是到国外去,国内就交给国企。”  相似文献   

13.
态度     
《商务周刊》2010,(7):11-11
“在中国,你说不拆.肯定把你拆了。我就这一句话.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全世界牛逼。”——天津市宁河县一位小学老师因拒绝拆迁被停课.县教育局党委书记以自焚的唐福珍做例子劝她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14.
在与一些企业人员聊天时,当问到“为什么要用商标、为什么要注册”时,回答五花八门,“有商标,东西好卖,人家不认为是三无商品”、“有商标,包装设计正规漂亮,人家容易辨认”、“有商标,人家相信企业的实力”,还有一些大企业说得更简单:“产品怎么能没有商标呢”,说来说去,总的感觉是商标不能没有,因为人家都有,而对商标是无形资产这问题则很少提及,或者不提。 商标,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有价值,注册商标也不是注册了就产生价值,注  相似文献   

15.
海南复苏     
刚当上省长的卫留成就戏称:“原来不知道当省长是干什么,现在知道了,就是:开会!讲话!可是谁来落实,怎样落实?这样的政风不改,民心必失!” 这位中国第一个由企业家直接升任的省长,在任职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便提出了在政府领域引入企业文化,在政府领域开展了一场执行力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态度     
“你们都不醒来/我为什么/为什么要飞呢”——海子《单翅鸟》的一句诗,3月26日是海子的忌日“正确的观点是不需要投票的,否则谈不上尊重科学。”——“主流经济学家”张维迎最近在清华大学一次“寻找改革共识”的研讨会上说。他的这句话是回应“非主流经济学家”杨帆关于“以后的改革要通过人大先立法,要公众讨论、民意测验”  相似文献   

17.
开栏的话     
开栏的话记者朋友们:从这期开始,“我说工商”栏目就正式与大家见面了。这个栏目既是一座能相互沟通的桥梁,也是一条能相互对话的热线。这个“我”就是──你,也许你难得跟工商打交道,也许你就是干工商的,总之,不管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都欢迎你到这个栏目里说一...  相似文献   

18.
《工商行政管理》2010,(16):45-47
长期以来,工商所“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四方分局在“基层建设年”活动中,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菜单式”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工商所的内部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1我认为一个企业要发展应该是以利益为导向的 ,即前面有更大的利益 ,我通过创新改革就能取得利益。尽管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 ,前面有利润 ,我就要去拿。这是成功的地方。我们的企业是以危机为导向的。在经济体系中 ,服务大于制造。当日子还能混得下去的时候 ,不会想到创新 ,不会想到改革。因此 ,得出一个结论 :发展中国企业 ,体制转换是必要的 ,联想不转换能持续发展吗?2企业要赚钱 ,“赚钱为什么?赚钱主要为社会做贡献”这句话讲得非常好 ,中国古代有两句话 :儿女不如我 ,留钱干什么?儿女超过我留钱干什么?人的欲望层次是不断提高的…  相似文献   

20.
绝妙签名档     
《光彩》2014,(5)
正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参加同学会后有三大感受:人生无常、物是人非、人老珠黄。我们用一半的时间来说服别人,用另一半的时间来说服自己,前者通常叫"沟通",后者通常叫"修养"。其实,我说减肥也就是吓唬吓唬我身上的肉肉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