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 《经济论坛》1997,(23):24-24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重组上市张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强调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些论断既是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也是对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的现状与背景郭克莎自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广义的角度看,中国的企业体制改革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国有企业制度的变革,即在市场取向改革的过程中,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逐步成...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已进行了三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指出:“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支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十八年了,在此期间,国民经济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人有目共睹。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所以,国有企业改革要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  相似文献   

5.
解放生产力,特别是解放企业生产力,应是我们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的。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三制”本身就是要解放企业生产力。1992年由本刊编辑部和山西省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在太原举行了有经济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各自谈了许多意见、观点,本刊编发了部分同志的书面发言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章府生  窦晋耀 《经济师》1996,(10):40-41
试论市场经济中企业后勤服务与有偿的关系章府生,窦晋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重点推进,配套改革的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公司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亏损状况严重、企业负债过高、社会负担沉重、技术设备老化等问题,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抓重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深化体利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优化重组企业资产、激活融资结构,使其变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  相似文献   

8.
企业制度改革与银行债权保护韩克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过去放权让利...  相似文献   

9.
把握大局扎实工作集中力量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河北省副省长郭世昌一、正确认识企业改革的形势,把国有企业改革放到经济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1996年,河北省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企业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雍 《经济导刊》1997,(6):19-24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挑战与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朱雍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效益和活力。因此,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特别强调:“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  相似文献   

11.
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的分析朱金香吕小康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国有企业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就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发表讲话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蔡晓燕□汪兴涛时下谈论国有企业亏损的文章很多,开出的解决“良方”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政企分开等。体制改革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是亏损的企业还是不少,仍然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一大问题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亏损不只...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和内部经营机制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一大批男有企业在改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国有经济总体实力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能否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与前途。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改革进程中,一些制约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问题。一、资金不足、债务负担过重是制约国有全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资金不足,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问题祝志勇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经济工作中.已被列为重中之重。要解决问题,首先得发现和分析问题,那么,对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困境作全面公正地分析和明确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必须解决...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世界》1998,(2):8-9
改变国有独资状况中共十五大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作出进一步的阐述后,中国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逐步走向币场,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但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缺乏竞争机制,历史包袱沉重,仍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缺少活力,经营困难。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仍为重要的意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使我国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进一步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回顾十余年的改革历程,企业改革基本上是围绕着放权让利这一思想进行的。不能否认,这一改革思想对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都起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进程的推移,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暴胜出来。长期困扰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政企不分的背…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难点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经济体制改革部分的最大亮点是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规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新世纪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产权清晰为契机推进公司制改革的阶段。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资、政企分开,将使我们找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国有制的实现形式,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我国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据财政部材料,截至2001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净值,下同)为109316.4亿元,高于当年国…  相似文献   

19.
胡涛 《经济师》2002,(1):293-293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工作。随着油田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具有促进和制约功能的企业内部审计,如何为油田企业的改革服务,也应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本文就油田企业内部审计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油田企业改革中如何开拓新的审计领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十五大报告,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有了新的突破:一是明确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把经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三是明确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四是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作了质和量上的原则规定;五是充分肯定股份合作制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六是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鼓励、引导;七是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