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张贵 《内蒙古财会》1999,(12):17-19
近年来,人们之所以十分关注费改税,是由于看到了我国政府收入机制的不规范所产生的诸多弊端。在先收费,后收税,税“软”费“硬”的情况下,形成费挤税、费大于税,使税收的实际功能被大大的扭曲了。因此,费改税是必然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行费改税以及改革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本仅对费改税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由于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不规范以及由此引发的政府部门行为的不规范,以致形成收费泛滥和乱收费的局面,最后蔓延形成“费大于税”的政府收入格局,这就严重地损害了党群关系和政府威信,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列举了我国当前房地产租、税、费方面存在的地祖、税赋、收费概念不清、地租重视不够、税费种类繁多、税制不统一、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并阐述了进行房地产租税费改革的必要性,从地租、税赋和收费方面分别探讨了改革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税和费都是政府收入的重要形式,各有各的地位和作用,两者不能互相替代.我国政府为清理整顿各种预算外和制度外收费,理顺和规范财政收入体制,启动了以费改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  相似文献   

5.
税收与费用作为政府收入机制的两种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特征,这就决定了它们应在国家财政收人体系中各就其位,各司其职,而不应相互错位,甚至以费代税,这关系到规范政府收入机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规范税费应成为改革现行财税体制的突破口,本试图围绕这一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由于政府部门收入机制的不规范.以致形成收费泛滥和乱收费的局面,各级政府凭借手中的职权以各种名义向个人收费、摊派、集资、开征基金,使得收费迅猛发展。据初步统计.中央明规定的收费项目有130多项,经过层层加码,到旗县一级各项收费已达到1000多项。  相似文献   

7.
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内容,是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推进廉政建设的重大措施,是当前财政改革的关键环节。近两年,石河子市认真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积极探索和实践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新路子,初步建立了以收费票据信息化为源头、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为手段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新体制。本文就进一步深化我市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中,担任企业直接管理职务的董事(包括董事长)所取得的收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工资(包括归属于月度的奖金.下同),第二类是董事费。根据国税发[1994]08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收入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第八条:“个人由于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收入性质,按照劳务报酬收入项目征收个人收入税”;  相似文献   

9.
"费改税"是当前税费改革的一种流行说法,但不能涵盖收费改革的全部内容。因为"费改税"并不是把所有的费都改为税,而只把那些具有税收性质或名为费实为税的政府收费项目纳入税收轨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收费各有各的合理性,既不能因为收费中存在诸多问题而完全否认收费本身的客观性,并据此而取消所有收费,又要破除税费不分导致税费混乱,费强税弱的做法。因此,有必要从费税各自的内涵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划分费税的服务范围,理顺费税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税费改革的正确进行。  相似文献   

10.
论"费改税"     
"费改税"是当前税费改革的一种流行说法,但不能涵盖收费改革的全部内容.因为"费改税"并不是把所有的费都改为税,而只把那些具有税收性质或名为费实为税的政府收费项目纳入税收轨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收费各有各的合理性,既不能因为收费中存在诸多问题而完全否认收费本身的客观性,并据此而取消所有收费,又要破除税费不分导致税费混乱,费强税弱的做法.因此,有必要从费税各自的内涵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划分费税的服务范围,理顺费税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税费改革的正确进行.  相似文献   

11.
《辽宁经济统计》2001,(7):37-37
国家统计局在《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2期指出,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首先是政府收入地为不规范,非税收人在我国财政性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大量非税收入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还造成财政收入占GDP和中央财政占财政总收人的“两个比重”过低,严重影响了财政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其次是企业内部分配行为不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现象仍较严重,导致企业应得利益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偷税,漏税,骗税使政府收入受损,而企业负担过重则影响了企业发民的后劲。第三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市场机制和分配形式多样化的作用,居民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合理的,但由于户籍制度,行业垄断和违法违纪等因素造成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差距摭大现象,则是无序和不合理的,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且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 我国企业税费负担梳理 要研究我国企业税费负担, 首先要理清我国企业负担的税费到底有哪些, 我们可以从政府财政收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税费的构成. 企业缴纳的税和费分别是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企业税费负担梳理如下: (一) 税收收入 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和此后多年的完善,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税税制设计应充分考虑我国税收体系特点与个人住房保有环节税收的征管实际,在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和税种开征初期,应更加关注税收的收入分配职能,在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水平、征税范围、税收优惠等关键税制要素的设计上遵循“有房者征税,纳税能力高者多征税”的财产税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日益扩大。“费”多于“税”,税费不清,干扰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一、乱收费的影响当前行政性收费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收费行为乱、数额大,以费代税、以费挤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必须找准关键控制点:针对收费项目,要严格执行设立和审批规定,建立收费公示制度;针对财政票据,要切实加强各环节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违规行为;针对资金收缴方式,要加快改革和完善收缴制度,规范收缴行为;针对单位会计系统,要按照新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规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会计核算;针对监督检查,财政、价格、审计、监察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大对违规问题查处力度。实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东欧转轨国家的不动产税制改革未取得预期的成果,其主要原因是:财政分权未能分化,影响了地方政府对不动产税的积极性;不动产税制设计本身的问题,削弱了不动产税为地方政府筹集收入的作用;外部制度缺陷使不动产税改革步履维艰。借鉴其经验教训,我国在进行不动产税制改革时,应该做到:寻求一种过渡性的安排;与财政分权改革结合起来;重视税制设计和征管水平对不动产税作用发挥的重要意义;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征收不动产税前要充分做好舆论上的宣传,让纳税人能够接受不动产税;短期内对不动产税改革的预期不可过高,长期应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税收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非税收入也得到迅速增长。在许多地区,非税收入已经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从2002年下半年起,在财政部的指导下,新疆作为全国首批实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试点省区,按照构建公共财政管理模式的要求,在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改革票据管理,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起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税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税制改革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国家宏观税率仍明显偏低;健全的中央税体系和地方税体系还没建立;税外收费仍未得到彻底解决;税制本身也存在许多漏洞等,因而需要对税制作进一步的改革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铜川市按照公共财政体制和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的要求,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对政府非税收入全面进行了规范。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后,规范了单位的执收行为,加快了资金入库速度,提高了财政监管水平。但也存在收缴管理改革进展不均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须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弱财政”即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弱化在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充分显现。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尤为关键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变我国“弱财政”现状的政策取向。(一)统一财权,规范政府财政分配体制。首先要规范预算外资金,将体现政府取得的基金、收费项目从预算外、预算外之外逐步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而税外收费的猛增是造成我国预算外资金膨胀,财政分配秩序紊乱的重要原因。所以,当前应把“资改税”作为规范政府财政分配体制的重点。(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提出既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