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笼统地说,物管从业人员丁资偏低是行业内部人员较普遍认同的观点,业主们则不一定这么认为.他们有时也会凭印象责问,收了那么多钱都哪去了,物管一两句话又说不清楚.物管与业主的看法大都会相反.  相似文献   

2.
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激烈不言而喻,新老物管公司更替更是比比皆是,不是被炒就是亏损的物管项目也屡见不鲜,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物管?理解、尊重、敬业、机敏、规范应当成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的基本准则?美国的物业管理除了做到合理的制度、透明的财务、公平的酬劳三项原则外,物管员工队伍的建设及培养规范服务的成功经验值得国内物业管理借鉴。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物管企业如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编按]  相似文献   

3.
北京美然动力街区物管事件的发生虽然是一件不幸事件,让人不得不认真面对失去物管的痛苦,也不得不反思拥有物管的作用,进一步说明物管并非可有可无,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支撑要件。  相似文献   

4.
王峰 《现代经济》2006,(12):64-66
有人说.物业管理这个行业“好汉子不愿意干,赖汉子干不了。”我觉得.物业管理管的是物,服务的是人.做人的工作是最难的,所以说.能干好物业管理工作的人.干什么工作也是一把好手。当然,什么工作都是有学问的,都需要努力钻研。有人说,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物业管理同样要讲究工作方法。我经历的两件事.让我感到有些看似很急的事情暂缓办理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宋同亮 《现代经济》2004,(11):63-64
物业管理是以签约业主为服务主体,以社区环境管理和特约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企业与千百个业户一举一动息息相关,在工作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需要理性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物管企业的工作质量和公信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优化服务质量,这是物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山东省威海市鸿福物业管理公司坚持实施案例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对促进企业不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18日,上海媒体报道了某知名物管企业涉嫌偷电421万度的消息,引起市民一片哗然。据称,涉案的物管企业为全球五大房地产代理及服务机构之一,管理项目总面积达9,000万平方米。此次偷电事件发生在其管理的上海市某小区内,事发后媒体采访了涉嫌在供电设施上做手脚的一位管理处员工家属,该家属表示,涉案员工是在上司指使下为保住饭碗而不得不那样做的。  相似文献   

7.
翟峰 《现代经济》2006,(1):22-24
据笔者调查,物管企业员工存在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例一:物管企业领导层的亲友员工与领导层的非亲友员工虽然干的同一种工作,而且工作成效完全一样,工龄及其它个人条件大体一致,但两者之间的薪酬差别却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贺云华 《现代经济》2003,(12):12-13
2003年对重庆物管行业而言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本年度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均对行业产生不可小视的影响。笔者认为值得一提的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李永 《现代经济》2007,(3S):4-4
2007年1月18日,上海媒体报道了某知名物管企业涉嫌偷电421万度的消息,引起市民一片哗然。据称,涉案的物管企业为全球五大房地产代理及服务机构之一,管理项目总面积达9.000万平方米。此次输电事件发生在其管理的上海市某小区内,事发后媒体采访了涉嫌在供电设施上做手脚的一位管理处员工家属,该家属表示,涉案员工是在上司指使下为保住饭碗而不得不那样做的。  相似文献   

10.
纠纷指纠葛和纷争,在物管行业,曾有人戏称"纠纷"是物管行业的特产.而对纠纷的处理,业内人士也多有"清官难断"的感叹.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首批“金牌居住区”之一的美丽园小区,从2005年3月小区业委会起诉鸿铭物管公司“大幅度虚抬物管费”以来,这个环境优美的小区便一直没有平静过。2006年9月1日,鸿铭物管公司因为物管费纠纷在已经由法院判决的情况下突然撤离,给业主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一时间,小区内秩序混乱,矛盾丛生,小区内外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近年来,物管公司撤离的事件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时有发生,美丽园小区仅仅是其中一个并不美丽的现象。从美丽园业委会与物管公司的物管费诉讼案以及其他各小区业主与物管公司纠纷事件中,我们看到现在的社区似乎越来越不稳定,甚至影响到了区域性社会安定,许多人都想探究这根源到底在哪里?物管企业应该怎样才能获得业主的信任?“美丽园”如何才能美丽?[编按]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经济》2006,(1):6-7
法院强制执行业主欠费案件,经多家媒体报道,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从中反映出的物业管理纠纷深层次矛盾更是耐人寻味.然而,法院强制执行后,正义真的就能得到伸张吗?物业管理纠纷可以彻底得到解决吗?此事对于业主和物业公司的影响仅仅是在于事件本身吗?作为当事双方的业主和物业公司都有必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过去_为什么?现在--怎么样?将来--怎么办?"的问题,也许这将是物管行业品质越升的契机,也许可能成为解决行业发展问题的机缘.  相似文献   

13.
深圳物管大旗及物业管理企业之所以能在全国市场高高飘扬,甚至一些在深圳本土寂寂无名,或刚刚成立没多少经验积累的名不见经传的物业管理企业,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膨胀,并在内地市场呼风唤雨,其主要原因就是挟了深圳物管全国排头兵之威,沾了整个行业品牌的"光".  相似文献   

14.
物管费是伴随物管行业始终的既古老又新颖的重点和难点课题,也是与物管有关的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一时间剪不断,理还乱.双方的矛盾和分歧无时不在,时而缓和,时而激化,让人感到物管成了投诉焦点之一.收费与付费的博弈没有终点,只有暂时的均衡.物管费是物业公司的生命线,是物管行业的血液,对业主而言也是保证物业价值,维系生活工作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物管费制度,将会导致从业人员知难而退,危及业主的最终利益,使行业发展后续乏力.本文仅对物管费产生机制再造提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对物管企业领导管理者的调查情况最近笔者对全国及深圳市多家物业管理企业的100多名领导人和5家企业落聘的30多名物管干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领导管理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状况不容乐观。资历不等于能力,企业不要“老人”要能人。从目前状况来看,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凭资历、凭辈份在经理、主任等位置上一坐就是几年十几年,被员工称为难搬的“铁交椅”、资格的“不倒翁”。而有些物业公司中层以上干部更是  相似文献   

16.
李薇薇 《现代经济》2006,(12):55-57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起初作为房地产售后服务附属行业的物业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性行业,市场对物管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管理、差异化服务成为物管企业建立自身品牌的基础。为此,在分工逐渐专业化、精细化的社会化管理背景下,现代物业管理企业不再强调通过完善自身的组织机构来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物管企业不仅可以通过选择合格的专项业务供应商来实现物管服务,更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组织供应商资源,提升物管企业的社会品牌形象。虽然物管服务实践经验在不断证明,对专项业务实施转委托是物管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2014年6月30日,出身于传统物业行业的彩生活以"社区运营第一股"的名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开启物业行业社区O2O发展元年。至此,无论是物管企业自身还是物管企业的母公司都深刻认识到了物业服务巨大的社区入口资源和客户转化价值,纷纷试水。但是,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一度受到资本热捧的社区O2O概念开始转冷。随着一大批社区O2O创业公司的经营出现问题,社区O2O的确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受到资本青睐,投资者与物管企业都需要冷静下来思考,总结得失,为下一步发展探路。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2006,(4):4-4
近期在“北京美然动力街区”发生了没有物业管理并导致小区业主和居民生活环境严重恶化的事件,对北京市民正常生活产生了较大冲击,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业主与物业管理之间如何共建和谐的新一轮思考。因为“物管真空”而导致小区生活混乱的现象,在我国其他城市也有增加趋势。没有物管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虞德林 《现代经济》2007,(2S):24-25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俗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笔者近日与同行交流时.大家一致感慨现在的物业保安越来越难招。为何物业保安能触动同行的心呢?究其原因.其一:安全是业主的第一需求.是物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保安频繁的人员流动给小区的安全带来隐患;其三:保安占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比例较大.频繁的保安流动影响整个员工队伍的稳定.给物管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2003,(1):10-11
如果说前些时候物管纠纷通常都与开发商有扯不清的关系,那么近段时期越来越多是业主直接找上了物管企业。许多物管企业至今未能脱离地产企业的襁褓,面对业主的责难,再不能以“前期开发商遗留问题”可为理由推掉。那么,有哪些因素是规则本身带来的?针对物管企业日常运营和经营风险,条例草案是否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