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把握民族精神的内涵,必须搞清楚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性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民族旅游性格的形成与该民族的文化密切相关,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民族旅游性格的不同。中华民族具有稳健、内敛等原生民族旅游性格,而西方民族具有冒险、英勇等原生民族旅游性格。  相似文献   

3.
独立性和封闭性是我国民族教育体系的一大特征,其不利于民族之间进行实质性的接触与交往,且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由于缺少接触,它也是产生民族偏见的重要因素;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也导致双语教育质量低下,少数民族学生严重地偏向文科,文、理科专业结构失衡。构建包容开放的民族教育体系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民族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所吸引,而前往“异文化”人群去体验异域风情的一种短暂旅游经历。民族旅游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如价值观的退化、传统文化的过度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文化出现“涵化”、“同化”现象等一些负面影响。对于这些负面影响,应该理性、客观地认识,并加强对民族旅游的规划与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领域有几个理论问题亟须新的理解,以适应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民族教育概念理解已经走出了那种以主体民族为视角的观点,修正了过去单一注重现代教育的观点,开始将民族教育理解为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民族双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两种语言及教学的关系的把握上出现了偏差,解决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要在充分考虑民族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支持和民族语言的使用、民族成员的双语态度等因素的情况下,制定双语教学的科学政策。多元文化课程是在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社会现实背景下,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势在必行。民族教育政策的重心正在发生着转移,这种转移是民族教育从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移,这种转移亦是由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向特殊政策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高雅文艺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性格和民族形象的艺术特征,高雅文艺的生产充分体现了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文艺生产中本来就存在着艺术价值与交换价值相背离的情况,在高雅文艺生产中又显得特别突出,导致了高雅文艺生产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高雅文艺追求的是审美价值,是一种复杂的审美话语,它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使其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趋越市俗的情趣,超越市场选择。因为高雅文艺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程度,是民族文化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所以对于高雅文艺生产的扶持也是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是国家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主要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当前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源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寄宿制学校之根扎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认同水平,还要加快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家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金融支持不足是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区近几年来的相关金融数据为素材,分析了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金融支持的状况,并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主观因素入手,分析了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金融支持问题的产生根源,提出了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强化金融支持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齐桥 《全国商情》2007,(11):55-57
最近几年以来,在我国的内资直销企业中,“民族”之风日盛——动辄大谈“民族情结”、“民族荣誉”,或高呼企业家的“民族责任感”以及企业的“民族使命”。“民族直销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经成了专门“为民族而战”、“为国家而战”的一个独立的群体——赵丽蓉在小品中那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名言仿佛在直销行业中得到了另外一种新的演绎和追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过程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归纳、分析问题,研究和探析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