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对中国企业产品和技术设置壁垒,引发国民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关注。本文例举了在华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重要性,就如何规制在华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行为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华跨国公司不仅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存在分歧,而且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使用似乎也有泛滥之势。本文遵循私益与公益相对平衡的原则,通过梳理、解读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典型行为,借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反垄断法等,对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是一面双刃剑,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知识产权也存在滥用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的垄断行为都同知识产权的滥用分不开,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有蔓延的可能。为防止跨国公司滥用其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从反垄断法的视角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以期对知识产权行使中有效竞争秩序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视野下,跨国公司普遍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储备,在法律制度上如何平衡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反垄断规制之间的关系颇显微妙。我国的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规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因地制宜予以本土化。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一般表现包括跨国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和滥用诉讼等行为,应进行类型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应是一个整体性的调节工具,一方面要提高对国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另外一方面要限制跨国公司对知识产权的滥用,提高保护水平和降低保护水平两者并重。实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跨国公司进入20余年来,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确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某些表现也受到了国人的质疑。其中,滥用知识产权就是一例。近日,国家科技部一份《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情况及其对策研究报告》, 更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该《报告》不权列数了跨国公司在华滥用知识产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亦有针对性地就微软、思科、英特尔、美国通用、飞利浦等DVD “6C”和“4C”联盟成员等多家厂商展开个案调查。种种迹象表明,知识产权滥用已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凭借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滥用知识产权问题日益严重,用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成为当前国际趋势。通过对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了用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綦赞超 《现代商业》2007,(8):164-165
知识产权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问题也愈发突出。一些涉嫌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也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并且往往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和限制竞争联系在一起。作为国际投资最大的东道国,在利用跨国公司先进技术提升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同时,亟需建立和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王艳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7):237-238
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事业的繁荣发展,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知识产权的滥用问题也随之产生。知识产权在本质上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但知识产权一旦被滥用,就会阻碍社会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建立和完善我国以反垄断为核心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通过探究知识产权滥用的根源,并对我国当前立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现状和不足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如何进行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与垄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春华 《商业时代》2006,(15):36-37,70
入世以来,跨国公司的知识垄断行为已经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形成了对我国民族产业的不公平竞争。我国因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的行为表现.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破解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垄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滥用的界定及反垄断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轩 《商业时代》2006,(9):74-74
当前,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现象在国内外已是屡见不鲜。为了防止跨国公司滥用其正当获得的知识产权,我国应尽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TRIPS协议(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框架内寻求建立符合WTO宗旨的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孙晓 《商》2013,(8):167-167
有效界定知识产权的滥用及其垄断行为是对反垄断法的维护及适用,有利于促进此项法律的运行及联合。对于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来看,这是一种与知识产权的行使有关或者是其本身的一种无权行为。在很多跨国公司中,滥用知识产权的企业和公司越来越多,为了阻止知识产权的滥用而导致的相关垄断行为,我国出台了法律进行相关的界定,促进市场运行的合理、公平、有序运转。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滥用的判定标准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美国相关判例及立法对于知识产权滥用的判定标准也是非常不确定的,目前在分析知识产权滥用时朝着融合反托拉斯法的标准上发展。TRIPS协议则对于国际贸易领域知识产权滥用做出了规定,我们可以合理地推导出它对于滥用的三项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滥用应该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拥有市场优势地位的知识产权人在行使其权利时故意超越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限制或妨碍自由公平竞争,损害他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不正当行为,为此提出了作为判定标准的四项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本身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是近现代社会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它一般是作为反垄法的适用除外而存在的。随着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力量,知识产权的研发与保护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的普遍重视。但是,利益的驱使以知识产权本身所具有的专有独占性,导致了知识产权权利的滥用。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是知识产权法本身无法规制的。只有反垄断法才能对之进行有效的规制。因此,此种趋势正呼唤着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5.
郑霄 《商务周刊》2009,(5):56-58
“我国实施《反垄断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反对知识产权滥用。”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说。这或许是他的一家之言,但也是诸多跨国公司最为担忧的。董告诉《商务周刊》,针对微软公司在华垄断行为的举报已经收到了有关方面的回应,他期待着具体执法措施的展开。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我国目前在该领域少有执法实践。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反垄断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既有一致性又有冲突性的基本关系,探讨了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的理论基础,进而在借鉴国外经验和阐述我国反垄断实践的基础上,对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执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毫无疑问,跨国公司进入20余年米,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确是起到作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跨国公司住中国的某些表现也受到了国人的质疑。其中,滥用知识产权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8.
张红 《中国海关》2011,(5):29-29
知识产权保护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激励创新的同时必将伴随着垄断和滥用权利的困扰。 如何在对知识产权实施有效保护的同时,对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权利的行为进行规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值得重视的侧面。这一问题在近年来边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高昱 《商务周刊》2008,(5):10-10
像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保护国家经济安全这样持续至今并将在未来更为高发的"老问题",是对新一届政府的执政能力尤其是战略魄力的真正考验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滥用(ab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导致对该权利的不正当利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滥用知识产权不但对被许可人的利益造成了不正当侵害,还可能危害贸易秩序,阻碍相关技术的传播、使用和发展,进而导致不公平竞争条件的形成。因此必须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各国主要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限制,我国法律也做了相关规定,但是法条规定都过于粗疏,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将来在法律上应当细化"滥用知识产权"的认定标准、分析方法,明确滥用行为的法律后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