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财会月刊》2007,(3):80-80
一、税务师事务所在受托办理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业务时,应当汇集税法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按照独立、客观、公正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计算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涉税鉴证证明或鉴定意见书。税务机关对税务师事务所的涉税鉴证证明或鉴定意见书具有检查、审核和认定权。  相似文献   

2.
一、税务师事务所在受托办理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业务时,应当汇集税法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按照独立、客观、公正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计算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涉税鉴证证明或鉴定意见书。税务机关对税务师事务所的涉税鉴证证明或鉴定意见书具有检查、审核和认定权。  相似文献   

3.
《财会通讯》2007,(3):110-111
《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3号,以下简称《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申报扣除各项资产损失时,均应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为规范税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发挥税务师事务所及注册税务师在涉税鉴证业务中的作用,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了13号令《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和14号令《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赋予注册税务师行业一项新的职能,即涉税鉴证。并从2006年起实行,使税务师事务所由过去的单一涉税服务提升为具有涉税鉴证服务双重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5.
林丽 《西部财会》2008,(6):24-26
我国注册税务师制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无论是队伍建设和执业规模都有了可喜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独立审计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队伍素质低、审计质量不高等等,以致有的税务师事务所及注册税务师被追究法律责任。因而,如何完善和改进涉税鉴证业务,已成了现今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6.
丁玫 《会计之友》2008,(26):94-95
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在2006年开始了一项新的涉税业务——涉税鉴证,开拓了注册税务师行业的业务领域,标志着我国注册税务师行业与国际的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后,一些地区的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仍然不收敛,不收手,强行要求纳税人在办理相关涉税业务时提交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涉税鉴证报告,或者把应当由税务机关自己完成的工作故意委托税务师事务所来完成,以及其他权力出租和利益输送。这些丑恶现象,不仅增加了纳税人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损害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形象,极大地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必须立即斩杀这类红顶中介,严厉查处官商勾结。  相似文献   

8.
税务代理是一种有偿民事行为,其有偿性是弥补经营成本并获利的需要。但现行注册税务师行业收费方式存在不科学,所有鉴证类和服务类业务都要纳税人付费,与职业道德准则要求存在矛盾和对立等问题。应该坚持"谁受益、谁付费"和"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分类和规范注册税务师的收费业务。考虑到涉税鉴证类业务属于公共管理性质,本文建议采取由企业支付基本鉴证费加按鉴证结果由国家财政(税务机关)或有付费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注册税务师行业作为具有涉税鉴证和涉税服务双重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正在成为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推动我国税收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13年,全国注册税务师行业营业收入达130.92亿元,从业人员101853万人,成为继律师、注册会计师行业后的我国第三大社会中介组织。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体制的不断健全、公民纳税意识的不断增强,注册税务师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  相似文献   

10.
动态     
《财务与会计》2016,(10):5-5
中税协:印发加计扣除鉴证等七项执业规则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近日印发七项执业规则,包括研究开发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鉴证业务规则、税务咨询业务规则、税务顾问业务规则、纳税风险评估业务规则、纳税申报准备业务规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准备业务规则和纳税审核技术规则。此次发布的执业规则依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政策规定,兼顾了专项领域的涉税鉴证和涉税服务业务以及综合领域的纳税风险评估业务,并且注重业务规则与程序规则的衔接,提炼了执业者在纳税审核中所使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康丽娟  杨永辉  司冠婷 《价值工程》2012,31(25):154-156
在国家对房地产实行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加之其在开发及经营过程投入资金多、建设及销售周期长、涉税标的金额大、涉及税种多、范围广等特点,使房地产业成为税收负担较重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的一般项目通常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开发建设阶段、销售或保有阶段,本文将分别针对房地产项目的这几个阶段进行纳税筹划的初探。  相似文献   

12.
李玉晗 《价值工程》2011,30(4):134-134
本文以国务院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为背景,对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典型涉税事项的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秀芝 《价值工程》2010,29(33):151-151
纳税筹划就是利用税法相关政策而进行的节税法律行为。对于企业来说,要树立税收筹划意识,用合法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从而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金笑萍 《标准化报道》2000,21(2):30-30,32
简单阐述目前国内企业在 ISO 90 0 0质量体系认证过程中出现的几种认识上的差异和误区 ,提出认证不在于证书数量的多少 ,而在于认证质量高低的观点 ,防止自觉或不自觉地步入质量体系认证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吕琼丽 《价值工程》2014,(27):197-198
根据永煤贵州地区煤炭企业股权结构比较复杂,涉税地点分布广,当地税收政策混乱、税费成本畸高等现象,结合永煤贵州地区煤炭企业纳税成本现状,提出了纳税筹划的各种举措,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地区用人企业的涉税岗位以及涉税岗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高职税务专业职业标准的建议,明确了各种职业能力与各种资质证书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税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流程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田素格 《价值工程》2012,31(31):301-302
近几年来,全国税务稽查部门坚持依法稽查,通过强化科学、专业化管理,税务稽查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当前税务专业化稽查推进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专业化税务稽查,提高纳税遵从,提升工作质效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在调研基础上,针对税务专业化稽查工作面临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推进专业化稽查工作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专业化稽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proposes and empirically tests the argument that creditors are likely to extend debt with a shorter maturity to tax-avoiding firms so that they can frequently re-evaluate tax-related risk in debt contracting. Using effective tax rates and uncertain tax benefits as a proxy for tax avoidance, I find that tax-avoiding firms have a larger proportion of short-maturity debt compared to other firm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further show that firms with unsustainable tax positions and with subsidiaries in tax-haven countries are more likely to employ short-maturity debt. Collectively,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frequent debt renegotiations increase the exposure of tax-avoiding firms to credit supply shocks, contributing to their higher demand for cash.  相似文献   

19.
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税负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方向、作用机制与差异化作用效果。研究发现:降低企业税负可以显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降低企业税负能够通过减少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两条中介路径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纳税贡献高、审计任期短以及分析师关注度高的公司中,降低企业税负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企业合并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由于会计与税务在服务对象、工作目标中存在差异,导致企业控制成本与事务处理难度加大。论文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企业合并的概念解析,遵循企业合并中的税会处理原则,提出税会差异产生的问题与涉税风险,最终提出有效解决建议,以期为企业成功合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