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齐鲁粮食》2002,(9):53-53
1.高价位周转库存粮食是指2001粮食年度前(含2001粮食年度)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的周转库存稻谷,但不包括其中的库存陈化粮。2001粮食年度以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保护价粮食,由各地自行销售,用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包干节余实行差价补贴,省不再拨补。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制度存在不少问题。为了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及我国加入WTO的需要,笔者建议把目前付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利费补贴改为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一、目前粮食补贴存在的问题(一)政策不配套,超支严重。从1999年4月起,粮食风险基金实行中央对地方包干,主要用于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超储利费补贴和销售奖励。如有结余,补助处理陈化粮的差价损失,或用于消化粮食企业新老财务挂账。包干指标在1998年拨补超储利费的基础上,按当年最高库存3个月数量计算,超储补贴作为核定数。省对地方采取分级配套…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粮食补贴是一种间接补贴,即政府把粮食补贴支付给粮食经营企业,由其按照政府确定的保护价格收购农民交售的粮食,农民在粮食的流通环节间接获得政府的补贴。由粮食购销企业按规定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再把粮食风险基金对购销企业给予超储费用、利息补贴,这种间接补贴形式,使补贴传导链条过长,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效果却不理想。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效率很低,远没有达到预期的农民增收、企业减亏、财政减负的目标,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4.
关于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安徽两省已开始进行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改革试点。尽快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势在必行。一、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弊端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是以保护价收购为主,通过国有粮食部门对农民进行间接补贴。这种补贴政策存在以下弊端:1.保护重心偏离,未达到预期目的保护价政策本意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而实际上,保护的重点却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家通过制定保护价收购政策,扭曲了粮食市场价格,城镇居民获得了低价位的粮食,而农民得到的补贴却非常有限。有统计分析表明,政府用于保护价收购政策的总支出中,最终到达农民手中的不到…  相似文献   

5.
现行补贴政策的问题 现行对粮食的补贴资金主要有国家储备收购资金贴息、仓储费、各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执行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的收购资金贴息、超储补贴、地方储备粮的利息及费用等,其中以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资金利息费用补贴和国家储备粮油费息补贴占大头。  相似文献   

6.
现行补贴政策的问题 现行对粮食的补贴资金主要有国家储备收购资金贴息、仓储费、各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执行保护价收购农民粮食的收购资金贴息、超储补贴、地方储备粮  相似文献   

7.
《齐鲁粮食》2003,(7):44-44
从6月1日开始,安徽在全省范围内扩大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主要内容包括:“两放开、一调整”。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不再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实行随行就市收购农民余粮;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支持和鼓励各类经营参与粮食收购和经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并与其他粮食经营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8.
建立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确保国务院“敞开收购”政策的贯彻落实 ,国家实行了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制度。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即将加入WTO ,必须改革现行的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制度 ,逐步建立一套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制度。(一 )粮食风险基金补贴制度的不利因素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 1 998年 6月 1日起 ,实行了“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和封闭运行”三项政策 ,为了确保“三项政策” ,特别是“敞开收购”政策的贯彻落实 ,国家实行了粮食风险基金制度 ,即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  相似文献   

9.
政策发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今年夏粮收购资金政策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指出:一、确保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保护价粮食应得的利息和费用补贴及时足额到位。按照国家现行政策,实行保护价收购的夏粮的补贴方式、标准、范围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各级财政部门必须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农业发展银行按照“收一斤粮,给一斤粮钱的原则保证收购资金供应。对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粮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做到不限收、不拒收,不得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二、保护价粮食的价内补贴与收购资金贷款…  相似文献   

10.
1取消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把粮食购销按价值规律全面推向市场。国家在对待粮食收购政策由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过渡的问题上采取了非常软的着陆方式,调整是渐进式的,在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已经到了该着陆的时候了。由政策调节到市场全面放开肯定有一个阵痛的过程,但这是大势所趋,被动是要挨打的。 2在过渡时期调整财政对粮食收购的补贴方式。在分地区测算的基础上,改原粮食风险基金补贴为粮食收购差价补贴,一种方式是补贴到收储企业,另一种方式补贴到农民,粮食购销则全面进入市场流通。 3在执行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