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彦喆 《大众标准化》2023,(22):138-139+14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开始越来越关注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工作,高职院校每年都会为社会各个岗位输出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满足了不同行业对技术型人才的基本需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无法突出院校专业特点、在课程结构方面得不到优化、在教学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等,这都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工作开始与社会脱轨。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立足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标准化展开讨论,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希望可以给高职院校管理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工作水平,促使高职院校学生可以在学习和成长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更好地为社会各个行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薄文乾 《数据》2023,(1):187-188
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发展需要借势先进信息技术,通过数字画像技术开发与应用,为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精准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提升教育成效。本文首先阐述学生数字画像相关概念、研究概述,分析高职院校基于数字画像技术开展精准教学的需求模型建构流程,并详细剖析数字画像助力高职院校大学生精准教育工作的应用路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应用数字画像技术开展精准教育,提供学术研究或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本文分析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明确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功能定位,提出了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随着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选择。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关注。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准确把握高职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运用有效途径与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已经取得许多突破,呈现不断进步的趋势,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多个环节,仍然需要大力改革。本文主要围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对策这几项内容展开论述,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对策为论述重点,希望通过全员育人、网络教学、思政实践等对策,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引领一批批高职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培养身心健康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在教育实践中,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而情商教育作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应引起重视并得到实施。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沿阵地,新时代背景下,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方向、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思想认知、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主要途径,探索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方法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状,对思政相关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与探讨,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社会和经济调整时期,在大就业观的视角下,阐述了开展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生存的需要,并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诸多方面的优势。指出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应自觉承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程坤 《企业导报》2012,(14):225
这些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时期高职院校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劳动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体力劳动,而是将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并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劳动教育的意义。为此,基于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为出发点,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并结合调查分析明确了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职业素养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毕业就业、未来职业发展。为此,必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需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创造条件。本文基于职业素养概况和意义出发,提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今后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十分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并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就业大赛、构建创业孵化基地、推动校企合作等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成果。新的经济形式下,我国提倡深化教育改革,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原有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缺陷,还可以进一步助力优秀人才的培养,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目标层面、内容层面和作用层面上,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均有着良好的融合可行性,但在推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年级、校园文化以及创业项目评价在其中的影响,优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思想过硬的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余燕  杨建中 《价值工程》2012,31(32):257-259
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也给研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内涵带来更大的空间。本文通过梳理资料、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人才战略进行一些基本理论研究,提出并界定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内涵的定义,以期引导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找到更为清晰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此,对浙江省6所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设备投入等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当前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作出阐述,并对解决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明确现阶段尚未有对高职课堂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构建现代化课堂管理体系的研究,进而从高职教育发展之内在诉求、高职大学生自身发展之必然、课堂管理和教学管理目标达成之必要三方面,分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从教学管理、环境管理、制度管理三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课堂管理改革体系。最后,阐述“三阶段、四层次、五领域”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管理转型跃迁策略,以尽己所能为高职院校课堂管理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或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更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都开始融入到校园中,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时,学校已经将企业文化融入到院校的思想教育中,这是校企互惠、互动、互融的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对于促进学生“职业化”进程及社会的未来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就企业文化及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尹子兵 《企业导报》2014,(17):154+156-154
情商是"情绪商数"的英文简写。高职院校近几年来把职业技能的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忽视或无视学生的情商的培养。情商教育作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培养身心健康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在教育实践中,高职院校在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把学生的情商培养提到一定高度并得到实施。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做好高职生的情商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优质的人才是我国创新创业发展中的主要因素。随着近些年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各个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水平和人才培育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立德树人视野下,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工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文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建设为主题展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无论是数量还是办学的规模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一些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借用市场营销的理论,高职院校进行学院品牌的塑造,是明智的选择。本文从品牌校长、品牌师资、品牌专业、品牌学生四个途径探索了高职院校品牌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陈昕 《民营科技》2009,(3):39-39
通过正确认识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矛盾,探索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