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吴俊  单娟 《西安金融》2007,(9):28-29
发展亚洲债券市场对推进亚洲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降低亚洲金融体系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亚洲债券市场包含区域内部各国国内债券市场和区域债券市场。区域内部各国国内债券市场,可以为亚洲债券市场的建设提供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由于我国股市和债市的相对分割,使得对其波动溢出关系的探讨对研究市场间资源配置、信息流动等有更深远的意义.在构建股市和债市D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Wald和LR检验发现,两市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整体溢出影响较低.通过VECM模型分析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股市之间的内在渡动关系,发现交易所市场较银行间市场对股市波动影响更大,而银行间市场受交易所市场波动更剧烈.总的来看,我国目前金融资源在两市配置效率较低,资本和投资主体未形成有效连动体系,市场风险难以释放分散,因此需构筑市场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6.
7.
《中国货币市场》2006,(5):52-56
2005年9月5日-13日,中国人民银行考察团一行八人出访马来西亚和印度两国.分别拜会了两国的中央银行、证券管理委员会及其他相关部门,对两国债券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以期为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9.
10.
彭海 《武汉金融》2003,(7):62-63
<正> 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扩容的需要,2002年底市场准入已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大批中小金融机构纷纷入市,市场成员由成立之初的几十家发展成现在的800多家。谋求发展新业务的农村信用社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也以地、市、县联社为单位不断地加入进  相似文献   

11.
任新有 《中国金融》1990,(10):13-14
我国的金融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治理整顿方针的深入贯彻,正在孕育着一场微妙而又艰难的发展变化过程:由数十年一贯制的高度集中和单一的银行信用(单一金融市场),发展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多种金融机构和金融形式并存的初级金融市场;在以银行同业拆借为主体的初级金融市场正在发展之际,由于1988年秋冬以来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2002年,我国全国统一、多层次、面向各类经济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框架基本形成,银行间、柜台和交易所三个债券子市场各有侧重、相互连通和互动。本从债券市场机制和框架形成角度,对我国债券市场10余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债券市场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的发达与否直接影响到一国或一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创新是债券市场发展的动力,也是债券市场发展永恒的主题。在对我国债券市场创新的发展概况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债券市场创新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创新不足。要发展我国债券市场,就要在制度层面和业务层面上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金融体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债券市场走势具有合理性且在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投资者如果理性分析,可以捕捉更多获利机会,最后作者对我国债券市场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谭遥 《广西财政》2000,(1):50-51
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库券发行,从而揭开了我国证券市场新篇后,我国债券市场也随之应运而生,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发展缓慢滞后,其经历曲折艰辛,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的改革深入,发展我国债券市场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李建军 《时代金融》2014,(8):64-65,68
我国国债市场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带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债的发行和交易也不断发展,尤其是其期限结构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在我国国债市场发展期间,由于一些历史问题,我国国债是市场被人为分割为银行间和交易所两个市场,即场外和场内市场。两场的分割也就成了我国学者研究国债市场和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重要一环。这两个市场的分割是否还在对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产生影响?本文将拟合我国两个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场期限结构差异,对我国国债市场的完善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债券市场与债券基金产品发展与创新的相互关系,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是债券基金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了空间。本文提出我国基金行业应抓住国内债券市场扩容这一时机,适时增加债券型产品的种类和供给,与债券市场的发展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局面。对美国市场上债券ETF的案例分析表明,可以将推动债券ETF发展作为产品创新的切入点,在为投资者拓宽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渠道的同时,解决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海 《投资与合作》1998,(12):40-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