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以政府为核心,在突破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重新制定整体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建立以中央政府为核心,各级政府和企业参与的多层次社会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深化中小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信用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同时,通过对现有城市商业银行的重组,设立以中小企业服务为核心的中小企业银行;加快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推出创业板市场,在增加中小企业对风险投资吸引力的同时,使更多合格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打通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9曰,由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士办,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联合协办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与管理创新研讨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车、副总经理陈鸿桥、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相应配套政策。我们通过对2008~2012年出台的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梳理,发现这些政策主要在健全信贷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实施财政补贴制度、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税费减免、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创新金融产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同时比较美、日等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有关政策后,我们认为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政策需要在以下方面完善改进:如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存在政策真空、有关政策缺乏适用性、资金扶助政策多头分散、税费优惠政策缺乏稳定性等。  相似文献   

4.
资产证券化:未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20世纪最重要金融创新之一的资产证券化,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提供了重要思路,广为世界各国所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在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方面,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目前,经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几乎涵盖了各个行业,其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60%和40%左右,为社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5%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约有60%左右来自中小企业.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90%以上.在我国,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吸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与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如融资渠道的单一、贷款成本相对较高、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等等,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大政策和法律支持。一是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偏重于大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少之又少,国家应大力鼓励和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特别是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在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其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产值的60%,利税的40%,出口额的60%和就业的75%,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这样一个数目庞大,作用又很重要的队伍,在其成长和发展中却面临种种制约,尤其在融资方面,目前仍存在融资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手段缺乏等金融约束。据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晖 《南方金融》2006,(11):63-65
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十分复杂,不仅与社会整体信用环境有关,还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银行自身定位以及信贷管理体制等密切相关。本文以广东省为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建立完善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检讨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命题决定了市无法而不治是一种基本逻辑.若在市场博弈中专业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彰显了法律抑强扶弱的正义.那么就必须以担保业赖以生存之市场及社会为出发点构建相应的法律体系.然而,以政策文件代替立法、以宏大语词来勾勒规则、以规则创制者主观的判断来取代市场规律、及重实体而轻法律形式显然不是在创建秩序,而是在破坏秩序.着眼未来,中国中小企业担保法律制度的完善必须遵循从社会中来到社会中去的市场法则.  相似文献   

12.
陈茹 《西安金融》2014,(5):71-73
本文归纳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为中小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提出发展中小企业征信体系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路径:完善中小企业征信数据库、发展规范化的中小企业征信机构、强化中小企业征信行业监管、建立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生力军,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是困扰和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尽管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出台了一些扶助性的政策措施,缓解了部分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压力,但这一问题仍未有根本性好转。本文通过企业调研,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座谈,借鉴一些省市好的作法,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当借款人提供的自有抵押物价值不足以为借款提供全额担保时,银行通常会要求增加融资担保机构作为保证人,同时要求融资担保机构承诺在借款人违约时,放弃法律赋予的物保优先抗辨权,先行履行保证责任,再处分抵押物。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融资担保机构在向借款人行使追偿权欲处分抵押物时困难重重,不利于保障其追偿权的实现。本文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议在借款人已抵押给银行的财产上设定第二顺位担保物权,对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从而解决融资担保机构在履行银行债务之后向借款人追偿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小企业贷款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当借款人提供的自有抵押物价值不足以为借款提供全额担保时,银行通常会要求增加融资担保机构作为保证人,同时要求融资担保机构承诺在借款人违约时,放弃法律赋予的物保优先抗辩权,先行履行保证责任,再处分抵押物。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融资担保机构在向借款人行使追偿权欲处分抵押物时困难重重,不利于保障其追偿权的实现。本文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议在借款人已抵押给银行的财产上设定第二顺位担保物权,对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从而解决融资担保机构在履行银行债务之后向借款人追偿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小企业贷款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安金融》2013,(9):89-91
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有着较强的融资欲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急于融资而受诈骗的事件时有发生。自2010年以来,外汇局陇南市中心支局先后接待了多起辖内企业境外融资业务咨询,通过对这些企业境外融资过程的调查了解发现,从事境外融资活动的中介机构或外方住中方代表机构具有明显的欺诈性,涉嫌诈骗,应引起中小企业高度关注,严防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这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的问题,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本文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客观分析了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坚 《金融论坛》2004,9(11):56-61
中小企业信贷短缺是世界性的难题,香港银行业在这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为内地银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宏观层面上看香港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同时其灵活的业务组织体系、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特别是预期违约率的广泛运用、适当的经济规模、严格的系统控制、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多样化的担保方式和持续的业务创新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方式方法.内地银行业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近期重点还是要在机构设置、市场细分、技术准备和行业分析等基础工作方面有所突破,为今后大规模进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进行积累.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有效途径,也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办法.日本是最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及运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将日本与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行比较,深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许多有项目有盈利的企业由于难以融到必要的资金而不能最大规模地发挥其能力,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将在对当代微观经济学信贷配给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就信贷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形成的原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