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生产的集约化、封闭式,使动物更加远离自然环境,不能从土壤中得到矿物质补充。据预测,目前我国饲料短缺数量在1000万吨以上。1990年配、混合饲料需求量5000万吨。由于饲料资源缺乏,最多能形成3500—4000万吨的加工能力。因而,开发利用矿物质饲料资源,提高饲料转化率,走畜牧业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饲料原料缺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今年 4月 2 2日是第 34个世界地球日 ,我国政府确定今年的主题是“善待地球 ,保护资源”。地球作为太阳系中唯一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与物质资料。但人类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 ,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恶化、灾害频发。为纪念“地球日” ,树立全民资源忧患意识 ,保护地球 ,本刊编辑部特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科技处、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共同策划了本期纪念专栏 ,特邀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李新玉副研究员、王文副研究员、胡小平副研究员就“善待地球、保护资源”撰文 ,以期提高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 ,善待地球 ,保护资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生产力观揭示:劳动生产力不但内在地包含着自然生产力,而且是以自然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是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在社会生产领域以外的自然界也存在自然生产力,即生态生产力,它表现为地球生物圈生物的生长、繁衍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能力,具有原生和基础的性质,是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自然生产力的源头。进入社会生产的自然生产力是对自然界自然生产力的开发、利用和再创造。后者的作用是自发和盲目的,是自在的自然生产力;前者则以劳动为中介,植入人的自觉因素,是自为的自然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前言七十年代以来,渤海对虾资源一直在较高水平上波动。1955~1972年秋冬汛我国年平均对虾产量(表一)为9,030吨,而从1973~1979年平均产量(表二)为25,487吨,增加了1.8倍。1979年达39,499吨,创我国秋冬汛渤海对虾产量历史最高记录。对虾生产多年来因资源雄厚,产值又高,已成北方3省1市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渔汛,也是渔民致富、企业增盈、国家换汇的重要财源。由于对虾生产在海洋渔业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从水产行政机关到科研部门、生产单位都在努力探讨对虾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措施,以保障其高  相似文献   

5.
三、关于秋汛对虾的捕捞强度对虾经过管理、保护、增殖,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有效的捕捞。前已谈到,对虾具有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强的特点,对高强度捕捞有较大的承受能力,所以,确定秋季在渤海尽量多捕对虾的指导思想是合理的。但在强调繁殖保护的形势下,如何考虑秋汛对虾的捕捞强度,却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秋虾“捕捞强度过大”了,因此提出要减少秋汛捕虾船数,以确保对虾的再生数量。有的甚至认为,目前这种  相似文献   

6.
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经营利用产业化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经营利用以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基础,在社会需求以及整个社会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价值和利用的认知和道德准则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产业。在分析了现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对野生动植物经营利用产业化的影响后,提出了构建我国野生动植物经营利用的产业组织体系、建立有效的动力机制和法律法规政策的保障机制以及市场诱导机制来促进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加快机制转变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局长蔡育天如何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的"全方位推进土地管理改革,完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要求,努力实现"体制转轨"和"增长转型"这...  相似文献   

8.
对加快陕西服务业发展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综合经济》2003,(1):30-35,39
  相似文献   

9.
(续上期)4.发展理论新走向:从经济增长单学科到可持续发展多学科发展学初始于18世纪自然科学中的生物胚胎学,继而在19世纪古典经济学中有所提及。但真正的丰富和发展得益于20世纪初叶爱因斯坦、罗素等科学家关于人类生产发展的预言,到20世纪中叶康德拉季耶夫、G·雷诺兹。J·熊彼特的经济发展长波循环论,又到80年代“绿色政治学”取代“强权政治”一跃而为各国“绿党”的施政纲领和理论基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本世纪末联合国倡导并为各国普遍纳入国策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一螺旋式上升历程包含自我完善和自我否定。经过…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民对体育资源需求更加旺盛,但由于的历史原因和体育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多种因素制约,国家对城乡体育资源配置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推进国家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认清当前城乡体育资源供给现实情况,通过对农村自然体育资源与城市体育资源的比较分析,推进城乡体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资源互补,积极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满足国民的体育资源需求,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形成天、地、生一体的观念,把太阳视为生命之源、天时之基,在此基础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化害为利。人们努力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的生产能力。物种驯化、品种选育和异地引种的广泛群众性使它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在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巧妙利用生物体内部和外部的相关性,组织合理的农业生物群体结构和生产秩序,发挥生物的群体生产力。对自然资源利用与培育相结合。千方百计把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和排泄物返还土地,使地力在高强度利用的条件下持续不衰,与地球生物圈生命循环的规律契合。这些表明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生产力的认识和利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可为今日之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它与旅游者、旅游手段(或设施)一起构成了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同矿物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一样,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而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的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同时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对于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目前很不统一。基本上可分为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两种。广义的把旅游者参观旅览的地方都称作旅游资源,把凡是能够吸引旅游  相似文献   

14.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再认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试图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视角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及其要素关联逻辑进行再认识,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资源节约集约的关联逻辑,揭示基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原理,并提出相应评价路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由资源、环境、人类活动三要素构成,"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结果最终决定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2)资源环境承载力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相关,具有动态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的差异,这是释放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根本原因。(3)资源节约集约视角下的承载力评价原理:宏观尺度上,可能性福利边界随着资源节约集约度的变化而变化;微观尺度上,资源节约集约边际的变化影响资源环境单元的承载能力。研究结论:基于资源节约集约视角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新的理论视野和路径选择。研究以"已耗占量—节约集约利用量—总量"的思路构建基于资源节约集约视角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提出不同资源类型和不同空间尺度在资源节约集约视角下承载力评价可能路径,增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可用性、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一、搞好农业区域开发,对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和逐步缓解我国粮食供需矛盾,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农业形势严峻。粮食生产自1984年跨上4050亿公斤,人均占有量达到400公斤以后,已经连续4年徘徊停滞,都未完成国家计划,1988年粮食总产量3940亿公斤,比1987年减少105亿公斤。目前,社会对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6.
土地财政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但其本质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关系,土地财政绩效和风险具有对称性,改革策略是主动实施土地财政转型的扁平化战略,重点是平衡土地资本补偿的负担主体与份额,平衡地租收益的时间价值流.  相似文献   

17.
<正>(接上期)四、关于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大兴区等232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物权法、担保法关于集体所有的耕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规定;在天津蓟县等59个试点  相似文献   

18.
201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为了更深入地反映广大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意见,把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完善好,本刊约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同志就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制度的有关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20.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运用阶梯式发展理论创导的方法,将我国矿产储量信息披露制度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储量信息管理严格,总体诚信可靠,但受政治风气影响曾两度发生偏离倾向。第二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矿业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矿业权市场不成熟,矿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矿产储量信息可靠性发生分异,矿产勘查诚信、遵守评审程序的总体可靠;勘查程度低、矿山地质管理混乱、不遵守评审程序的问题较多,造假诈骗多发。以十九大为标志进入第三发展阶段,首要任务是做好顶层设计。要采取内向驱动型路径,坚持问题导向,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借鉴国外经验,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储量信息操作规范与披露制度,并在国际交往中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