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本文选取国内多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绩效的综合评分模型,对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配比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在绩效方面显著优于相应未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因此,尽管目前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应肯定其在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激励不足、效益长期低下方面的积极意义。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允许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而是如何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构是我国资本市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而实行管理层收购是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了2000—2003年间我国实施MBO的32家上市公司在MBO前后两年的11项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财务绩效现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管理层收购的动机更加强烈.相关研究也再次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收集了1997-2006年间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上市公司MBO的市场效应进行考察.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没有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密切相关.国有股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可能在短期内对企业绩效改善具有显著影响,而在长期内会给企业绩效带来负面影响;法人股比例对于收购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明确;流通股比例越高,确实给收购公司短、长期绩效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资本市场迎来重要的转折期,也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并购机遇,而MBO则是受经济学者推崇的收购行为。本文通过对MBO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现阶段MBO收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及相关问题,提出了使其走向规范化轨道的相关策略,对其运用到合适领域的展望做了必要规划。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5—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并购动机理论,从管理层能力的角度出发,借鉴肖明等采用的管理层能力的衡量方法,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并购方管理层能力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中,高能力的管理层能提高企业的并购绩效,业绩承诺类型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正成为企业并购活动中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诸多原因,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不尽人意,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管理层收购交易价格的确定。本文通过对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分析,介绍了DCF模型在MBO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提出了管理层收购合理定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转型经济的特征导致我国企业在股权结构方面有很多显著的特征,并购企业的股权结构类因素对其经营运作必然会有影响。实证研究的结论显示非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显著的好于国有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并购绩效负相关。完成股改的收购公司长期并购绩效要好于未完成股改的收购公司。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体制的完善,上市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通过并购活动提升经营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实现规模效应,已被广大上市公司所接受,并积极投身其中。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善度与并购活动能否提升企业绩效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之一,股权结构合理与否将会对并购交易的绩效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我国2009年上市公司发生并购事件的主并企业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望借此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并购绩效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MBO)楚指企业管理层通过自有资金或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制权从大股东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的行为.MBO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分析了MBO的理论依据,同时深入探讨了实施MBO的制度设计,以期对我国MBO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