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展现农广事业风采《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忠实记录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历史轨迹,汇聚了全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职员工的心血与情感,凝聚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的力量,向社会展示农广人风采。《农业广播电视救育报》是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对外宣传的窗口,是服务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交流平台。《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属国家高校校报,面向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及个人订阅。  相似文献   

2.
<正>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展现农广事业风采《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记录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历史轨迹,汇聚了全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职员工的心血与情感,凝聚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的力量,向社会展示农广人风采。《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是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对外宣传的窗口,是服务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展现农广事业风采《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忠实记录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历史轨迹,汇聚了全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职员工的心血与情感,凝聚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的力量,向社会展示农广人风采。《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是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对外宣传的窗口,是服务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4.
<正>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展现农广事业风采《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忠实记录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历史轨迹,汇聚了全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职员的心血与情感,凝聚了全国农收广播电视学校体系的力量,向社会展示农广人风采。《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足全国农业广播  相似文献   

5.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忠实记录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汇聚了全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职员工的心血与情感,凝聚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的力量,向社会展示农广人发挥远程教育优势、进村入户开展教育培训的风采。《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是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6.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忠实记录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汇聚了全体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职员工的心血与情感,凝聚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的力量,向社会展示农广人发挥远程教育优势、进村入户开展教育培训的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报》服务于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是农广校体系工作交流、培训指导、经验推广、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农民科技培训》杂志系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农业类科普期刊。2020年,"一报一刊"将秉承"满足读者需要,办农民满意期刊"的初心,在选题内容和形式呈现上更加契合读者需求,为广大读者朋友搭建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14,(8):31-31
<正>2013年7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11月,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浙江省农业教育培训中心为贯彻落实《意见》和全国农广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浙江省农民培训工作的实际,通过出台建设意见、列入目标任务考核、强化服务督查等措施,来加强省农广校体系建设,力争使此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立足省情,明确体系建设重点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及适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要求,浙江省农业教育培训中心把加强农业教育培训中心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明确了组织体系、职能定位、条件建设、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一系列体系建设内容。组织体系上,要求有条件的地方,争取单独建制设立农业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一时难以单独建制的,要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省级校校长工作座谈会上,就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中央农广校常务副校长王守聪指出,当前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初见成效,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等职业教育有了突破性成绩。站在新起点上,能不能把握机遇、巩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要求,强化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职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中央农广校在部分市县农广校建立了9个农民中职教育联系点,联系点将成为探索农民职业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模式的试验点和示范点,加强农广校体系中职教育工作上下联动、工作推动的渠道和平台。本期经验交流刊登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东西湖区分校、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庄河市分校、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泰兴市分校、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合浦分校等4个联系点开展农民中职教育的经验和做法,以希为农广校体系教育教学改革、农民职教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基层实践依据和素材,为农广校体系教育教学工作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骏马,需要"四化同步"方能奔驰。作为基础支撑的后腿,农业现代化却是四条腿中远弱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那条短腿。强农兴农,人才是根本。如何培育一大批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给出两个:加强、加快。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现实选择。纵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一个共同点是,都将培育职业农  相似文献   

12.
近日,农业部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广校的职能和地位。此时为何提出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广校有怎样的优势?16年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国家教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农广校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给农广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此次《意见》的出台,又将给农广校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关注本期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3.
指南针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与艰巨的挑战。就在大家还在探索如何更快、更好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农业部印发《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这一政策如指南针为全国各地还在实践中摸索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在指南针引导下,农广校的自身定位更加清晰。坚持以培养适应产业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型、经营  相似文献   

14.
<正>安徽省南陵县农广校积极探索实践农民田间学校,把农民教育培训放在田间学校,既形式多样,又贴近农民、贴近农业生产,技物结合,解决了农民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背景2013年,原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农科教发[2013] 7号);2015年,原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于12月下发《关于加快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意见》(农播体[2015] 108号),计划"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所农民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培养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职业农民与农村实用人才,2011年12月30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级农广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实用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服务技能为核心,以人才培养进村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办学手段现代化为发展方向,坚持教育与培训并重、远程教育与实践教学并重、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需求并重,实现"十二五"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绘就新蓝图     
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意见。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一所普通中专学校发文,史无前例!文件给当时处于艰难中的农广校体系,注入了巨大信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培训道路,提供了强劲动力。16年后的今天,农业部颁发新《意见》,正式确立加快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发展战略,《意见》深刻阐释了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与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关系,既是理论定位,又是发展方略,还是行动指南,为当代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绘制出科学发展新蓝图。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近日,全国农广校校长工作会议在河南省夏邑县召开。会上,各省级农广校校长交流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经验做法,分析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探讨了稳定中职办学措施办法。本期刊登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东农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地对稳定发展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层次新  相似文献   

18.
日前,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农广校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为此,农民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刘天金。记者:《意见》出台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贯彻落实好《意见》有何重要意义?刘天金:一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转型的要求和农民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13,(5):24-25
秉承开放办学理念,创办"无围墙学校",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大学堂",实施农民终身教育;坚持服从大局原则,推动"农科教结合",创新教育培训模式;着力夯实体系基础,增强"农广凝聚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重庆市农广校30多年耕耘不辍,获得了"桃李芬芳满巴渝"美誉,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农民教育培训、农民体育指导、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等职能为一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记者近日走近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优秀省级校校长、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营管理》2000,(8):22-2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林、农牧渔业)厅(局) ,农(经)委(办)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强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办中专后继续教育农业推广专业的通知》(农人发[1999]23号) ,从1999年开始 ,在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办了中专后继续教育农业技术推广专业。这项工作的开展 ,对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近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000]3号) ,对农村经营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