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商标先用权及我国相关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军  李惠 《特区经济》2006,(6):301-302
商标先用权是不同于商标权的一个概念。在整个商标法的演变历史中,商标先用权制度产生于特定的背景之下;在商标法律系统中,商标先用权制度承载着特定的功能价值。在构建我国的商标先用权制度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与现有商标法律制度的协调;二是明确商标先用权的产生依据、权能、权利行使方式。  相似文献   

2.
南辉明  常玉翠 《魅力中国》2010,(34):167-168
我国《商标法》对商标的保护采取自愿注册原则,只有经过注册的商标才享有商标权,对于未注册商标,仅针对驰名的未注册商标和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有一定的保护,而对于其他普通的未注册商标却没有相应的规定。据此,本文阐释了对普通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和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希望对完善我国普通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未注册商标.是与注册商标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依据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分.未注册商标可分为未注册驰名商标、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和未注册的普通商标。我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外.其他的商品既可以使用注册商标.也可以使用未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4.
未注册商标,是与注册商标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依据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分,未注册商标可分为未注册驰名商标、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和末注册的普通商标.我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外,其他的商品既可以使用注册商标,也可以使用未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5.
朱秋沅 《特区经济》2010,(4):241-244
我国商标法对在我国境内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提供保护,由此而产生了有关于商标权成立、驰名商标的确认、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与商标侵权等法律冲突与司法管辖权冲突问题。目前我国解决涉外合同、侵权的国际私法规则并不能适用于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这一特殊制度。因此,亟需根据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特殊性、有关问题法律冲突与管辖权冲突的特殊性来制定针对性的国际私法规范,以确定有相当合理性的准据法,从而使得我国的未注册驰名商标特殊的保护制度得以良性施行。  相似文献   

6.
罗进  郑艺 《特区经济》2007,(12):253-254
本文将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进行了权利对比,说明了未注册商标的不利地位。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未注册商标的保护现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完善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包括赋予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使用人继续使用权;赋予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专有使用权;赋予未注册商标使用人抗辩权等。  相似文献   

7.
反向混淆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正向混淆而言的新型商标侵权形式,指在后商标使用者利用营销、宣传等手段,使商标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消费者误认为在先商标使用者的商品来源于在后商标使用者或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在后商标使用者使得在先商标使用者不能利用自己的商标进入新的市场,在先商标使用者的预期收益受到侵害,本质上失去了商标的市场控制权。我国应重新审视商标反向混淆的危害,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先商标使用者应动态跟踪自有商标的各类混淆情况,实施商标预警管理;在后商标使用者应严格按照《商标法》的规定合法使用商标,主动查询已注册商标目录,避免反向混淆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  相似文献   

8.
夏扬  薛源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157-160
商标法新加坡条约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商标法领域的最新立法,该条约即将生效.新加坡条约在许多方面对旧有条约作出了修改,体现了商标法的发展方向.新加坡条约承认新型商标,加入电子申请的内容,并对实际使用、商标许可备案、执行业务的期限上作出新的规定.我国已签署了该条约,但尚未递交批准书.我国现正进行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应当综合考查新加坡条约所确立的制度对我国商标法的影响,研究加入该条约后实施这些规定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9.
黎晓宽 《浙江工商》2001,(12):45-46
日前,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商标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商标制度,加强了对商标权的保护,缩小了我国《商标法》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之间存在的差距,建立完善了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商标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对于“王老吉”商标的争夺案例为例,分析了我国老字号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老字号法律保护的构想.要明确将字号权纳入到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中;应当在《商标法》中保护字号权;通过专门的法律法规对老字号给予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商标使用权以及近年我国商标使用权的现状,分析了王老吉凉茶商标的争议案例,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商标使用权管理的对策:修改现行商标法,以更好的遏制商标侵权现象;严格商标认证、转让、授权制度,监督协议签订过程,减少合同纠纷;公司内部要加强管理,避免公司内部人员暗箱操作。  相似文献   

12.
现行商标立法中注册原则的确立导致了法律对在先使用者利益忽视的不公平状态。本文将“劳动理论”作为“使用是商标专用权取得的正当性基础”的理论支撑,对商标制度分别选择注册原则和使用原则在实践中的利弊进行了充分比较,提出商标立法应当体现注册者和在先使用者之间、经营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合理的利益均衡,并具体设计了更能体现在先使用者利益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商标使用和及时申请注册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企业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尽管《商标法》已实施十六年,仍有不少企业对通过  相似文献   

14.
徐聪颖 《特区经济》2009,(5):246-248
商标窃权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类商标侵权案件,但在现行商标法中,法律却并未对由此引发的权属纠纷作出规定。本文认为,传统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不适用于解决商标窃权案件中的权属纠纷。但从充分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法律在承认商标失权人有权追回商标权的同时,还应允许善意受让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商标的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朱康榕 《中国经贸》2014,(17):74-75
商标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重要任务,商品与服务的快速发展促使着商标种类的多样化,颜色,声音等非传统商标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关注。1994年英国商标法肯定了气味商标,随后澳大利亚在1995年的商标法中也保护了气味商标,2003年我国台湾地区新“商标法”将声音商标纳入保护范围。到2004年第39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协会(APIPI)关于非传统商标注册保护议题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对于非传统商标的认知在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6.
徐聪颖 《特区经济》2010,(4):282-284
在传统商标制度设计中,法律保护商标的重心在于制止他人对相关商标进行标识性的利用。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商标符号象征意义的凸现,他人对相关商标的非标识性利用行为也可能会对商标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鉴于传统的商标保护模式不足以为商标的符号象征意义提供全面的保护,在我国《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过程中,应当将他人对商标的非标识性利用行为也纳入进法律的规制范围。  相似文献   

17.
李婷婷 《魅力中国》2011,(14):163-163
近年来,我国开始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构建成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体系。法律的完善对保障知识产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与《著作权法》、《专利法》相比,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却并不够完善。本文以《专利法》中的“专利申请权”为切入点,拟对《商标法》中的“商标申请权”做一分析说明,详细阐述“商标申请权”的含义、性质及其保护,进而提出对完善商标法律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香港的知识产权体系中,本来商标制度是较有特色的。二战以前它一直走着与英国商标法不同的轨迹,但战后迫于英国的压力,它还是就范于英国的商标制度:形成使用商标制与注册商标制两套体系;注册商标划分为A、B两簿,等等。下面分  相似文献   

19.
刘炎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01-108
作为非传统新型商标,气味商标具有非可视化、有特殊味道和容易变化等特征。中国《商标法》应当保护气味商标,气味商标的法律保护空白不应当继续出现。中国新修版《商标法》对气味商标保持怀疑的观望态度,美国和欧盟都存在气味商标合法注册的成功案例。中国国内有学者针对现实状况提出气味商标不宜保护论,然而这种论断显然是不合理的,气味商标的保护已有良策。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扩大《商标法》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标法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在立法目的、法律用语、商标管理机关和机制、商标权的取得和保护、注册商标的撤销等五个方面,同时我国商标法的修改也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