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然而,在繁荣背后,存在着技术含量低、缺乏自有品牌、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问题,"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是中国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中国制造"面临的一些问题并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刘亮 《资本市场》2006,(1):114-116
中国制造在全世界所向披靡,但文化产品却是溃不成军的样子。中国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文化产品贸易逆差问题,但在文化产品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智慧正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上半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针对我国部分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大肆炒作,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声誉和中国的国际形象。文章用胜于雄辩的事实,说明了"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分析了"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质量、争创品牌、企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是符合中国原产地规范产品打上的一种产地标志,是货物进入国际流通领域的“经济国籍”,它是世界各国进行贸易统计的依据。由于我国的原产地认定标准过低、产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价值的“实质性改变”不易确定、“中国制造”的认定管理不严、转口贸易出口量较大等原因,造成了“中国制造”当中存在着许多虚假成分,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不少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原产地证书的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增强自我创新能力,增加附加值,营造自己的销售渠道,使得“中国制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造。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看“中国制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霞 《经济管理》2003,(21):31-34
世界制造中心由英国及美国到日本,今天又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制造中心的变迁在于技术与管理的推动,制造能力的增强只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结果和表象。以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来衡量,中国与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必须从国家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做出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企业,以达到实现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郑宗 《经济世界》2002,(3):42-45
Made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代表着可信赖的、质量优良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但是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三菱汽车存有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GD92 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我们看到曾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己面临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的事实;与进军中国市场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一些重点领域、主要市场的竞争中连连败北。其中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日本企业仍固守陈旧观念,缺乏长远眼光。现在,他们正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7.
魏冰 《时代经贸》2012,(12):128-128,131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金融业发展迅速。由于发展太迅猛,金融界频繁发生重大事件对世界经济的稳定造成冲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本文就近几年发生的金融事件进行分析,提出对当今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上MBO现象日趋频繁。由于我国目前金融体制的不完善,MBO的融责难问题已逐渐暴露出来,因此MBO基金应运而生,本文从MBO基金产生的原因入手,在分析目前中国的MBO基金运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中国MBO基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占据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但是近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引起了国民的关注。就世界上对“中国制造”产生质疑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找到“中国制造”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解决“中国制造”危机,拓展国际市场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芳 《经济师》2009,(10):43-43,45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加快了竞争海外市场的步伐,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在分析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国际化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汽车企业长期以来产品档次低、技术研发跟不上、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提出我国该如何自我创新与借鉴外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促进我国汽车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汽车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珠三角制造业发展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并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全面走向世界,并成为了各国人民生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近两年国际油价暴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中国制造业腹背受敌的情形愈演愈烈",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的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互联网可以通过成本和人力资本的中介促进制造企业创新,即互联网能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治理成本,成为制造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拓展性分析中,制造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传统公司治理方式显著负向调节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从降低成本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两个方面,解释互联网如何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为解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机制的“黑箱”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德生 《大陆桥视野》2008,(12):66-67
中亚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正创造着越来越多的市场商机,也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中国客商的目光。通过几年的打拼,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渗透到中亚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就是一位外国媒体记者在中亚的所见所闻,让我们从侧面了解到中国商品在中亚市场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环境经济》2005,(3):12-13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2005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研究表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但是农民失地、收入差距加大等引发的七大社会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发展,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5.
刘保成 《时代经贸》2010,(14):23-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绩不俗,“中国制造”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亮点,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制造”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做了较深入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在发展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过程中,存在着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不完善、风险投资业人才紧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规范和促进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绩不俗,"中国制造"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亮点,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制造"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做了较深入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兴办科技工业园区等各种开发区,使中国抓住了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中国制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事件。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入了研发转移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内外环境条件也难以支撑目前的“中国制造”模式的持续发展。要解决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抓住全球化发展新阶段研发转移的机遇,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定位和强化中国科技园区(国家高新区)的功能,迅速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改变中国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弱势地位,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19.
工业互联网时代悄然而至,设备智能化与产线自动化成为制造企业常谈不衰的话题,然而现阶段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正面临多重挑战,在解决设备智能化到产线智能化的提升问题上,诸多传统制造企业陷入了“智能智造”困境。地方政府在帮助制造企业释放“智能制造”的赋能之力、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文章基于会计学和金融学理论,从“自上而下式”战略布局层面、“自下而上式”营销规划层面和IT方案设计层面,通过搭建工业互联网的分析框架,拓展数字化转型的理论边界,以期为我国制造企业做好做深提质、降本、增效、减存“大文章”以及高效赋能千行百业提供理论指引与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20.
余江 《新经济》2006,(10):38-39
“中国制造”最终是要面向世界,“中国制造”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Made in China充斥着世界各国街头的时候,中国的商品却并没有获得对方的尊敬,在西方企业强烈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冲击波的时候,“中国品牌”也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竞争力。从“中国制造”的繁荣到“中国品牌”之富强,我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