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债务重组业务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处理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企业在所得税计算和申报时,要进行纳税调整,要注意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计税成本)的现金清偿债务的纳税调整、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纳税调整、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务的纳税调整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2.
由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处理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企业在所得税计算和申报时,要进行纳税调整,它包括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纳税调整,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纳税调整,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债务的纳税调整,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3.
谭玉林 《新智慧》2008,(4):14-15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核算企业所得税时,要重点考虑暂时性差异的问题。所得税的处理是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难点所在,基于此,笔者试图根据企业经常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进行分类探讨。  相似文献   

4.
魏光 《新智慧》2005,(9):35-37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其方式主要有: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对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而税务处理的依据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由于二的依据、立场和目的不同,因此在具体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5.
以存货偿债是债务重组的一种常见形式。本分别债权人是否单独支付增值税两种情况,说明了债权债务双方的会计处理,并就不同情况下对企业纳税的影响以及与债务重组有关的内部抵销业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行债务重组准则关于混合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客观辨析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的利弊,提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袁太芳 《新智慧》2008,(2):16-17
本文通过案例探讨了所得税会计的三种调整对象(会计交易或事项、资产负债表的报表项目、企业整体)的核算,并对其在资产负债表的披露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建议企业在很可能取得足够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的条件下,采用会计交易或事项作为所得税会计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8.
债务重组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债权企业的资产减少和债务企业负债减少两个方面,由于债务重组涉及到不同的会计主体,会计人员依据的理论不同,会计账务处理也就有所不同,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有关信息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只有客观公正地站在不同会计主体的角度,严格遵循有关原则规定,真实正确地监督反映债务重组所引起的会计事项及其差异变化,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裴学增 《新智慧》2006,(7):25-26
本文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为准,时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进行时比分析,并时两者的差异如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动因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动因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成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治理企业不当盈余管理,应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规范;明晰产权并设计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完善《会计法》、《证券法》等有关法规;改善企业外部投资与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与债务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尤其是在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为了解决企业资金紧缺,周转困难等矛盾,通常采用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或由双方达成协议进行债务重组。而以非现金资产进行重组是其中一种形式,本重点阐述了二的异同点,以及在会计上如何进行帐务处理。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在范围、方式和会计处理思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修订后,债务重组的概念更科学、全面、帐务处理更有针对性,债务重组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而非当期损益。债务重组准则的这些变化将对相关企业产生诸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及进行会计差错更正时,如涉及前期损益,需要考虑其对所得税的影响,并编制调整分录。其中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比较复杂,是会计实务工作者面对的主要难题。本文通过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而产生的前期损益调整事项的性质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所得税影响的情况及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债务重组对会计账务处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债权企业的资产减少和债务企业负债减少两个方面.由于债务重组涉及到不同的会计主体,会计人员依据的理论不同,会计账务处理也就有所不同,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有关信息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只有客观公正地站在不同会计主体的角度,严格遵循有关原则规定,真实正确地监督反映债务重组所引起的会计事项及其差异变化,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分别对不同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做了相应的规定,论文通过对不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建议小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中大型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6.
原会计准则中对公司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只表现有可能实现了盈利,但 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特别是实际已亏损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利于重组公司的发展。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作出了新的规定,将对已计入利润的重组收益按新规定进行追溯调整。这种处理方法在无形中提高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可信性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市公司质量,对加强证券市场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递延法和债务法都属于所得税会计中对时间性差异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即纳税影响会计法。在所得税税率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它们的会计处理方法是相同的,但在所得税税率提高或降低时,它们的会计处理方法就有区别。由于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存在时间性差异,对于某一个会计年度,所得税费用与应交所得税可能不相等,但通过时递延税款的调整,在递延税款发生和转销后的一个周期内,所得税费用之和与应交所得税之和是相等的。该文通过列表并强调表内项目排列顺序,分析了时间性差异发生和转销的过程、区别以及时递延税款、所得税费用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徐植慧 《新智慧》2004,(2B):37-38
自财政部修订的《企业会汁准则——债务重组》于2001年实施后,很多会计工作在实际运用中对有关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问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总是不能条理清晰、游刃有余地去解决问题。为此,笔概括和总结了这部分内容,并根据相关案例来阐述有关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军会  李玉萍 《新智慧》2005,(11):25-26
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是会计实务操作中较难的三类业务,其会计处理都涉及账务调整和报表调整。本将比较这三类业务会计处理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艺纹  王丽芬 《新智慧》2004,(12A):22-23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简称《准则》)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简称《办法》)在企业债务重组中所得税的处理上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所有权益产生影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不利影响,使财务会计报告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依法正确核算应纳所得税,企业应当进行纳税调整。本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