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果广告只注重介绍产品功效的理性诉求,很容易使人产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印象和逆反心理。而富有人情味和艺术性情感诉求的广告,通过激发消费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地克服消费者的心理抗拒,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广告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情感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广告在当代屡见不鲜,它采用某些创意途径去感染、影响目标受众并使其实现最终的购买行为.广告诉求是广告内容中很重要的部分,反映了广告用语的策略性.餐巾纸广告作为大众常见的广告形式之一,对其诉求性分析可以直接揭示出广告制作的策略性.调查表明,餐巾纸广告用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感性诉求,这与广告制作者试图把握消费者情感心理的状况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的感性诉求广告研究还较单一,特别是从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角度进行的研究甚少。以当前广告界热点探讨的"中国元素"为切入点,突出中国感性诉求广告的发展须与中国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心理特征、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中国元素"精神层消费心理特征相结合,这将为感性诉求广告的研究开辟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创意是广告传播活动中最核心的环节.业界很多广告人喜欢标榜个性,将创意奉为圭臬.广告的最终目标是销售,离开销售这一根本目的,广告创意就是无意义的作秀.广告创意和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必须在遵守营销策划的整体思路的前提下,从目标受众、广告主题、广告媒介、广告时机,广告表现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性诉求是广告中重要的诉求手段之一,对性诉求广告的评价受到广告受众的性别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使用含蓄性诉求广告和明显性诉求广告为刺激,发现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对两个广告的态度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道德观类型的消费者对两者的评价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孙振兴 《中国市场》2012,(18):14-15
广告业极大推动了现代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在进行广告说服消费者时,应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来诉求。本文从中国人特有的"面子心理"、"从众心理"、"推崇权威心理"、"爱占便宜心理"、"缺乏安全感心理"、"炫耀攀比心理"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此来提供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的广告诉求探索,从而指导我国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广告是以体育为题材的广告。本文通过对体育广告和消费者心理的互动分析,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出发,结合我国体育广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忽视人本,缺少现代化要素;创意缺少现代化和艺术性等,提出了明确主题、情感诉求提供情感体验、提炼口号等体育广告策略。  相似文献   

8.
感性诉求广告抬头的年代 现代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让广告人有迹可循,情感是我们在做广告中首要考虑的方面,因为情感的丰富性,也更容易受到激发,因而,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利用情感诉求激发其购买行为.广告心理学的课程上我们了解到,当人们面对一些产品时,如果感情融入到购买行为中时,那么产品本身的性能就不再是其主要购买诱因,也就是说,情感活动越强烈,购买行为也就越容易产生,甚至可以说相当程度上购买行为的产生根本就是取决于个人的情感,感性诉求广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合理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将情感放置到广告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感性诉求广告,也是我们成功的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浅析情感诉求在广告心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淑平 《现代商业》2008,(5):260-260
情感诉求通过诉求消费心理需求的情感内容,如欢乐、情爱、幽默、怀旧等,去感染、说服消费者,进而让大众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本文试图对情感诉求在广告心理学中的应用策略做出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胡凯 《中国市场》2014,(34):22-23
广告本是商品生产者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而发起的一种产品宣传活动,其核心特征的商业性。然而,随着各种商品广告在媒体上大展拳脚,广告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于商业领域,而是在文化领域显示出其强大的再生能力。广告除了在向消费者传递最新、最优的产品咨询外,广告中所传达出的文化还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本文以男女化妆品为对象,针对不同性别消费者的心理和审美诉求,对男女化妆品广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谢瑜  赵金蕊 《中国市场》2024,(3):131-135
广告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桥梁,利用广告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并做出购买行为,是营销界关注的重点。为探讨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国货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对来自全国各地区的174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国货品牌的购买意愿具有不同的影响,且感性广告诉求更易激发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品牌广告诉求对消费者的行为决策具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探讨了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对品牌承诺的关系,研究发现:广告诉求与品牌类型对品牌承诺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当广告诉求为理性诉求时,消费者对能力型品牌的品牌承诺更高,而当广告诉求为感性诉求时,消费者对温暖型品牌的品牌承诺更高;品牌关系质量在理性诉求对品牌承诺的影响中发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流通经济》2015,(11):87-95
近年来有关广告诉求有效性的研究较多,但关于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哪一个更能导致积极的购买行为并无统一定论,且对各种广告诉求方式的适用条件也缺乏深入探讨。文章以我国某所大学的年轻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设计与问卷测量实证研究不同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不同产品类型和产品涉入程度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且广告理性诉求通常情况下会比感性诉求效果更佳。产品类型对广告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关系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产品涉入程度,当消费者购买实用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高时,广告理性诉求会比感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理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强化;而当消费者购买享乐型产品且产品涉入程度较低时,广告感性诉求会比理性诉求更容易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广告感性诉求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营销的广告策略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看电视、报纸,几乎都是酒类、电器类、日用品等工业产品广告,到农产品广告较少,且大部分质量广告较差。农产品的经营已进入激烈市场竞争时代,广告作为信息传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对农产品的信息的传递、品牌的树立、与消费者的沟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产品广告起步晚,发展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农产品营销的广告策略创新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农产品的广告策略创新进行探究,提出了农产品广告策略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受众一般经由边缘路径和中枢路径两种路径对商品广告信息进行处理。其中,"动机-能力-机会"(MAO)心理指标较低时边缘路径效应明显,MAO心理指标较高时中枢路径效应明显。MAO指标较低时,会产生侧重于心理暗示的感性诉求方式,MAO指标较高时,会产生侧重于认知期待的理性诉求方式。不同类型的商品广告应要根据消费受众的心理机制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  相似文献   

16.
把握消费心理 增强广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消费心理增强广告效果张冬梅把握消费者心理,就是要研究说服的原理及其过程,研究各种广告的诉求方法及接受者的反应,包括人们的意识行动,潜意识行动,无意识行动,也包括人们的观、听、嗅、尝、感知等精神和情绪的反应。一、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告业的发展,传统硬性广告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如广告的有效性下降、消费者对广告的抵触、广告发布的时间和空间的压缩,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广告传播方式,而植入式广告则跳出了传统广告的直白诉求模式,以更加隐蔽、积极、动人的形式潜入受众的视野,使受众在没有任何戒备心理的情况下,于不经意间构建起对商品的潜意识知觉,接受关于产品或者品牌的信息.本文从植入式广告概述开始,分析了植入式广告的作用,以及提出了操作植入式广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企业的广告传播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浅析广告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与广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苹 《消费导刊》2009,(6):233-233
广告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应顺应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主要从广告过程中消费者的注意、记忆、情感等几个重要的心理环节来具体分析应怎样根据消费的心理规律和特点进行广告策划和设计,达到加强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劝服理论以及劝服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分析了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下,消费者对汽车广告信息接收的心理,提出从产品、诉求、文化、定位、表现、体验六个方面提升汽车广告的劝服策略,并指出了汽车广告在进行劝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图形作为平面广告作品最为关键的一环,它的设计成败决定了整个广告作品传播的优劣。如何根据广告主题和消费者心理所进行的创造性构思活动;在众中求异,切合消费者的诉求,广告图形创意设计与表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通过相关案例解读,围绕着平面广告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