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直不知道他是怎么爱上她的。他最喜欢像个孩子般趴在她怀里,脸颊紧贴着她的胸脯,侧耳聆听她心跳的声音。"侧耳聆听她心跳的声音。"这是她大一时写  相似文献   

2.
初见陈新,很难不注意到她干净俐落的短发,并据此判断她是一个干练的职业女性。但当她坐在面前,略施粉黛,用平缓的语速、轻柔的声音述着自己的故事,她的亲和就渐渐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3.
七人会计团队,五年呼唤与奔走,留下了会计人参政议政的烙痕。 他(她)们带着使命,肩负着责任,拖着厚厚的提案把行业和大众的声音带到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圣殿。几多执着追求,他(她)们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4.
刘瑛 《劳动月刊》2012,(11):26-27
林玲打电话给我,请我帮她寻找失踪两个月的丈夫,一个刻意躲起来的人,除非他自动出现,否则永远都找不到他。林玲这两个月通过找私家侦探,向公婆哭诉等等,都只能听到丈夫的声音,见不到他的人影。对这个男人她已经彻底绝望了,找他,只是为了早点离婚,拿到自己应得的财产,至于他是怎么骗她,以及他那个所谓的病,都与她无关,林玲说:“我情...  相似文献   

5.
1.聆听 所谓的聆听,应该是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同时不急着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必须愿意把自己的「内在对话」暂抛一边。 2.停顿 在对话之间,有时说,有时听;当听到自己心里响起「我不懂……」的声音时,就该暂时停顿一下问对方:「我是否错过了什么情节?」我们还必须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觉产生的机械式反应,停顿就像开车时,变换排挡时所需使用的离合器:先减速到某种程度,扣上齿轮之后,才能进行加速。  相似文献   

6.
我小时候,父亲因为识文断字,被推选为生产队的小队长.虽然连个芝麻小官也算不上,但父亲觉得自己的工作神圣极了.他对村里人非常热情,谁家有什么难事,他总是第一个跑去帮忙,还经常接济生活困难的人.人们都叫父亲"雷锋队长",他觉得这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父亲白天忙得不着家,到了晚上才回家.吃过晚饭,我们兄妹缠着父亲讲故事.昏黄的油灯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父亲开始讲雷锋的故事.他讲雷锋小时候的事,讲雷锋做的那些好事.雷锋是个穷孩子,吃过苦,受过罪,所以他爱憎分明.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为丢了车票和钱的妇女买车票,他雨夜送大嫂,他把节约下来的钱支援给灾区……父亲深情的讲述着,我们侧耳聆听.夜静悄悄的,只有父亲的声音清晰地回响着.  相似文献   

7.
玲洁 《新前程》2010,(6):50-51
“你改变,周围的一切才会随着你改变,当你固守着自己的痛苦和过去不肯放手时,套牢的只有你自己。”胡秀秀笑称,只要身边又姐妹向她诉婚姻的苦,她就会揪出这句来劝对方了,以至于很多听多了的姐妹,会拉长了声音接她的下文。  相似文献   

8.
她出生在辽宁大连的一个农民家庭,患有先天性眼病的她,十岁就失明了。她在大连市盲校刻苦学习,后来选择了读中专学习按摩。2003年,她中专毕业,在大连一家按摩店工作,月薪3000元。2006年,她偶然得知盲人可以考播音与主持,声音条件特别好的她,一下子激活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虽然屡遭抨击,但左小蕾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判断,而不会人云亦云。她相信时间最终会证明她的观点。如她所言:市场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市场很难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0.
聆听蛙鸣     
闲坐床头看书,不觉已是夜深。清明后的城市犹如入定的老僧,静默着。侧耳聆听,远处似有阵阵蛙鸣,时而激越铿锵,时而婉转悠扬。那声音虽然微弱,可是却那样真切。于是在记忆深处,那一片片如歌如吟的蛙声,再一次穿透心灵,穿过城市的层层夜幕,清晰地浮现出来,让我回到儿时的乡村。  相似文献   

11.
1、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 我一直认为,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这就像一个人.没有呱呱坠地以前,还谈不上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但是.一旦他或者她哭着喊着挣扎着经过了那条狭窄的生命通道之后,他或者她就有了自己的尊严以及存在的权利。作为社会人.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权利,是因为我们尊重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和爱护。  相似文献   

12.
冯磊 《湖北审计》2009,(2):56-56
1、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 我一直认为,一本书也是有生命的。这就像一个人.没有呱呱坠地以前,还谈不上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但是.一旦他或者她哭着喊着挣扎着经过了那条狭窄的生命通道之后,他或者她就有了自己的尊严以及存在的权利。作为社会人.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权利,是因为我们尊重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个体.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希望自己被别人尊重和爱护。  相似文献   

13.
聆听客户声音的关键是发现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络社区中,客户的信息量大且密度高,致使企业聆听声音困难。运用特征筛选和信息融合相结合的特征识别方法,将表征客户特征的有价值的相关数据项经过筛选、分类进行动态地提取和融合,完整地表征和反映有价值的客户信息;同时,采用聚类算法,对具有高、中和低价值的客户特征数据分类过滤,以识别出具有高价值信息特征的客户。该方法对企业聆听网上客户声音,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其战略和营销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微温止步     
初识时,她刚毕业不足一年,完全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子模样;而他早她几年踏入社会工作,是成熟理性的男人。他长她十岁。 他们在那家合资企业以师兄妹相称,在同一部门工作。他负责写程序,而她负责测试检查程序。关于工作,他们之间配合得非常默契,搭档一年,从未出现过问题与纷争;羡煞本部门其他的工作伙伴:因他们整日唇枪舌战。 工作之外他没有多少话语,更多的时候,他倾向于聆听;她因当时年纪小,尚不懂得隐忍,有什么悲喜情绪便一丝不漏地向他宣泄。他只是静静地听,然后替她一点一滴地分析,直到她释然为止。她对他而言是透明的。 说也奇怪,对于他的事情,他只字不提;每每她问及,他总是淡然地笑:小丫头家,知道那么多干什么?她也就乖乖地住嘴。她除了知道他家在海南、有女友外,一无所知。不知就不知吧,日子也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了一年。  相似文献   

15.
感悟沈园     
冰冷的海面,一艘巨大的船渐渐沉入海底。木板只有一块,而且只能负载一个人的重量,他奋力将心爱的人扛上木板。他冷得瑟瑟发抖,头发已经结满了冰凌……生命即将离开他的身体,可他仍奋力地推着木板。他知道自己不行了,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告诉她:“无论怎么艰难,你都要活下去,你会长命百岁的……”他停止了呼吸,但他仍然没有松开木板。他最后的话支撑着她的整个世界,她顽强地活了下来……她是为他活着的,他是惟一支撑着她活下来的力量,也就是说,爱是惟一的信念。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活到了百岁,子孙满堂……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多么经典的爱…  相似文献   

16.
袁腊梅 《财会月刊》2012,(12):I0009-I0009
她爱上他,只是一秒钟。而他爱上她,却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 那时候她的父母都在部队,有着不容忽视的职位,她生下来就被人宠为公主。他是从别的地方借调来的文艺兵,因为出身不好,而被人排斥。他只安静待在自己的屋子里,专心画画。那次她是无意中从他窗前经过,只是淡淡一瞥,便立刻被他吸引了去。她看见他空荡荡的房子里。挤满了人,微笑的人、哭泣的人、悲伤的人、快乐的人,那些逼真的脸部特写,一张张挂在墙上,  相似文献   

17.
在我报到上班的第一天,便发现离单位不远的路旁,有一位衣着单薄的小女孩,站在瑟瑟秋风中,挥舞着手中的报纸,用略带羞涩而稚嫩的声音吆喝着:“新到的报纸,新到的报纸……”那声音使我不自觉地有些心颤。家是农村的我,每当看到她,就会想起自己正在上学的妹妹,心中...  相似文献   

18.
李巍 《劳动月刊》2012,(10):45-45
他的妻儿与爱情无关贺婕是在一次饭局上认识方屹的。之前她就知道这位在京城摄影圈内小有名气的前辈。之所以称为前辈,是因为方屹大了她整整20岁,那个时候的她,完全没想到自己后来会为了这个男人“私奔”到北京。但是一顿饭下来,贺婕被这个中年男人吸引了。幽默、博学、善解人意,所有成熟男人的优秀品质他都有。贺婕有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朋...  相似文献   

19.
《劳动月刊》2012,(3):51-53
很多女孩子在年轻的时候喜欢上一个人,愿意为他奔赴一座城,以示这段爱情的盛大。罗烟就是这样的女孩子,任性地爱上了一个网络中的男人,为了他,离开武汉,去了他定居的城市上海。她以为只要自己再努力一点就可以追上他的脚步。可是,追了7年她才发现,她其实永远都追不上……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虽然都是借助电子传媒和有声语言传播信息,虽然由于两者通过电子传播内容不同,而对节目主持人语言要求不同。但是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都要有好的发声基础及对声音的娴熟运用与掌控,所以受众对于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声音形象要求更高、更严格、更规范、更通俗。声音形象是塑造节目主持人“形象”的一大“硬件”,声音是信息传递的方法之一,所以节目主持人需要用声音塑造形象。一个主持人若先天具备了良好的声音条件,他(她)的受欢迎、受欣赏的程度就会比较高,并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受众的认可,因为受众首先是通过声音来了解和认识主持人的,这是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