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问题与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辅导员激励机制,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为加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开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作者从构建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原则及完善激励机制途径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是高校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和提高思政工作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内在需求。本文通过论述辅导员激励机制的意义和原则,从营造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建立健全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完善辅导员队伍培训机制、引导辅导员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四方面提出了构建辅导员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保障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之中,激励机制是最主要和重要的一个。为了充分发挥辅导员职业化激励机制的长效作用,调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构建激励机制时应遵循人本性、针对性、公平性、多样化、适时和适度性五大原则。在明确辅导员职业化激励机制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本文还重点阐述了充分发挥机制的合力作用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利用机制的导向作用挖掘辅导员的潜力,凸显机制的激励作用增强辅导员职业化动力的三个激励机制构建的目标诉求。  相似文献   

4.
甘霞 《全国商情》2012,(10):82-84
本文从基于国家、高等院校、辅导员自身,以及当代大学生四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要求出发,分析了胜任高校辅导员工作所需的要素,从根据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内涵上的相似性来构建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最后又从模型的三个维度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高校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承担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不断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论文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从岗位认知、职业能力、职业提升、激励机制、职业倦怠等方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浅谈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专门人员,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就业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主要从队伍建设、工作职能和知识要求三个方面,浅谈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缺位,并简要分析了其原因所在,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建立良好的指导互动机制,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才能够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话语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事实,文章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话语的文本分析,揭示当前高校辅导员话语的特点。高校辅导员话语创新势在必行,通过构建高校辅导员话语权、丰富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实现高校辅导员话语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探析新媒介环境中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现代媒介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媒介教育,加大高校媒介基础设施建设,把好高校辅导员准入制的"媒介关"以及切实抓好高校辅导员的媒介培训是提升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前线,谈话是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最常用的工作方法,辅导员掌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推准契点,把握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谈话艺术与技巧,有助于辅导员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是当今高校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心理状况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将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成效,也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文章通过对当前辅导员心理状况的深入剖析,论述如何通过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