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债务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并日趋恶化。其突出表现在国际债务规模急剧膨胀和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清偿率远远超过警戒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旧秩序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犯了政策上错误。它不仅是债务国的金融和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该国的政治与稳定,甚至还影响世界的经济与稳定。仅采用债务重新安排和减免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有关方通力合作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债权国到债务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债务危机最初都是起源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债务人。进入21世纪,国际债务模式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债务危机从"外围"向"中心"扩散;债务危机的形式由公司债务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变,美国由原来世界最大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债权大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出发达国家利用债务对实施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益转移。中国作为债权国面临着诸多挑战,维护债权国利益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和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主要的风险引爆点有四个:发达国家高利率抑制通胀和债务高企存在逻辑冲突;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助推世界动荡变革;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大国政治和经济领域斗争的融汇点;地区安全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消极影响。国际局势的风险点只是表征,妨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深层原因是三大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即全球发展不平衡、全球治理缺位、国际安全呈现结构性紧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中国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应把握各方面战略机遇,转危为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既包括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全球发展新主张,也包括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提出的全球安全新倡议,反映了中国在应对全球“四大赤字”上的新理念和新举措。“两大倡议”对各国探索更科学、更文明的发展道路,对执政党探索一般社会发展规律,对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必将作出更大贡献,从而彰显更重大、更深远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
宋泓 《国际经济评论》2012,(5):111-126,7
2010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和扩散,国际资本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剧烈流动,使得一些国家深受其害。一些长期处于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状态的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国际资本逃离,本币大幅度贬值。本文以印度为例来分析外部平衡约束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短期来看,印度的外部平衡处于安全区间的临界状态,并面临较大压力,未来的走势值得关注;长期来看,单纯依赖海外侨汇以及对外借贷是不能支持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外部需求的满足的。2)发展制造业、推进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突破外部平衡约束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正> 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动荡的主要“台风眼”之一,特别是继发展中国家爆发债务危机之后,美国也跃居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使国际债务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深入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负债演变过程,剖析它们债务不同的特点与形成原因,对于我国如何利用外资和控制外债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债务现状及特点国际债务的“重灾区”当首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的债务阴霾始终驱而不散,它们是国际债务危机的“导火线”和“爆发源”。事实上,早在70年代发展中国家大量举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时,国际债务危机就已初露端倪。但直到80年代以前,债务冲突还只是发生在  相似文献   

6.
一、目前的国际债务形势迫切要求对重债国进行债务调整。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其中债务负担最重的是拉美国家和非洲国家。拉美国家外债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40%以上,超过5000亿美元;非洲国家负债也高达200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每年新借入的外资不足以抵付到期年度的偿付本息,甚至不足以偿付到期债务的利息,资金逆向流动,即净流出。目前非洲国家所欠外债占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44%,是出口总额的4倍,每年要偿还160—240亿美元的债务本息。从1975年至1987年,债务偿还年和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分别由13.7和15.7上升到21和37,其中,  相似文献   

7.
债务资本化(Debt Capitalization),又称债务股权化、债务转化或债务贴现交易。它是指债务国和债权银行商定,将债务国所欠部分债务变成债券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这部分债券,按券面值打折扣以后出售,一些国家有财力的企业、银行、财团和私人都可以购买,然后将所购得的债券拿到债务国的银行贴现,按面值兑换成当地货币后在该债务国投资,可购买企业股份,作为合作资金或创办新企业等等。债务资本化是80年代发展中国家陷入债务危机以来,债权国和债权银行为避免债务坏帐、缓和国际债务环境,帮助重债国进行债务重整而新兴的一种债务调整方式。在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沉重债务负担困扰的情况下,实行债务资本化已成为缓解债务重荷、振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条可行途径。菲律宾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债务国之一,是最先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唯一实行债务资本化的国家,其债务资本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推行债务资本化比较有效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向亚非拉120多个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累计建成成套项目1021个;派出技术人员40多万人次、医疗队队员近2万人次、青年志愿者204名;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名:免除49个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债务376笔,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八项政策措施。其中有一条是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同样在去年,西方8国首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28):28-29
经过数十年的出师不利和不见兑现的承诺,落后的非洲经济也许最终找到了一条摆脱绝望的途径。这既不是国际援助,也不是债务减免,而是中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中国海外主权贷款会促进还是抑制债务国经济发展的国际争议愈演愈烈。本文基于世界银行国际债务统计数据库,检验来自中国、美国及世界银行的主权贷款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结果发现,中国贷款能显著促进债务国经济增长,但美国和世界银行贷款的效果不佳。机制分析表明,中国贷款具有生产性债务特征,能够缓解国内融资约束,形成生产性投资,与贷款相关的还款压力对债务国而言也是可负担的。相比美国和世界银行,中国贷款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本文为破除“债务陷阱说”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中国资本如何促进全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论“重债穷国计划”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倡议发起“重债穷国计划”,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减轻受援国的外债负担。从宏观经济理论角度分析,虽然该计划能减少受援国的债务负担和政府支出,增加这些国家的消费、投资和产出,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使受援国经济走出恶性循环,但是,实际经济中的很多因素都将影响该计划的实施。因此,该计划的实际作用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可持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回顾发展中国家的外债问题及双边和多边救援措施,作者对最近国际上提出的“搭便车”和“债务可持续”问题进行了理论和事实分析,提出了发展可持续是债务可持续的观点。作者运用大量的事实和例证,有力地驳斥了有关方面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不实指责,论证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对促进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公共债务和物质资本的三部门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基于个体最优化行为对私人和公共资本积累、财政赤字以及公共债务可持续的联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证明有更高资本存量的经济体具有更高的公共债务可持续门槛值。基于167个国家(或地区)(包括31个发达国家和136个发展中国家)1960~2019年的面板数据,文章采用二次型和门槛模型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组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分别按投资率和加速数从低到高分组测算公共债务可持续门槛值,验证了门槛值随着资本存量的扩大而提高的结论。研究启示,公共债务可持续评估应超越简单的比率警戒线设定,应遵循公共债务筹资—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潜力提升—偿债能力提高的内在逻辑进行全面评估,研究同时提示政府遵循公共财政"黄金法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以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延期偿还债务为起端,爆发了债务危机.此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一直笼罩着危机的阴影,成为国际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就其债务减缓问题同它们的债权人进行了广泛的协商,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和办法,其中债务展期和新增贷款是主要办法.同时在认识上,大多数国家的看法是发展中国家外债的性质仍然是缺乏流动性的问题,而不是无力清偿的问题,为防止债务问题激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对债务问题研究的深入,在分析方法和解决措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拟从近期债务危机理论中选取与当前密切相联的四个重要问题加以探讨,分析问题成因和对策,具体有:一、无破产法约束下国际债务市场的运行机制.为什么会70年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没有破产法保护的情况下仍冒险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贷款的情况?二、债务危机时期的最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减债机制是以多边开发机构为主导的多边援助机制,减债进程的不断推进也必将对其资金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采用成本分析法与资产负债分析法,集中分析了减债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路径对策,以期对加快重债穷国减债进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减债机制是以多边开发机构为主导的多边援助机制,减债进程的不断推进也必将对其资金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采用成本分析法与资产负债分析法,集中分析了减债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路径对策,以期对加快重债穷国减债进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新财经》2005,(7):15-15
400亿美元 英国财政大臣戈登&#183;布朗于6月11日宣布了参加8国集团财长会议的所有成员达成的协议:决定立刻全部减除18个重债穷国400亿美元债务。这成为有史以来全球实施的最大规模债务减除计划,也是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自1982年爆发国际债务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和国际商业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明显减少,官方发展援助停滞不前。1987年上半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借款仅为144亿美元,净资本流入继续下降。发达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依然大大低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0.7%的指标。与此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的低速增长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总生产、就业与出口中所占比重,亦呈现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钟伟 《中国经贸》2013,(13):86-86
“富国重债”问题何去何从值得警惕。1987年,美国联邦政府基本上没有债务,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高达15.88万亿美元。1992年,日本政府的债务余额对GDP的占比为60%,目前已超过215%,债务余额高达12.62万亿美元。欧洲的主权债问题也类似,目前欧盟主权债总额超过10万亿欧元,其中欧元区公共债务/GDP占比超过87%,希腊、葡萄牙、意大利和爱尔兰的主权债/GDP均超过100%。令人不敢想象未来20年欧美日面对债务问题如何自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