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陈训 《经贸实践》2005,(12):41-42
我国的民营企业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巨大贡献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已经从“资本主义尾巴”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总额的62.3%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由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了综合经济实力,扩大了社会就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然而,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各项管理的弊病就不时显现出来,加强科学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企业管理的内容丰富,内涵之深刻,更使一些企业主所茫然,为此,就搞好民营企业的科学管理作一些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民营企业所占社会资源仅三分之一,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三分之二,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在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就业、财政收入等状况明显好转,经济发展正逐步走向良性循环。但是,民营企业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业绩,无论是数量上还是企业规模上,都为世人所瞩目。到2003年,民营企业GDP已占全国GDP的一半以上。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速技术创新、推进我国经济向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这好的形势下,必须清醒地认识和正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民营企业在完成了原始积累,具备了大踏步前进的条件和能力之后,则表现出一系列的非理性行为,甚至迅速衰败。究其原因,民营企业创业之初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是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障碍。一、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形成及特征从…  相似文献   

4.
无锡作为“苏南模式”中的领军城市,中小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在2008年4400亿美元的GDP总量中,民营企业贡献了60.8%,而九成的民营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外向型经济依赖特别大,据统计五成的中小企业从事外贸行业,随着后来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订单下降,出口锐减,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金融危机给无锡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为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关心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有了不少改善,中小民营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实际生活看,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环境障碍,存在诸如融资…  相似文献   

6.
入世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其中最具特点的就是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成为我国新时代新经济的新亮点,产值在国民经济GDP中所占比重已达20%,拥有的资产占全社会资产的比重已经超过30%以上,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三大环境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自力 《经济论坛》2006,(20):61-6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自1980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产值以每年71%的速度增长。当代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在2002年5月13日上海举行的“汇丰经济论坛”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目前国营企业在GDP中的贡献只占到30%左右。这就是说,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其他性质的企业在GDP中的贡献占到了70%。然而,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似乎并不理想,发展规律可用一句话来形容:寿命短、长不大。一般民企真正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是2~4年,之后要么倒闭,要么长期停滞不前。比如山东…  相似文献   

8.
《经济论坛》2005,(3):43-43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我国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供求紧张的形势出发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回顾我国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的一个基础是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上。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的能源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相似文献   

9.
苏国强 《经济论坛》2005,(23):75-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集体经济出现停滞趋势,而民营经济的崛起迅速弥补了经济增长的缺口,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02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国内GDP增量的80%以上来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员的80%左右。从我国改革的方式来看,在体制内经济保持稳定和发展的同时,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量则是由体制外的民营经济支撑的。民营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社会经济的融资体制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致了民营经济融资方式单一,缺少融资渠道。融资困难导致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这必将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民营企业作为过去20年经济改革的成果,为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者就业和财政收入增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亮点,商业银行的信贷注意力也已开始转向民营企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资金缺口问题目前仍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一、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因素(一)从国家政策环境方面分析1.融资渠道过于狭窄。目前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除了自筹及民间借贷外,主要还是依赖银行借贷。与国外…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前,民营经济开始从坚硬的计划经济的土地上崭露头角,历经起落浮沉,风吹雨打,显示了倔强的生命力。姓资性社,先富后富,一层层波澜,一次次论争,它始终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静下心来冷静地思考,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其痛苦地孕育,畸形地生长正象是一面镜子,折射着历史的幽光。1.产权关系界定不清。2.领导模式缺乏科学性。3.人才的缺乏。4.科学技术的滞后。5.发展目标的四期性。远望我国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要想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甚至处于领先的行列,那么民营企业就要…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参与专业协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GDP的贡献占到1/2—2/3以上。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民营企业如何获得长期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是民营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严峻课题。虽然,民营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企业多方面的因素,但人才管理战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其快速成长之势,成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然而,诸多民营企业经过短暂的繁荣,很快就衰落了,从“巨人”到“飞龙”从“三株”到“爱多”等等。中国民营企业“伤亡”率之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什么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民营企业在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之后,会突然陷入衰败的怪圈之中呢?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许多民营企业自诞生之日就存在人才方面的先天不足,而在发展过程中则由于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人才观念与制度的缺陷,使得民营企业陷入了低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误区,成为导致民营企业由盛而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民营企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笔者认为不能忽视九大“人力资源管理误区”。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为中国经济喝彩,是因为中国经济去年交出了令人振奋的答卷。2003年,我国的GDP比上年增长了9.1%,创6年来最快,人均GDP更是首次突破1000美元,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这标  相似文献   

16.
创业初期,民营企业以其明确的产权归属,灵活的经营机制活跃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但随着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民营企业的更为深层次的产权问题日益凸现,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入理性认识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问题及制约民营企业产权改革的因素,实现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顺利  相似文献   

17.
无锡打造现代化山水名城,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实力支撑。近三年来,无锡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经济地位在稳步提升,GDP保持在第9位,人均GDP保持第6—7位,已超过6200美元,财政收入保持第11—12位,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在第11位;在产业上,农业地位保持稳定、商贸流通业地位稳步提高,工业保持第7位;尤其是无锡工业经济提供了60%以上的财政收入.提供了45%以上的就业岗位,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现状、逻辑、机理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状况及其特点,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在竞争性领域逐渐占据主体地位,而且已经大量进人非竞争的垄断性和公益性部门。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实力迅速增强,能够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大型民营企业不断涌现,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随着中国融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营企业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上展示出了自己强大的竞争能力。调查表明,当前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私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民营企业作为私营经济的主体,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民营企业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个神话,一大批企业迅速发展成为“民企巨人”,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并创造了地区经济的繁荣。然而,这些“民企巨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没能持续繁荣的发展下去,而且生命周期非常短暂。本文拟从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探究民营企业的发展,针对民营企业各个生命周期阶段存在的发展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增强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陈婷 《经济论坛》2004,(13):82-84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赢得了民营经济的先发性优势。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市现在有个体工商户21.04万户、民营企业13万家,民营企业户数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8.8%。据温州市统计局2004年统计,温州GDP从1978年的13.22亿元发展到2003年的1220.30亿元,民营企业占79.9%;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