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主要病害 1.1玉米大斑病 1.1.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  相似文献   

2.
一、小麦白粉病简介 小麦白粉病是对小麦危害严重并且难以防治的病害,由于发病时小麦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霉点而称之为“白粉病”。该病在小麦拔节期潮湿阴凉的情况下容易流行,但雨水过多却不容易传播,同时氮肥施用过多,种植太密都会加重病害。主要侵害小麦植株叶片和茎秆,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见图片),严重时可导致减产20%~30%,并影响品质,我国山东沿海和云、贵、川一带是小麦白粉病的“病窝子”,近几年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加重。  相似文献   

3.
许金林 《致富天地》2009,(11):30-31
一、症状 此病由细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鞘,病斑发生在叶脉间,初暗绿色半透明小斑点,沿叶脉扩大成水渍状条斑,后期病斑连合成黄褐色转橙褐色的斑块,对光观察叶片,条斑呈半透明状。病斑上有大量黄色及黄褐色较小的球状流胶,即菌脓。严重时出现一窝窝发黄的发病中心,远望似火烧状。  相似文献   

4.
丰硕 《致富天地》2005,(9):28-28
树脂病是我国柑桔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枝、干和叶片,可导致树势衰弱、枝条枯死,严重时整枝死亡。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症状小麦种子、幼芽、幼苗,成株根系、叶片、茎和穗都可受害,出现的症状复杂多样。1.幼芽和幼苗。种子根变褐色,幼芽腐烂不能出土。出土幼苗近地面叶片上散生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枯死,芽梢上生褐色条斑。2.成株。根上的毛根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变褐色;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叶上初生许多黑色小点,后扩大呈梭形,中部枯黄色,周围有退绿晕圈,病斑两面出现黑  相似文献   

6.
玉凤  侍书 《致富天地》2005,(2):28-28
1.白粉病西葫芦在保护地生产易发生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面产生白色圆形小粉斑,不断地往周围扩展,严重时叶片全部布满白粉,后期白粉的霉斑变为灰白色,叶片变黄,有时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250至300倍液等药剂,6至7天喷1次,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7.
玫瑰锈病是玫瑰的主要病害,在西南各地发生普遍,四季温暖、冬雨多雾地区发病较重,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在我省一些地区发病率高达80%。白花、紫花玫瑰均受感染,引起叶片脱落,影响生长和开花,同时还危害蔷薇属多种植物,此病侵染叶片、叶柄、花萼和嫩茎,先在正面出现小黄点,或桔红色多角形病斑,6、7月份叶片反面出现许多杏黄色粉状物,在叶柄和嫩枝上病斑为黄色瘤状突起。这是它的“夏孢子”,由风雨传播扩散。病原菌是担子菌亚门、锈菌目、玫瑰多孢锈菌,病菌以冬孢子堆在病部及残株落叶上越冬。  相似文献   

8.
一、危害特征核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核桃的果实、叶、芽及嫩梢,发病植株一般果实受害率达20%~40%,重者可达95%以上,常引起果实早落、核仁干瘪,不仅降低了产量,且大大降低了品质。1.病害症状。(1)果实。受害后,果皮上出现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中央凹陷,病部有黑色小点产生,有时呈轮状排列。湿度大时,病斑小黑点处呈粉红色突起,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发病重时,一个病果常有多个病斑,病斑扩大连片后导致全果变黑、腐烂达内果皮,核仁  相似文献   

9.
一、主要病害症状 1.茶饼病真菌病害。在嫩叶上先出现淡黄色半透明小点,随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正面凹陷,淡黄色或暗红色,背面突起呈馒头状,上面生有灰白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突起部分萎缩成褐色枯斑。  相似文献   

10.
栗疫病,又叫烂皮病、胴枯病、干枯病等,为世界性栗树病害,危害严重。上世纪美国约有5400万亩(35亿株)美洲栗因感染栗疫病死亡,致使美洲栗濒于灭亡边缘。欧洲栗也曾几乎遭到毁灭。我国南、北方也时有该病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此病轻者引起枝条干枯,重者整株死亡,给板栗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查保祥 《致富天地》2004,(12):22-22
三七由于常年生长在荫蔽湿润的环境中,三七黑斑病、圆斑病、疫病、锈腐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发生危害较重,常年因各种病害造成的损失达30%—40%,严重者达80%以上。三七出苗、长叶阶段,植物柔嫩、根系不发达、抗逆性差,是多种病菌初次侵染的重要时期,若春雨早而频繁,病情发生蔓延迅速,危害损失严重。三七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要60—75天,加强这段时间园田管理,促进三七健壮生长,对控制病害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抓住时机,作好综合防治,控制三七苗期病害发生危害,是三七病害综合防治的关键。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2.
一、病害防治1.根腐病和茎腐病。(1)病因。这两种病是由细菌、真菌、线虫等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病原因主要是田间湿度大或积水多,气温高及根、茎部受损,遭受病源物感染所致。(2)病症。根腐病发病症状为根茎局部先腐烂,然后逐步扩散至整个根茎,地上部分症状表现为无故逐渐枯萎,然后倒伏死亡。茎腐病先由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后使茎基部湿腐而倒苗,  相似文献   

13.
一、发生特点1.感染叶片。冬马铃薯晚疫病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先发生不规则的小斑点,随着病斑的扩大叶变成暗黑色。2.感染块茎。感染晚疫病的块茎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病斑的切面可见到皮下组织呈红褐色。  相似文献   

14.
大豆灰斑病又称为大豆蛙眼病、斑点病、斑疹病,是黑龙江省常见大豆病害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大面积发生,特别是在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黑龙江垦区发生更为严重,不仅影响了大豆品质,而且降低了大豆产量,当时各种植区均把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治做为一种常规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15.
魔芋病害以腐烂病和白绢病发病最为严重,称之为魔芋的“克星”。这两大病害病菌传播快,发病严重时,会造成绝收。因此,在栽培魔芋时,要注重防治,且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桃树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上,部分主枝也可发生。发病初期,树干或主枝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黄色胶状液体,形成直径3~10毫米的圆形且不规则流胶病斑。此病会造成树皮与木质部腐烂,树势日趋衰弱,叶片变黄、变小,果实畸形,严重时会导致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17.
一、白粉病 4~5月染病。叶初期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退绿病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嫩枝、嫩叶被害表面布满灰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幼芽和嫩叶不能伸长,绉缩卷曲,凹凸不平,叶色缺绿,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早期落叶。剑秋季病斑颜色转淡,并在其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的小颗粒状物。  相似文献   

18.
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生产中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以保护地受害最重。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柄、茎秆、瓜条等。  相似文献   

19.
一、病害1.松叶锈病。(1)发病特点。扩散较快,一般危害2~5年生思茅松幼林。幼林的林木感染后,针叶逐渐枯黄变褐,严重影响生长。该病的发生与林分所处的坡向、风向有关:坡下部严重,迎风坡面较背风坡面严重,幼树中下部较中上部严重。(2)防治方法。以抗病的思茅松林木作播种母树,加强思茅松人工幼林期的抚育管理力度,发病时普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养护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涵洞的盖板出现了混凝土离析、开裂、风化露筋、钢筋锈蚀等严重病害,涵洞盖板的承载力下降.随着近年来交通的提高,该病害严重地影响到车辆的行车安全,急需对发生病害的涵洞盖板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