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有林地一百三十六公顷。1958年建园后仅从1960—1980年二十年时间就引种成功各种林木1000种(包括品种),其中经过观赏鉴评出优良树木100种,为发展城市绿化提供了新的植物内容。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栽培树种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步钧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0,(2)
我省的森林是全国的首位,总面积约四千万公顷,蓄积量为22亿立方米,著名的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张广才岭等林区。树种较为丰富,是国家木材供应的重要基地,因此引起中外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地被植物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百花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中的百花园建设过程中所遵循的地被植物应用原则,介绍了百花园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对其景观效果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地被植物的应用前景,并对地被植物的选择和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5.
一、菜心菜心是粤菜中的名菜,品种多,引种推广后反映良好。其品质柔嫩,风味独特,纤维含量少。1、植物学特征菜心的根系浅、须根多,根群主要分布于3~10厘米,水平直径分布于10~20厘米的表土层中,再生力较强。植株抽薹前茎短缩,绿色.叶宽卵形或椭圆形,绿色或黄绿色。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适温25~30℃,叶片生长适温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几种野生花灌木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野生花灌木东北山梅花、柳叶绣线菊、珍珠梅、刺玫蔷薇进行了引种栽培的系统研究 ,主要报道了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垂直绿化植物生长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干旱与贫瘠的基础上,从黑龙江省山地植被中引种栽培19种攀援树种,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抗旱性等关键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及露地栽培观察结果,采用百分法综合评价出17种适宜立体绿化的攀援树种,为立体绿化与植被恢复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的植物种类,以满足绿化中对景观多样性、植物多样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茄子烂果在夏季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中均比较常见。烂果主要是病害危害造成的,多发生在高温、高湿、连作及不合理的农事操作情况下,烂果一旦发生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严重时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大棚栽培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后开始上市,经济价值较高。但大棚栽培的草莓出现畸形果的问题比露地严重,有的可达30%,严重影响大棚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减少大棚草莓的畸形果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空间环境的噪声状况,空气细菌含量和热辐射状况,并以市区做对比分析,阐释了植物园为市民创造了一个清洁、安静、避暑纳凉的好场所。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地区主要园林树木资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兴安岭地区主要园林树木资源进行系统分类,得到满足大兴安岭地区的园林的应用园林树木;发现当地园林绿化树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广元市引种了油橄榄,并创新了其经营模式公司+科技+基地+农户+政府部门+林业工程+银行、产+销,同时在广元市建设了全国最大的油橄榄基地———6667hm2油橄榄种植和榨制加工工程,推动油橄榄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的加剧,森林碳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研究了森林碳汇的性质后,对森林直接固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进行了计量。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为9.20亿t,价值折合人民币为1 072.846 5亿元。 相似文献
15.
对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野生乡土园林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植物园有观赏价值的野生乡土园林植物133种,根据特点将其分为观赏蕨类、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草本类;对其中观赏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突出的植物进行重点描述,对该区野生乡土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介绍平和天马国有林场立足山地资源 ,引导职工种植果树 ,发展经济的历程。探讨国有林场职工租赁经营果园的路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从日本引进针叶天蓝绣球5个品种,分别采用盆栽品种保存和露地定植方式开展引种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品种能够适应哈尔滨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可以大量繁殖应用,管理粗放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区域,适合大面积栽培,有利于提高整体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第七次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清查成果,采用方精云等所建立的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估算模型,估算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乔木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分别为96699.68万t和8436.20万t/年。其中阔叶混交林生物量和生产力最高分别占63.62%和52.3%;按不同起源分龄组乔木林总生物量和总生产力划分,天然乔木林总生物量和总生产力为92718.24万t和7824.46万t/年,其中幼龄林和中龄林占67.2%;人工乔木林总生物量和总生产力为3979.01万t和611.74万t/年,其中幼龄林占30.91%。森工林区平均生物量为83.35t/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6.07t/hm2。森工林区森林总生物量和总生产力为103722万t和9334.16万t/年。其中阔叶混交林生物量占森林总生物量59.44%,生产力占森林总生产力47.41%,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