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需要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这是我国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字时代的新发展对大学生数字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要一套新的数字素养指标评价体系来客观衡量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文章采用定性文献调研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大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高校开设数字素养课程和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雪  周爽 《改革与开放》2023,(21):40-46
数字技术的发展助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农村的生产生活呈现出数字化的新特点,同时也对农民数字素养培育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农民数字素养培育存在培育主体缺位、培育资源缺乏、培育政策缺少等现实困境。面对农民数字素养培育的困境,需要从强化农民数字素养培育主体地位、加强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资源供给、健全农民数字素养培育政策保障三个方面提升农民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深入研究大学生生态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构建规律,对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增强他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自觉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氛围、突出生态文化教育功能的课程设置、以高端前沿的生态文化观引领生态教育潮流、以多样化的实践途径提升生态文化素养是构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明确数字素养的内涵,推进专业数字化改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的主要任务。基于数字素养内涵的探讨和数字素养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数字素养人才培养原则和思路,并从树立正确积极的数字意识、搭建数字教育互动平台、重构融入数字化课程体系、打造跨学科师资队伍、形成全面科学且数字化的评价体系5个方面探索人才的培养路径,试图为数字时代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育数字素养人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核心素养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品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发布后,教育部正式对我国各学习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文章解析并遵照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内涵,基于我国高校现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试图从教育主体、教育阶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层面创新构建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体系,以促进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6.
友善品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大学生友善品德的培育不仅可以促进提高个人道德素养,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新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面临多重困境,需要从完善社会教育、强化学校教育、增强家庭教育、加强个人教育等四方面入手,不断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友善品德培育,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面对信息高度发达、共享化的时代背景,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利用资源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以重庆理工大学本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现状及其需求进行调查,并以此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支持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作为对传统用户教育的延伸,已经逐步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新的基本工作。所以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中的作用,将学校的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与有针对性的开展全面的信息素养培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要求对高校阅读推广人给予充足的重视.在数字阅读背景下,高校在阅读需求、队伍构成、培育体系等方面加强阅读推广人培育及队伍建设是必要的,高校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人才自身素养,鼓励多方参与,组建阅读推广团队,完善激励措施,健全队伍培育机制,促使高校阅读推广工作有效运转,促使活动品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2017年以来,许多应用型高校都把"新工科"作为指导新时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但在"新工科"建设发展过程中,高校切勿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以求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为此提出,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要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握"新工科"的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关系,努力构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体系,以期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兼具实践能力与人文素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新医科建设以培养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是新医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文章对徐州医科大学2021级3个专业621名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建议新医科人才信息素养教育从重构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理念、重塑以学习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构建跨学科的复合培养体系、垒筑立体化的信息素养培育空间、完善多元化评价与反馈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刻不容缓。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文章认为,可以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展开。在教师层面,教师应认真对待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即掌握基本的数字技术、将数字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利用数字技术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环节等。同时,在学校层面,应从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以促进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迈向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3.
榜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密切相关,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两者内在精神和外在环节上的深度契合和有效互动,是提升榜样认同,增强榜样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求。要在生成、宣传引导、学习践行等方面着力构建有效机制,推进两者深度融合,以此提升大学生榜样认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实,国民越来越关注其科学文化素养的培育。因此,为在新媒体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各高校提出将新媒体与教学创新相结合的理念。以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影响为写作切入点,其积极影响为可以充分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知识学习领域,可以体现学生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其消极影响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较大的冲击和影响。随后,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等,在新媒体背景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编制数据素养调查问卷,对北京联合大学763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考察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数据素养现状。研究发现,大学生数据素养整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其中数据伦理处于较高水平,数据获取能力较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大学生数据素养在不同维度上差异显著,女生的数据伦理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数据评估能力高于女生。高年级组学生数据素养各维度发展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年级组学生。整体而言,理工类学生数据素养水平较高,人文社科类学生数据素养水平较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数据素养提升的建议:加强数据素养培训宣传力度,制定分层次数据素养教育培训模式,构建大学生数据素养学习实践共同体,提升大学生数据素养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军校图书馆作为学员学习研究的重要平台,在学员信息素养培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军校图书馆对于学员信息素养培育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军队院校学员运用图书馆加强学习研究、提升信息素养现状的分析,探讨构建基于军队院校图书馆有效运用加强学员信息素养的培育机制,以确保军队院校学员信息素养培育的广泛实施。  相似文献   

17.
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新的互联网技术正深刻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网络依赖、多元价值取向以及网络行为的不规范等特点,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移动互联网络发展规律及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嬗变规律为遵循,以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意见领袖等为着力点,探析移动互联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现状:艺术素养教育在理工科院校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理工科大学生对艺术素养教育不够重视,艺术素养教育相关设备不到位,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论述了艺术素养教育对理工科大学生的重要性:德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专业学习有重要作用,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学习激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人文素养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现代意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方向等人文素养的培育,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是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青年网络导师。文章认为,高校辅导员应与时俱进,增强自身网络素养水平,提高运用网络媒介的素养能力,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优势,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个性化网络素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水平,积极培养校园好网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