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大用 《中国金融》1994,(11):22-24
本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建议王大用凡通货膨胀.除了有关的经济原因外、必与货币供应相联系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期,货币供应偏多,形成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到厂经济高涨期通胀压力释放。本次通货膨胀过程中这一特点表现得很突出。另外,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也十分明显货币...  相似文献   

2.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有些产业发展过热;二是投资规模扩大,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三是价格体制改革方案全面出台,市场物价涨幅较高。在诸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伴随而来的货币问题是票子发行过多,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伴随着货币数量的过快增加,物价或显或隐的持续上涨。我们认为,从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货币问题性质看,已不是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问题,也不是潜在通货膨胀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形势下,对这一问题如不加以认真地研究解决,将要引发经济振动,影响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俊立 《济南金融》2004,(5):17-18,21
我国过高的货币存量形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当前引发通货膨胀的诸多现实因素已初现端倪,央行应该采取稳妥的货币政策以及时疏导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过高的货币存量形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当前引发通货膨胀的诸多现实因素已初现端倪,央行应该采取稳妥的货币政策以及时疏导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主张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占据主流。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内在升值压力。但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内在的升值压力被过度地放大。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已超出我国经济内在发展的真实需求。其次,从我国内部来看,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已存在着相当大的贬值压力。第三,要想破解汇率困局,必须跳离金融层面和货币层面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主张人民币升值观点占据主流.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内在升值压力.但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内在的升值压力被过度地放大.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已超出我国经济内在发展的真实需求.其次,从我国内部来看,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存在着相当大的贬值压力.第三,要想破解汇率困局,必须跳离金融层面和货币层面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是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多见病按照传统说法,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物价全面上涨的一种现象。而目前的说法,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的现象。这两种提法并非矛盾,因为物价能够全面、持续上涨,显然必须有货币供应相伴随(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否则难以形成。因此,归根结底来说,通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CPI一直以较高百分比增长,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文章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的两个因素即外汇占款和倒逼机制进行分析说明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过程,进而提出释放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199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趋向正常,物价平稳,金融形势相对稳定。但是,财政困难,企业效益差,货币供给大幅度超经济增长等问题依然突出,潜在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实施配套政策,治理潜在通货膨胀,为深化改革和发展消除后顾之忧。我国潜在通货膨胀的表现型态通货膨胀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价格上涨型通货膨胀,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或零售物价上涨率来代表;二是潜在性通货膨胀,也称货币储存性通货膨胀。供给超过经济增长需求的过  相似文献   

10.
杨若男 《时代金融》2014,(30):38-39,50
通货膨胀压力是指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实际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压力中已经实现的部分,通货膨胀压力中未实现的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将会在未来转化为实际通货膨胀。随着经济发展与金融创新,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因素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本文旨在基于当前中国经济现状,研究造成现阶段通胀压力的因素,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转换成现实实际通胀的可能性,从而对未来发生实际通胀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正>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由于投资高增长的持续拉动,工业生产持续高增长,社会总需求不断扩大。在货币方面,为了防止经济结构失衡加剧和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进入1992年第3季度以来,中央银行加强了信贷规模控制。为了分析当前的货币对政策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研究1992年后几个月国民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为中央银行制订正确的金融调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于1992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来自18个省、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的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提交了经济金融形势分析论文19篇,专题论文4篇,代表们各抒己见、畅谈观点,讨论内容广泛深入,会议气氛十分热烈。这次会议主要围绕5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关于当前经济的总量增长问题;2.关于经济结构的失衡问题;3.关于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及其释放问题;4.关于宏观政策的选择问题,5.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问题。从当前看,此次通货膨胀存在成因复杂、结构性和总体温和的特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物价仍将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分析表明,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信贷扩张和外汇占款过多是导致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而实际利率过低所引发的投资过快增长是信贷扩张的主要原因。建议短期采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回收流动性来稳定物价,中长期通过加快对外贸易和经济结构调整从根本上遏制通货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丁鹄 《金融研究》1980,(S1):281-288
宫著铭同志发表在《金融研究动态》总第88期的论文的主要观点(诸如我国当前确实存在通货膨胀,而且主要是所谓压制性膨胀;压制性膨胀可用通货流通速度的减缓来大致表达;今天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财政不平衡,其中又主要是基建投资过大;通货膨胀问题能否解决是八字方针能否贯彻的关键;等等),我都基本上同意。这里再简单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供研究参考。 (一)当前国内谈论价格调整和价值规律问题的,很少注意货币价值这方面的问题。价格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1年1月-2012年8月的月度数据采用时变转换概率的马尔科夫转换方法(MS-TVTP)讨论了高通货膨胀与低通货膨胀路径衍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低通胀水平自我衍化路径主要与货币供应量负相关、与汇率波动正相关、与进出口价格水平变化无关,高通胀水平衍化路径主要与货币供应量、汇率波动以及进出口价格水平变化正相关;(2)货币供应量和汇率波动对于维持较高通货膨胀水平具有最重要的作用,汇率变动仅次于货币供应量变动对影响通货膨胀自我衍化的最重要因素;(3)相对于低通货膨胀水平而言,我国经济更容易出现高通胀水平且其自我衍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外汇市场压力下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外汇市场压力(Exchange Market Pressure,EMP)、国内货币供给、利率、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表明:为应对外汇占款增加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是紧缩性的。但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又会引起EMP增大。因此,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只能是短期性的。此外,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利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及资金流动的信号作用已经比较明显。在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为解决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的货币政策困境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有没有通货膨胀?按照绝大多数同志的判断,我国现在不仅存在通货膨胀,而且相当厉害。理由有三条:(1)货币供给量连年大幅度增长;(2)货币供给量增长率超过了经济增长率;(3)物价上升很快,而且波动幅度很大。依我之见,根据这三条,我们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更得不出通货已经膨胀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财政监督》2011,(10):74
在市场经济初成的当今中国经济社会体制中,如果政府越来越是市场的最大参与者和最大投资主体,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张就很难抑制,随之广义货币存量的继续膨胀就似乎是不可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理解中国模式,认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以及把握目前乃至未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和治理,都必须理解当前中国独特体制安排这个前提背景。目前乃至可见未来的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决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宏观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实施阶段,并计划在3年左右时间内逐步完成.可以说,目前货币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基本成熟,这因为一旦货币利率放开,担忧的是通货膨胀的压力,而我国现在的市场背景正处于典型的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况且,现行的利率水平处于历史的低谷,从绝对数上讲,也是很低,这也给货币利率市场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以货币利率市场化为举措,让商业银行和贷款人真正按市场规则操作,完全有利于社会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以及社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再有,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的宏观调控监管体系,构造市场主体方面,取得很大进展;银行同行业拆借市场得到统一,全国性的统一拆借市场利率已经形成;央行已扩大了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和范围.这充分说明目前是进行利率市场化的较好时机.  相似文献   

19.
<正>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作为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银行,尤其是掌管货币供应的中央银行,应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笔者拟就此谈一些看法。 通货膨胀是指全部商品的价格或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在不同程度地上涨,处于一种不断爬升的非稳定状态。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当价格上涨时,货币便处于贬值的状况,或者说是货币购买力下降。衡量通货膨胀程度如何,目前一般是看物价上涨率,即全社会物价上涨指数。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上涨指数超过10%,则表示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年我国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平均上涨18.5%,12月份达26.7%。我省情况更为严重,1988年物价指数上涨26.5%,12月份高达35.5%。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带来了市场不稳、金融不稳、企业不稳、人心不稳等后果,这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性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预期一直保持高位,这也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如何预防通货膨胀预期引致实际通货膨胀,对于货币当局管理通货膨胀预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使用H-P滤波估算通货膨胀预期,继而用协整和Phillips-Hasen两阶段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本文还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机制。本文建立了一个半开放经济模型,这一模型中,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由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共同决定。本文的结论是,长期而言通货膨胀预期、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货币供应量是协整的,汇率的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通货膨胀预期水平;短期而言,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要大于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