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了“期盼人民币升值——日渐强烈的中国威胁论”。去年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马不停蹄地在国际社会上游说“人民币定值过低导致中国出口猛增的同时输出通货紧缩,任何旨在有秩序、有效地刺激世界经济增长并扭转全球通货紧缩的政策都必须包括人民币汇率调整这一环节。”今年美国财长约翰·斯若积极督促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其实,美日财经界人士希望人民币“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其目的是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2.
浅析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热门话题,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坚持人民币应该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仅关系到进出口贸易,还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并影响社会、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以国家利益为着眼点,以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依归,正确分析、评估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既要看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冯春安 《河南经济》2003,(11):42-4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一直处于贬值压力下。直到去年上半年,日本抛出由于人民币币值过低导致其出口不振的说法,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响起。有些评论也跟着称,全球通货紧缩是因为中国出口的影响。实际上,人民币汇率非但不是中国用以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武器“矛”,相反,它恰恰是维护世界经济良性运行的“盾”。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不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也符合美、日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近一段时期,日美联手导演了一场激烈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大有胁迫人民币升值之势,且余波未尽,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和研判,主导观点认为近期内人民币没有升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政府领导人也多次表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持续稳定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一些分析和探讨,旨在说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期,日美联手导演了一场激烈的人民币汇率之争,大有胁迫人民币升值之势,且余波未尽,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分析和研判,主导观点认为近期内人民币没有升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我国政府领导人也多次表明,保持冬民币汇率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持续稳定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本文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一些分析和探讨,旨在说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彭博新闻社5月21日】中国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而这与亨利·保尔森无关。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货币供应的飞速增长、通货膨胀、失控的股市以及迅速增加的外汇储备促使中国政府考虑提升人民币汇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走势分析1.升值预期过高的原因主要是货币性因素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后,人民币确实存在小幅升值的压力,但并没有外界舆论和预期的那么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人民币遭遇如此大的升值压力?笔者认为,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有实体经济因素,但货币性因素远远大于实体经济性因素。2.市场升值预期信号在减弱人民币汇率改革正朝着浮动迈出关键的、可喜的一步,客观上相对稳定了市场的预期。此外中美利差保持了一定的差距,美元短期内将较为稳定,中国利用外资的增幅在减缓,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3.实际大幅升值的压力不大  相似文献   

8.
探讨人民币升值的长远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体制与美元“脱钩”并随即让人民币与美元兑换比价小幅上升后,国内外研究者纷纷发表了许多评论。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次重大改革,不仅预示人民币汇率走向浮动和升值,而且是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次“参考”一篮子货币为人民币定价的方式本身有不明确之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也太小(2%),所以这次调整对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和对外经济关系都不会有显著实质性影响。众多评论意见中,一种看法尤其独特。斯坦福大学长期研究汇率问题的麦金农教授7…  相似文献   

9.
路程 《沪港经济》2005,(8):55-55
人民币升值迟早是要发生的,而在7月21日星期四终于发生了。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放弃了保持了11年人民币盯住美元8.28的固定汇率,并开始和一篮子货币相关联。此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被提高到8.11,升值2.1%,尽管这和美国及其它国家的人民币升值需求相比依旧微不足道,但人民币终于是升值了。到目前为止,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如何运转依旧很不清晰。中国政府把它称作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意味着“管理”比“浮动”更为重要。汇率改革最终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影响,则要看从现在开始人民币汇率还将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0.
陈丹 《发展》2006,(12):70-70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已超过4%,同时因国内经济仍然在高位运行,有过热之忧,央行连续的加息又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人民币的前景仍将缓缓上升,日趋坚挺。对此,国内外舆论界都非常关注,如人民币升值是否到位、升值的利弊,等等。我认为只要人民币的改革能够以市场经济供求关系为基础,保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而言是利大于弊。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好处:第一,人民币升值符合我国长远的战略利益。首先,从我国自身角度看,与美元…  相似文献   

11.
【香港《南华早报》2月2日】最近几天,很多权威人士纷纷为中国该如何管理经济献计献策。在北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罗德里戈·拉托建议中国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罗伯特·金米特在瑞士达沃斯呼吁“中国这样的国家”让汇率制度变得更灵活。当然,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让人民币升值吧。”作为政府官员,他们很难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没有公职的羁绊,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显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束手束脚。  相似文献   

12.
对于当今的中国经济来说,面对要求人民币升值“迷雾”,外国对中国贸易壁垒在不断地强化。在日本,官方及公众媒体提出一种“中国威胁论”,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要求人民币升值。在美国,“廉价的中国产品使国内制造业感到了压力,导致产业界产生了危机感”,相关行业协会和劳工组织纷纷出面向政府施加压力。韩国政府也曾公开表示,韩国出口被人为压低本币价值的国家挤出了市场,将矛头直指中国……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过多地希望我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解决世界贸易不平衡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求我国改变现行汇率管理体制、加大汇率浮动范围、促使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且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严厉。  相似文献   

13.
孙兰影 《天津经济》2008,(10):36-38
在我国传统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正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对于我国前一阶段人民币升值的举措究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谓是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4.
再谈人民币汇率走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3年9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中心组织召开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研讨会。斯坦福大学经济系罗纳德·麦金农教授、日本产业政策研究所关志雄博士、英国杜伦大学张志超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何帆博士做了会议发言。他们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继续保持稳定还是升值,当前的人民币应该继续保持固定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还是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发表了不同见解。为了有助于深化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本刊在上期发表了专论之后,继续刊登有关观点,欢迎专家学者参与并贡献意见。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的真正含义 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消息。顷刻间,市场舆论对此消息做了最有价值的简化,即“人民币升值了”,实际上,这种说法只是过度强调了改革的其中一项,也是最表面的一项。  相似文献   

16.
也谈人民币升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对外经济变量,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执行着价格转换功能。中国已正式成为WTO一员,经济开放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最近几年,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目前人民币升值超过17%,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并非有利无弊,而且日元的升值也提供了前车之鉴,应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的策略应放在对外宣传上,尽可能避免贸易战、放宽外汇管制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上。  相似文献   

17.
岳华 《特区经济》2006,(4):14-16
中国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构成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的外部环境。日本是鼓吹人民币升值的始作俑者,美国则是向人民币汇率施压的主力军,欧盟是人民币升值论中的“搭便车”者。中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对策包括完善外汇市场结构、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完善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机制及提高亚洲区域内货币的结算功能等。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调节手段,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与升值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但其“弊”是更为主要的。如何制定和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压力,应成为我国加以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经济复醒步伐放缓和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大背景下,受其国内经济矛盾加剧的影响,以美、日、欧世界三大经济体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从2002年以来,不断向中国施加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政治、经济压力.从汇率决定理论和国际收支角度来看,人民币也的确面临着强大的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20.
刘冶平 《中国经贸》2008,(24):74-75
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内政策环境趋紧等多种因素叠加的效应,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出口企业面临极大挑战。在世界经济衰退和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滑风险的形势下,是否应该让人民币贬值以促进出口增长呢?本文认为,出口订单减少的原因不完全是由于价格上升,需求不足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采取汇率的办法只能是缓解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口企业的问题。相反.无论是在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还是在现实基础的层面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在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