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构建碳排放权会计制度,碳排放权的初始确认是基础,而初始确认又必须先明确碳排放权的本质.文章通过研究发现,碳排放权兼有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是一种具有“商品信用”特征的全新货币——碳货币.碳排放权货币化能有效克服商品属性下的“等价僵局”、“虚假比较优势”和“技术障碍”等局限.文章在综述和评价现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碳排放权的货币本质将其确认为企业的其他货币资金.  相似文献   

2.
对“通货膨胀”,很多人都比较熟悉,而对“通货紧缩”则比较陌生。那幺何为“通货紧缩”呢?一般来说,“通货紧缩”作为一种政策,是指缩减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以提高货币的购买力,是一种反通货膨胀对策。通货紧缩意味着货币供应、货币收入的减少和物价水平的下降,以此相伴,  相似文献   

3.
以央行数字人民币“一带一路”区域化为背景,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与沿线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两两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央行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化进程中利益相关体的博弈过程及均衡结果,并通过情景模拟实验寻找博弈的最终演化均衡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央行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化进程中会遭到来自沿线国家和沿线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抵制,但是长期来看,央行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化博弈中倾向于采取“推出”策略,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向于采取“接受”策略,沿线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也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以此促进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概念主要由3个核心术语组成,即低碳经济、碳生产率和碳关税。此外,还派生出“碳足迹”、“碳形象”、“碳责任”、“碳主张”、“碳交易”等子概念。  相似文献   

5.
“双碳”目标是中国发展模式的全新开端和战略选择,意味着中国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成为“双碳”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北京市作为中国首都和双奥之城、国家低碳省市试点,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首要窗口,“十四五”时期是北京市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完成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谋划期和起步期,任务重、要求高。本研究围绕如何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北京贡献,基于将北京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和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碳排放基础现状、气候目标与路径等进行比较,揭示北京市碳中和的主要挑战与面临形势,对北京市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催生了一系列面向“双碳”的新兴产业,因此亟待一批投身于“双碳”事业的创新创业者,分析和研究面向“双碳”的创新创业能力素质具有非常积极的时代意义。大学生作为面向“双碳”创新创业的一股重要力量,相较于通用能力素质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文章通过选取特定大学生为样本,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表明,国家产业创新创业政策、生源地、创新创业课程和活动等众多因素,在“双碳”创新创业能力素质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虽然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体系已经可以充分利用“双碳”时代所提供的创新创业契机,但针对不同专业类型细分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7.
《财务与会计》2013,(10):75-75
货币空间价值(Space Value of Moncy)是指一定数量的货币由于“空间”的不同,体现的价值有所不同,由此形成的价值差额就是货币空间价值。  相似文献   

8.
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必然会被收藏、输出,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则会充斥市场,成为“主币”,经济学中称为“格雷欣法则”。  相似文献   

9.
【世纪前沿】 从20世纪下半叶、21世纪以来,中国正以谁都无法阻挡的脚步走向世界。而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换焦点的货币,却没有摆脱原“计划经济”铺下的轨道。为此,建议中国国家货币管理高层以国家货币制度的形式,将人民币改称“中元”(本将人民币称为“中元”)以确认中国在全球市场经济的法定地位和称谓。“中元”,正以谁都无法阻挡的速度和形式走向世界!那么,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使用的货币——“中元”与世界第一流通货币美元,有哪些影响未来的重大变数和发现呢?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的规定,对于城市房屋拆迁货币补偿的价格需由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