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谢次昌透露──国有资产10年流失逾5000亿元最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谢次昌撰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有资产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从1982年至1992年,国有资...  相似文献   

2.
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情况应引起重视王学锋最近我们对唐山市已投产的有国有资产的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流失情况的审计调查,发现有些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并由此涉及到财政、税收、信贷资金的流失及中方投资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种种──我省物资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调查与思考叶勋荣,杨利斌最近,我们对西安、渭南、汉中、安康、商洛5地市37家物资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从审计调查看,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情况普遍存在,个别还比较严重。截止1993年底,5地...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对乌海市6家国营大中型企企所属的11户集体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无偿占用国有资产比较普遍,国有资产流失也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建中存在的财务问题最近,我们在审计调查中,发现一些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运作中存在国有资产流失、财务处理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其问题主要是:1.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突出。一是国有资产处置时评估机构忽视了资产的合法增值部分,在原始  相似文献   

6.
工业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原因及对策承德市审计局张志宇,穆瑞星,杨桂英最近,我市对市属预算内23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1993年底,23家企业资产总值为20.6亿元,资产流失金额为1.8亿元,占资产总额的8.95%。我们发...  相似文献   

7.
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之管见许志刚曹博寇卫新最近,蒲城县审计局组织力量对34户县国有企业进行了审计调查。虽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流动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盘活国有资产存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全县国有资产95年末累计损失...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财会》2001,(1):63-63
最近,在对自治区级企事业单位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正走入加速流失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企业经济效益差,靠变卖部分国有资产和不提折旧的方式发工资,国有资产被职工吃掉;二、用部分生产、办公用土地为职工建住宅或与开发商联合开发为职工分房,国有资产被占用;三、一些企事业单位借改制之机,利用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设法对国有资产低估折价,以便在承包、租赁、个人参股、联营过程中侵占国有资产,这种流失方式最为严重。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终级所有权没有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建…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防止流失,国有资产管理局今年将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国有资产流失重大案件的有关责任者.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境内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以产权变动、产权关系混乱造成的流失作为重点,搞好中外合资与合作、股份制改组、公司化改制等方面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调查,以及黄金资源和土地资产流失的调研.国有资产流失渠道,主要有8个方面:(1)在办中外合资企业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时,对国有资产不评估或者低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2)股份制企业对国家股不配股、不分红…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流失不容忽视为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市审计机关组织力量对工业、医药、粮食等行业的39户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截止1993年底,这39家企业国有资产累计流失达9016.97万元,应引起...  相似文献   

11.
谈谈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解决办法高玉梅,李冬从我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开展的专题调查和进行清产核资工作掌握的情况看,目前我省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相当严重,数额巨大,且恶性增长;流失渠道复杂多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有效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已经成为深化...  相似文献   

12.
史淑琴 《内蒙古财会》1995,(8):29-29,28
一、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及成因。1、国有企业亏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企业亏损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国有企业挂帐损失及潜亏普遍存在;重点调查显示,因潜亏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占多种流失形式的首位。究其原因,既有经营管理的原因,也有政策因素。近年来.部分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经营效益欠佳,使挂帐损失扩大.而企业自行无法弥补损失,明亏潜亏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报告提出的这项要求是很有针对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尚待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相当严重。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当前深化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形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很多,至今难以进行总量统计。据我们进行的局部调查,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些案例来看,流失巨大,数字惊人。一、企业亏损流失国有企业亏损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据一研究资料披露,改革开放以来,前12年此类损失全国可…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对新财会制度实施情况一并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严重,固定资产贷款利息、潜亏挂账等账务处理不规范,造成部分企业盈亏不实,盈利水平变动幅度大,不便于同行业间利润指标的对比分析等问题。1、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不容忽视。流失形式主要有:一是转移国有资产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国有企业向所属公司(分厂)投资,如泥牛入海,形成流失。三是擅自报废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四是股份制企业无偿占用原企业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不在会计报表中反映。2、固定资产贷款利息、潜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探索企业在改革、改组、改造、改制中,在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多元化,缺乏明确的产权责任关系,部分企业资产管理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如何制止国有资产流失,1998年,我们组织全市审计系统结合对全市871份被审单位经济档案的研讨和汇总,对553户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找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深化审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办法,为政府提供了宏观决策依据,起到了“谋士”作用。一、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全市553户国有工商企业的审计调查,核实国有资产流失金额8846…  相似文献   

16.
一、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剖析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形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渠道,流向集体、个人和外商。据有关部门估算,近年来,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则是以千亿元计算,平均每天流失为几亿元。为此,必须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加以剖析,给它以科学定义,进行严格的界定,用法律的观点来评价,从而实现规范的管理和对违规者的查处。上海市1995年至1997年立案查处的21O件国有资产流失案件,国有资产流失就达63亿元。国有资产流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据国家审计署2006年对15户中央企业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国有资产流失达18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为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管理过程中的流失,有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流失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流失的八个渠道据国有资产管理局调查,目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渠道主要有8个方面:一是在办中外合资企业和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时,对国有资产不评估或者低估国有资产的价值;二是股份制企业对国家股不配股、不分红;三是有的地方以明晰产权关系为名,把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9.
警惕国有资产在改制调帐中流失!□牛波淄博市周村区审计局通过对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改组的调查,发现在改制调帐中具有相当普遍性的国有资产隐形流失,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如何防止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改组调帐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李强 《山东审计》2003,(4):48-48
最近,在对某国有控股企业的专项审计调查时,发现在国有资产退出,改为民营后,发生了已被财政作为损失核销的坏账,在改制基准日后又收回,相应增加了企业利润的现象。如果建立国有资产授权控股营运公司,按国有资产占企业的股权比例接收所有核销的坏账,进行资产运营,对收回的款项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从而就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笔者就此对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谈一些看法。一、新体制的基本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该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能够使国有资产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弥补市场缺陷。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