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杨曼 《价值工程》2013,(26):100-101
本文在对九江市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GMS模型对3种不同应急方案情况下的应急水源地的地下水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为确定应急水源地提供了依据,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地表水北京市的地表水源目前主要来自密云水库及南水北调进京的河北4个水库水源,未来几年内丹江口水库水源将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水源地北京市区供水水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源。地下水近几年开辟了新的应急地下水供水水源,包括怀柔应急水源和平谷应急水源等。进水厂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始建于1986年,是北京最大的地表水水厂。目前,第九水厂日供水能力为  相似文献   

3.
闫威 《价值工程》2022,41(9):130-132
水源地资源量计算在水源地勘察中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地下水水源地的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实践,系统地阐述了古浪县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计算的内容及要求,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充分搜集了大量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资料,进行了各类供水工程、地下水动态、地质地貌调查及取样工作,通过分析研究,对地下水资...  相似文献   

4.
陈俊宏 《价值工程》2014,(9):304-305
由于2009年至2013年连续干旱导致昆明地区库塘蓄水严重不足,采取间歇供水的方式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根本性的解决问题,应急水源地的建设进入了政府的视野。本文以昆明岩溶区应急水源地建设的过程为实例,探讨了水源地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5):21-23
文章通过阐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国内外关于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及雨洪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与启示,根据昆明市实际情况,对其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为十三五期间实现昆明市良性水文循环,加快海绵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城市应急避难基地是城市为抵御诸如地震、火灾、爆炸和洪水等灾害而修建的安全场所.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基地是提高城市整体防灾能力的途径之一.应急避难基地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以长屿硐天应急避难基地为例,初步探讨了建设应急避难基地的必要性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非典以来,国家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虽然国家制定了发展应急产业的相关政策,也在部分地区建立了应急产业基地,但应急产业在我国仍是个新兴产业.如何发展应急产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本文在分析我国应急产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应急产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认为应该从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应急产业基地建设、增强应急创新能力和培养复合型应急人才和专业管理团队等四个方面促进和培育整个应急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13):23-26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震后灾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避难疏散作用的发挥。为分析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合Arc GIS软件从可达性、服务面积比和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昆明市东川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老城区、北部城区严重缺乏应急避难场所,存在较大的服务缺口。  相似文献   

9.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基本要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城市灾害管理正在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为了有效地减轻城市灾害的损失,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制定灾害应急预案.然而,在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城市应急预案才能真正在救灾抢险中发挥最大作用等方面仍缺少必要的论证和探讨.文章从政府灾害应急救灾的基本程序入手,对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灾害预测评价和防灾规划是制定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而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灾害情报体系、救灾抢险体系、应急医疗体系、应急避难体系和交通管理体系六大主要因素构成了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正>饮用水水源地一般是指提供城乡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餐饮业、旅游业等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指为保证饮用水质量对水源区采取的法律与技术措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等级划分:根据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饮用水的水质现状,分析了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探讨了目前所应用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建议采用新一代工艺技术取而代之,以保证水源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12.
实现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体质量,并对监测数据加以记录,能够很大程度保障市民的用水安全。论文首先从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及应急系统的内涵出发,详细阐述了开发的逻辑顺序和主要功能,对前后端实用技术做了简单概括,通过模块化形式实现对城市供水的水质监测功能和预警处理。  相似文献   

13.
城市供水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分析影响城市供水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城市供水安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结合昆明市主城区中水利用综合效益的评估,探讨城市中水回用的发展特点、潜力和对策。首先,回顾昆明城市中水回用的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次,分析昆明城市中水利用的发展基础、利用水平及影响因素,并定量评估了中水回用的开发潜力及效益。最后,从工程建设、技术与机制创新、法规与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中水开发利用产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宁夏农村饮用水源地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薛丁炜 《价值工程》2014,(16):97-98
西大洋水库作为保定市城市供水水源地已于2002年6月开始向保定市供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工作,保证用水群体的饮、用水安全,对水源地保护区地质环境进行调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依据地下水资源与城市的组合特征,将海河流域平原区的城市划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三种类型.选择其中的典型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衡水市、沧州市、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对各个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压力过大,地下水资源系统状态紊乱,自然环境对地下水系统的响应日趋成灾,人为控制措施少而不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罗斌  柳泽军  郭新磊 《价值工程》2014,33(33):85-86
本文通过对馆陶县水资源状况调查、分析,得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带来的危害,节水的紧迫性。提出了全民必须增强节水自觉性以及解决水资源危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