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文展 《辽宁经济》2011,(12):75-79
三、大连市海洋经济的发展重点 大连市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应坚持陆海统筹,按照“可持续发展、科技先导、统筹规划、集约高效利用、有偿使用、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并重”的原则,依托海洋资源,不断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能力,扩展发展空间。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海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李保安 《港口经济》2014,(10):44-44
正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成为国内领先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是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要求。滨海新区海洋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近年来,新区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采取多项措施,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致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区,初步形成了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化工业等十大海洋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就目前发展规模和发展态势看,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式依然比较粗放,资源  相似文献   

3.
张晨  李南 《港口经济》2012,(9):48-51
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文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海洋经济后发城市的唐山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是一个海洋大省,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浙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充满希望的领域,是21世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的综合整治”。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把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实现奋斗目标的五大战略举措之一。为此,天津市滨海新区管委会就天津如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与有关方面开展了  相似文献   

6.
李娜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22-2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焦点.长三角海洋经济区作为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达.但海洋经济作为陆域经济的延伸,行政区经济仍较为明显,各地区协调性较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以长三角沿海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进行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并从产业结构和行业优势等方面分析长三角各地区海洋产业发展态势.基于此,提出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格局,即“三角两翼一带”,加快海陆统筹、区域协调、江海湾联动发展,促进长三角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了充分发挥大连市海洋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建设海洋经济强市,使大连市的海洋经济为全市及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大连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  相似文献   

8.
昌邑市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海岸线长35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开发与养护并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梯次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丰硕成果,“海上昌邑”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海洋经济门类繁多,综合性、关联性很强,发展潜力巨大,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政府在转变职能,搞好服务的同时,还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一整套…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北部湾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环北部湾海洋资源产业体系的思路和采取的措施,并提出当前工作的重点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辽宁位于环渤海海洋经济圈,是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基于SWOT—PEST矩阵分析模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剖析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阐述从政策、经济、社会和科技四维下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新时代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应完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所需政策,充分发挥辽宁海洋文化产业特色优势,抓住国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机遇,大力培养海洋文化相关的专项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辽宁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以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海洋强省战略。  相似文献   

11.
海洋资源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问题。东北亚海洋资源更是各国热心关注的一个话题之一。原因在于东北亚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国际形式,都在影响着东北亚的海洋经济问题。东北亚海洋经济和世界上各国之间都有着一定的交际。只有减少东北亚海洋经济的权益争端问题,都在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开城 《特区经济》2011,(4):272-274
广东和浙江两省同属于沿海省份,都十分重视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两省海洋文化研究与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分析其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实效,对于搞好广东海洋文化工作,促进广东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兴国 《浙江经济》2003,(16):24-25
宁波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优势独特、地位重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以来,全市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港口运输业为龙头,以临港工业为主体,以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业为两翼,以科技兴海和依法治海为支撑,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壮大海洋经济总量,优化海洋经济结构,促进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由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列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为滨海新区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发展海洋经济是关系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促进海洋产业与上海可持续发展的十点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自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的经济建设很快,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但是,与城市中心区和郊区的建设和发展相比,上海对海洋开发的力度还不够,而要解决上海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港口问题等等,都离不开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十五”期间以及21世纪的发展中,上海要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需要加强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开发与保护,重视海洋产业的培育1升极和,使海洋经济对上海的可持续作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海洋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又一取向。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中国,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必须有海洋科技特别是海洋科技创新研究体系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海洋经济既包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空间形成的海洋产业,也涵盖生产要素或生产过程与海洋发生一定关联的临海及临港产业。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意味着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已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9.
"海洋经济"一词的诞生,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球上大陆资源的衰竭、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对海洋资源价值的发现、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经济地位的提高而诞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资源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对于制订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3月29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修订后的《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暂行)。该办法规定,海洋科学技术奖是全国海洋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包括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公益服务、海洋安全保障与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办法明确,海洋科学技术奖设立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等级。在推动海洋科学技术进步、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或海洋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