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德铭说,我来自于中国兵马俑的故乡——陕西省。省会西安是闻名遐迩的古都。中国历史上秦、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长达1100年左右,都市经济十分发达。盛唐时期的西安,据记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荣,有近6个国家在此驻有使节,一条丝绸之路把欧亚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发展,前30年具有很强的挹此注彼性,即牺牲农民的利益,发展城市工业,特别是发展重工业,结果,“两弹一星”上了天,城市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农村依然处于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之后,在政策上向农业倾斜了几年,从1978年到1984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连续6年大幅增长,最高增幅达到15.6%。但自1985年之后,农民收入增幅开始下降,到了1999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己下降到3.8%。中国经济的这种严重的失衡,已到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建经济专业委员会《城建经济》近已更名为《城市经济》,其外延更为广泛,内涵更加深邃,紧密联系当前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实践,是业内人员很可读的一本杂志。笔撰此拙,是为贺。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经济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既关系到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又关联到全国的战略,并影响到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工业区、港口区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西安,流行这样一句话:西安人的心,像西安的大马路;西安人的脸,像临潼的兵马俑。这是外地人对西安人的评价,说西安人心地坦直,外表僵冷。 自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以后,直到唐朝灭亡,关中地区一直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存在。西安作为周、秦、汉、隋、唐等11个封建王朝的建都之地的时间,累计达1062年,是中国古代建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城市。而正是定都于西安的秦帝国、西汉、大唐,奏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最强的乐章。十多个王朝的兴衰演变,太多的文化积淀,赋予了西安人一种帝都的精神。虽然西安自唐以后风光不再,但千年帝都臣民的荣光使他们从自尊终至自负,时至今日,西安人的骨子里仍去不掉帝都意识和皇家派头的优越感。本期客户会客厅,我们走进千年帝都西安,为我们展业积累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中国改革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下移,各级地方政府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开始扮演十分活跃的角色。虽然,央企在1990年代末期的崛起,引发了中国整个经济在结构上的某种变化,但从整体上,各级地方政府仍然是经济活动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号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在这个意义上,中央政府常常挂在嘴边的所谓宏观调控,实际上经常是在调控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7.
李靖 《中外管理》2011,(3):26-30
西安,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世界中心,在海洋文明崛起、大陆文明衰落的过程里,一步步成为了所谓的"内陆城市"。如今,西安正在打造自己的"出海口"——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而且已经拥有了中国内陆第二个保税区!在海洋文明的世界里,不沿海、不沿江的西安要搭建释放大西北潜力、重回世界经济舞台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柯浪 《中外管理》2008,(1):26-26
对中国经济来说,2008年将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年份。各种作用于其上的力量在这一年的角力,无疑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数据》2005,(12):13-14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之((2005—2006: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再次得到认可,综合得分87.33,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综合能力位居首位。该报告设立了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刘桂庭在当前经济建设大潮中,历史文化名城应如何更好地保护和更新,是一个十分迫切、十分严峻的课题。最近,我随北京、西安、泉州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中国——欧洲传统城市更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法国巴黎、挪威奥斯陆等城市看到了欧洲在保护...  相似文献   

11.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曾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个世纪。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西安能长期保持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在全国是少有的,在世界上则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四大古都。建国以后,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贸易中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西安经济列车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建设快速、稳定向前发展。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0亿元,比1997年增长13.5%,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12%的经济增长计划目…  相似文献   

12.
《企业天地》2001,(2):46-46
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同样,中国经济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是农村包围城市。  相似文献   

13.
《乡镇企业科技》2010,(29):18-18
2010年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十分关键的“转型期”,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复苏导致外贸出口受阻、国内大规模基础建设完成使得直接投资必然逐步下降,这些不利形势让此前中国经济过分依赖资源要素而非人力资源科技要素的增长模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刻。而在此轮调整中,本应充分发挥活力的民营企业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面临“瓶颈”。  相似文献   

14.
刘健 《现代企业》2005,(4):42-4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国际物流日益成为影响对外贸易乃至整个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据研究,外贸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0.28个百分点。当今世界,90%以上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物流方式完成的,由此可见海洋经济化对现代明的贡献。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中,西安如何率先建成经济强市和发挥西部中心城市的作用,促进并带动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笔认为应该拓展西安国际物流海运通道,积极探索在西安建立国际港务区。  相似文献   

15.
海文 《现代管理科学》2004,(10):34-35,115
面对21世纪前20年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展的时间约束,面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中长期目标追求,客观分析我国城市经济规模化的现实格局、目标价值、历史趋势,以求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遇、创造机遇、抢抓机遇,秉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展规模,努力追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的最大化,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的国内外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强动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近日,西安制定出了未来大西安概念的发展方向,规划出了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泸灞生态区及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核心区等五个集中发展区域。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一个南北骨架拉伸,东西方向延拓、多个城市副中心连接成片的大西安,将成为这个城市发展演进的主题。按照西安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拉开城市骨架,逐步形成“九宫格局”、“一城多中心”的空间结构。通过实施行政中心北迁、唐皇城复兴计划.“四区一基地”建设等,形成新古分治.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大都市形态。 种种迹象表明,在新的挑战下,西安,这座在历史上戴满光环的城市,已经开始重新给自己定位,并勾勒出自己的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17.
赵旭 《现代企业》2015,(3):24-25
近些年来,在西安市政府及会展行业协会的支持下,西安会展业发展迅猛,硬软件均不断优化,目前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并发展成为西北区域性会展中心,形成了诸如欧亚经济论坛、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知名展会。在十一届中国会展行业年会上,西安被评为2014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反映出西安会展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相对于北上广这类一线城市,西安在展会数量、规模上仍有较大差距;国际知名品牌展会数量较少;会展人才培养、培训仍现短板,还需进一步地整合完善。  相似文献   

18.
活力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城市健康度、成长性和影响力3个方面的综合评定,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的“城市中国系列活动”揭晓了“2004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名单。成都、大连、东莞、杭州、青岛、深圳、沈阳、苏州、温州、无锡名列其中(以城市名称拼音字母为序,不含港、澳、台城市、直辖市和县级市),苏州市荣获年度城市大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陕西是一个旅游大省,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特别是西安作为涵盖重要旅游景点的省会城市,近几年来西安这一旅游区入境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西安入境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两个方向研究了其演变特征,并指出推动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对推动西安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这在提高西安入境旅游流流量上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锡地处当今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南临苏允,东依上海,西靠南京,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前十位,并跻身全国城市综合这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的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