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第1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使用不合格床上用品该如何处罚》一文,列举了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医院、宾馆使用的床上用品和病号服的pH值含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这一行为,在如何处罚方面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解  相似文献   

2.
标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应如何处罚,这一案例在上一期“案例沙龙” 栏目中提出后,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执法工作者纷纷来稿,就本案应如何处罚、执法依据、执法的尺度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案情回顾】《监督与选择》杂志2008年5月刊"案例探讨"栏目刊登的《销售无3C认证的电热取暖器该如何处罚》一文,介绍了家电商场购进、销售未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热取暖器这一违规行为,并提出两种处理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按照《认证认可条例》第28条和第67条规定进行处罚;第二种意见认为,应该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25条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部分基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罚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违法行为时,在违法行为定性、适用法律等方面主观随意性较大,违背了法律的立法原意,对被处罚企业有失公正。下面,笔者结合2002年第5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不合标准,还是冒充合格》一文中提及的案例,对处罚生产、销售经检验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如何定性和适用法律谈谈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部分基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罚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违法行为时,在违法行为定性、适用法律等方面主观随意性较大,违背了法律的立法原意,对被处罚企业有失公正。下面,笔者结合2002年第5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不合标准,还是冒充合格》一文中提及的案例,对处罚生产、销售经检验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如何定性和适用法律谈谈意见。  相似文献   

6.
销售者销售的产品超过了保质期,这是质量控术监督行政执法活动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如何对这种销售行为定性?很多执法人员认为,应当按照查处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笔者认为这种意见是不准确的。现结合《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3年第9期刊登的《销售过期产品该如何定论》一文所述案例,谈谈自己对这一行为的分析意见。  相似文献   

7.
2009年第1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使用不合格床上用品该如何处罚>一文,列举了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医院、宾馆使用的床上用品和病号服的pH值含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这一行为,在如何处罚方面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正确理解应受处罚违法行为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2002年第5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是不合标准,还是冒充合格》一文中提了的三种意见,笔者认为均不准确,本案应适用《产品质量法》第49条处理。《标准化法》第7条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可见, “强制性标准”与“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23条“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紧急通知强调,对在防非典产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伪造或冒用质量标识待违法行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上限从重处罚。与此同时,国家质检总局还将围绕新出台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普通脱脂纱布口罩》、《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防护措施》等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督促企业严格按新标准组织生产和出厂检验,杜绝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此番打假治劣战役,重点监督产品为防护服、口罩等防治非典用产品,同时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3年第9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销售过期产品该如何定论》一文刊出后,各地读者来信踊跃,纷纷围绕文中例举的案情,就销售过期产品行为应如何定性、如何处罚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现将部分观点刊登出来,并将权威人士的意见附后(见本期“权威说法”栏目),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年第12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建筑公司该不该处罚》一文。叙述了某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中使用了5种类型的开关、插座。其产品外包装上均标注有“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字样,但其中3种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是伪造的。对于这类案件.大家一致认为.坚决处罚电器经销商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到底该不该处罚建筑公司呢?文章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只能责令改正.不能进行行政处罚;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当按照《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罚。文章刊出后。各地读者来信踊跃,讨论十分热烈。基本观点除了上述两种意见外。又增加了其他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认为两种意见均有不妥之处,有人认为应再做深入调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等等……现将部分读者意见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观点附后.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某市技术监督局接到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转来的国家市场监督抽查检验报告,获悉某公司销售的RA—3105AC窗式空调器经检验,外导线接线端子和接地措施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被判为不合格产品。市技术监督局对此进行了立案查处,认为该公司的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遂对该公司作出处罚。该公司对此处罚决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省技术监督局申请行政复议,要求予以撤销。 申请人在复议申请书中提出的要  相似文献   

13.
某市技术监督局接到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转来的国家市场监督抽查检验报告,获悉某公司销售的RA—3105AC窗式空调器经检验,外导线接线端子和接地措施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被判为不合格产品。市技术监督局对此进行了立案查处,认为该公司的行为已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遂对该公司作出处罚。该公司对此处罚决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省技术监督局申请行政复议,要求予以撤销。 申请人在复议申请书中提出的要求撤销行政处罚决定的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6年第7期“抛砖引玉”栏目刊登的《销售无证特种设备该如何处罚》一文,介绍了一玻璃生产企业在用的5台电动葫芦是无证特种设备。同时证实,这5台电动葫芦的制造单位并未经过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监督检验,也未取得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就擅自生产、销售。对此案,执法人员提出了3种不同的处理意见。文章刊登后,各地读者反映强烈,纷纷来电来函阐述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本案没有处罚依据,不应处罚;有人认为不仅要处罚,还应给予重罚;还有人3种意见都不同意,另有自己的看法......现将部分读者的观点摘登,并将有关专家的…  相似文献   

15.
2010年7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案例沙龙"栏目刊登了<标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如何定性处罚>的文章,案例如下:近期,某县质监局执法人员在某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生产的某种农药的外包装标识存在三个问题:产品名称未标注中文名称(用英文标示)、未标注有效成分及含量及未标注生产企业地址.  相似文献   

16.
执法部门对一家经销灯具的商店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一种灯具的标识不合要求。随即抽样送检,经检测该批产品不合格,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可按第38条进行处罚;另一方面,按《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33条规定,经销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商品的,给予处罚也是适用的。究竟运用哪个法律,哪项条款,采取什么样的处罚,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条款作出决定。笔者认为,在对销售者进行处罚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17.
2002年第5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是不合标准,还是冒充合格》一文中提了的三种意见,笔者认为均不准确,本案应适用《产品质量法》第49条处理。 《标准化法》第7条规定,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可见,“强制性标准”  相似文献   

18.
(续上期)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对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主要包括:(1)对国家监督抽查中涉及安全卫生等强制性标准规定的项目不合格的产品,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并按照《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对直接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和存在致命缺陷的产品,由国家质检总局通知被抽查的生产企业限期收回已经出厂、销售的该产品,并责令经销企业将该产品全部撤下柜台。(2)对国家监督抽查中涉及一般项目不合格的产品,责令企业限期改正。(3)取得生产许可证、安…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1日,对于众多的生产、经销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起,被国家认监委列入第一批强制性认证目录的19大类132种产品,如果未加贴3C标志,则不许出厂、销售、进口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也将对此进行执法监督。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强制性产品认证,是通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对列入《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  相似文献   

20.
标签属国家强制性标准,一旦制定、必须执行,它不仅是生产者、经营者必须 遵守的法规.也是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评价其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下面就肥料包装标识、标准及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肥料包装标识的不规范性 肥料包装标识目前市场上十分混乱.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72号发布的《产品标识标准规定》第十四条规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的规格、等级、数量、净含量,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以及其他技术要求的、应当相应予以标明。”肥料是一种多元素、多成份产品.但目前有很多肥料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